搜索
刘枢尧的头像

刘枢尧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小说
202502/16
分享
《乡村书生》连载

第五十五章 置地

俞希对置地的事不上心,他嘴里“哼哈”着没有接腔,而是四下里看看,这是俞希过去住过多年的老土屋。在昏暗的油灯下,发现屋门还是老样子,窗子被改了一下,窗上过去蒙着窗户纸,现在换成了村里罕见的玻璃。窗户木框还保留着父亲当年精心制作的样子,上窗框向下塌出一个弯肚子,一根碗口粗的光溜圆木,支撑在正中央,负荷着来自顶上的压力。窗下的土炕也没变化,土坯砌就的炕皮上铺着褥子,褥子上铺着一条军用毛毯,那是俞希离开八十七师时带回家的。炕头上为俞希摞着两床棉被,枕头平塌塌的放在棉被上。

说实话,俞希从小就离家读书,后来从军,和他哥相处不多,家里一直由他哥料理。这些年,俞希哥苍老了许多,头上已冒出不少白头发,但他像他爹一样为家操劳,脸也变瘦了,眼珠又大又鼓还布满了血丝,好像稍不留神眼珠就从眼眶里挤滚出来,那都是被沉重的农活压的。俞希不由地叹口气,觉得他哥应该歇歇了,不要再为土地的事过分操劳。俞希知道他爹把地看得比命还重要,一直都在挖空心思琢磨着该如何多买些土地,在这一点上俞希哥也毫不逊色。俞希哥对土地特别上心,对在土地上下功夫从不吝啬,他的一双手十分结实,手指粗大,指甲象蛤蜊壳,虎口和掌心长满了老茧。俞希哥是个不惜体力种庄稼的好把式,他力气惊人,年轻时往县城背百把斤的一篓山货也走得飞快,回来还能下地抡起四尺长的锄杆子。干活时,他一次可扛起两百斤重的粮食。他扛粮食时,不论是冬天夏天,都要脱光上衣,他宁肯磨破肩膀,也不肯磨破衣服。俞希知道,他哥一直想成为像乔老爷子那样的大户,为了积攒财富,俞希哥把家里日常开销抠得很紧,买灯油,买日用品,都计算得一是一,二是二,毫不马虎,就连他脚上穿的鞋也是俞希穿剩下的黑色军用圆口布鞋。

这些年,豁达村还算太平,无论是土匪还是县乡都忌惮俞希的威名不敢来骚扰,这就让豁达村得到了休养生息的机会。即使土匪偶尔从豁达村穿过,也没闯进俞希家里,也没有抢俞希家的庄稼,但是俞希哥还是提心吊胆,夜晚将两扇实木大门上了锁。由于土匪从未抢过他家,俞希哥胆子渐渐大了起来,他相信老天爷在保佑着他,他命里注定好福气。为了保住这些好福气,俞希哥经常去大庙里去给众神烧几炷香,俞希哥认为烧了香,众神灵就会对他关照一些。当然,俞希哥也要为俞希烧香,祈祷俞希平安,最好一路高升,俞希的身份让俞希哥倍受乡民的尊重。

俞希哥去乡街上,不时有这个或那个男人向他作揖,这些人都想让其他人知道他们和俞希哥熟络而感到脸上有光。至于俞希哥,他都恭敬地向这些人点头回礼并微笑,他喜欢受到这样的敬重,他知道这些人不定有什么事会有求于他。俞希哥现在之所以动心买地的原因是这些年家里不再受欺负,过去家里没俞希撑门面,不敢把家业做大,怕被土匪惦记,现在俞希做了官,土匪也是绕着他家走。过去乡公所有头脸的人物都不正眼瞧俞希哥,现在但凡有大点的席面,乡公所必让村里保甲长请俞希哥去陪坐,向客人介绍说,这是省保七团俞团长的亲哥。听的人立刻涎着脸高看俞希哥一眼,如此乡公所倍感自豪,本乡是俞大团长的故里。

