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他们几次都相见匆匆,但蘧玉凤忽然有一种渴望,不由得想起了《诗经》中的《采葛(gé)》一篇来:
国风·王风·采葛
彼采葛兮(xī),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
她忽然觉得,他对小道士竟然有“一日不见,如隔三秋”的感觉。现在,小道士又出现在她眼前了,一种“久别重逢”的喜悦在她心中油然升起,她脸上也不禁露出了笑容。可她忽然意识到,在她周围还有众多下人和一个外人,都在注视着她。在众目睽(kuí)睽之下,她不敢让感情过于外露,只好向小道士行了个屈膝万福礼,说道:“多谢道长相救!”
“哼!”可接下来,却是吴娘的声音。只听吴娘借用蘧玉凤的嘴巴,冷笑一声,道:“相救,休想!”她举起手,指着小道士,骂道:“好一个野道人,又是你!可这次你却奈何不了我!”
听了这话,小道士已经明白,吴娘已经附体到蘧玉凤的身上了。他走到蘧玉凤面前只有半步的距离,用和蔼的声音,安慰蘧玉凤道:“仙女姐姐,无需害怕。小道自然有办法让她离去。”他接着仍然用平静的语调,对吴娘说道:“吴娘,你要识趣,现在就离去,永不返回。”
吴娘借蘧玉凤的嘴巴,冷笑道:“哼,我若不离去,你又能怎样?我实话对你说,我与已与你的‘仙女姐姐’合二为一,就算你有玉凤钗,也奈何不了我!”
小道士接续劝道:“吴娘,上次我听你说得可怜,因此不想与你为敌。况且你曾两次发誓,不再来打扰仙女姐姐。”
吴娘和蘧玉凤听了小道士的话,都想,那天深夜,吴娘第二次来迷惑蘧玉凤时,小道士并没有出现在现场,他是怎么知道这事的?她们都不知道,蘧玉凤的那支玉凤钗是雌的,小道士还有一支雄玉凤钗。两支玉凤钗灵性相通,雌玉凤钗的一切信息,都会传递给雄玉凤钗,因此,那天深夜,小道士虽然不在现场,但对雌玉凤钗救了蘧玉凤一事,了如指掌。
吴娘对小道士的话无动于衷,继续借蘧玉凤的嘴巴说道:“野道人,你休要耍嘴皮子!你要有本事,尽可使出来看看!”
“吴娘,你既然不听我劝,那就别怪小道无礼了!”
“老娘倒要见识见识,你个野道人如何无礼!”
小道士不再说话。他注视着蘧玉凤几秒钟,然后朝她走过来。他走到蘧玉凤的身边,停下脚步。只见他举起手臂,朝空中的凤凰鸟挥了挥手。凤凰鸟立即加速,在空中快速盘旋起来,同时发出万道金光,将蘧玉凤和小道士两人一起笼罩住!只见小道士伸出一只手,慢慢地牵过蘧玉凤的手,接着他又抬起另一条胳膊,将袖子挡在蘧玉凤和他自己的眼睛的上方,以遮挡凤凰鸟发出的耀眼光芒。
凤凰鸟发出的金光越来越明亮,越来越耀眼,照得站在边上观看的三个婆子和两个丫鬟,以及吕怀石、悟智,都难以睁开眼睛。他们虽然都想看看那小道士要干什么,可那金光实在是太刺眼了,他们不得不抬起一条胳膊,用袖子挡在自己的眼前,或是用双手捂住自己的眼睛。
不知过了多久,那金光消失了。当众人移开袖子,或放开捂眼睛的双手时,却见眼前一片空白——不见了蘧玉凤,也没了小道士!这是怎么回事?众人莫名其妙地你看我,我看你,一时不知如何是好。
还是叶儿先回过神来。她见主母不知了去向,扭头四下寻找,同时大声喊道:“太太,太太,你在哪儿?”
花儿和婆子们也慌了神,喊着“太太、太太”,在后院里四处寻找。管家吕怀石也加入了寻找蘧玉凤的行列。他们寻遍了后院的各个角落,也没能找到蘧玉凤的踪影。
悟智看着逄家的下人们四处寻找失踪的蘧玉凤,感到后脊梁有一股寒气直往上蹿。他不由得打了一个寒战。经过这一次,悟智深知,驱鬼不是弄个鬼画符,虚张声势就可以做到的。尤其是像这座宅院里的恶鬼,更是他惹不起的。今天,他没有被这恶鬼捉弄死,算他命大。他见四周无人,便悄悄地溜出这宅院,回三清观去了。他发誓,以后再也不干驱鬼这