有时候,俞希哥在地里忙着,不愿意费工夫去陪酒席,他就躲到树林里去,但还是被找他的保甲长发现了,好像他不去这酒席就吃不成。请他的保甲长拦着他说,我们去你家里,说你去地里了。我们跑地里没见着你,我们就又去你家里,说你还没回来,原来你在这里,你就赶快跟我们走吧。俞希哥好几次都假装腿疼说,我不想去了,我腿坏了。找他的人笑嘻嘻地说,那我们就抬着你去吧。几个人不由分说,一拥而上,就像抬木头似地把他抬到了酒席上。乡长首先端着一杯酒站起来说,你是俞团长的哥,你不到,酒席开不成,所以要罚你喝酒。一桌的人都站起来,纷纷附和说,就是,就是。俞希哥是个老实庄稼人,不会说那些推辞的话,于是众人看见俞希哥喝了第一杯酒,坐主座的人还拿起筷子,夹了几样菜,放到俞希哥面前的碟子里。最后,坐主座的人举起酒杯,敬给俞希哥说,我按咱村里族谱推算了一下,我该叫你三哥,三哥!这一叫,把俞希哥心叫迷糊了。俞希哥接过酒杯的手有些颤抖,酒水从酒杯里洒了出来。俞希哥和人碰杯,不敢偷奸耍滑,一口喝掉,滴酒不剩。于是,一桌人夸俞希哥好酒量,接着轮番敬酒。

有好几次俞希哥喝醉了,他回去的时候,还和来的时候一样,被几个人抬着。俞希哥在回家的路上,感到有一种微妙的说不清的感觉在心里时隐时现。他似乎听见了他爹的声音,那声音像是从很远的地方飘来,悠悠忽忽,缥缥缈缈。俞希哥知道他爹要说啥,就嘀咕了一句,爹,咱家发达了,不再被人瞧不起。抬着俞希哥的人没听清他在嘀咕啥,以为是在和他们说话,就把头贴近俞希哥问,你说啥?俞希哥望了望天,觉得嗓子眼里塞着许多话,他张了张嘴,迷迷糊糊地说,我要买地。

在买地这件事上,俞希开导他哥说,你不了解外面的事情,我不怪你。再说,地置多了种不过来。俞希哥看着俞希,喉咙咕噜响了一下,用衣袖在脸上胡乱擦着说,人手不够,可以雇人嘛。这天下不管是谁的,地总得种吧?俞希左想想,右想想,掂量了半天,也没想出劝说他哥放弃置地的好办法,于是皱着眉头说,哥,你想过没有,他乔家为啥卖地?俞希哥用烟锅儿在烟荷包里不停地剜,瞪着眼睛愣了一会说,他家人都去汉口了,要地干啥嘛,好些人家都抢着买他家的地,便宜得很。

俞希紧接着问,他为啥要便宜卖地?俞希哥满脸涨红,梗着脖子说,我不是说了嘛,人家不在村里住,去汉口办什么公司,就是以后不靠地租吃饭了。俞希一脸失望,他一时弄不明白他哥对土地如此痴迷,是不是脑子出了毛病。他连连叹气说,要我说呀,咱家现有七亩地,可以卖掉四亩,留三亩够吃就行了。俞希哥一听,急了,把烟杆从嘴里拔下来说,土地是人们打心眼里喜欢的东西,因为土地能出粮食,有了土地也就有了宅院。要是地太少,粮就少,房子也小。要是出现这种情况,手头就会很紧。现在的日子,一走动就得花钱,你就是一天不吃不喝躺到床上去,还是有人伸手向你要钱。你想过没有?咱家的娃慢慢都大了,总得给娃们留些家产吧,留啥?留地嘛。

一直说到鸡叫头遍,俞希嗓子都说冒烟了,他哥终于打消了买乔家土地的念头,但让他哥把家里地卖掉几亩,俞希哥是死活不答应。一说到这话题,俞希哥身体就哆嗦,心里一股怒气窜上来,憋得他剧烈咳嗽起来,汗珠子都滴落下来了。俞希看他哥身子骨真是不行了,怕把他哥憋坏了,就赶紧捶背。俞希哥推开俞希,边摇头边嘀咕着说,咱家的地都是咱爹省吃俭用一块块积攒起来的,咋能卖嘛。俞希觉得他哥种地已经走火入魔了,变成了一个很怪异的老农,也就不再相劝,但是乔家的地是坚决不能买。不买乔家的地,俞希哥感觉到嘴的肥肉又跑了,他捂着自己的胸口说,我这里堵得慌呀。他气呼呼地走到院子里,扶住树干,喘着粗气,吭吭地咳几下,张开阔嘴巴突然喊了一声,爹哎……就再也说不出话了。

俞希哥想不到,几年后,他就尝到了甜头。在土改中他家划为中农,中农的定义是:家庭拥有土地,但基本是自给,不收取地租,可以满足自己的生活。还有一部分牲畜和劳动工具,生活来源靠自己劳动,不剥削他人,也不出卖劳动力受人剥削。中农也是好成分,属革命“团结对象”。俞希哥感到庆幸,他弟到底是读书人,有眼力,有革命性。

本文连载章节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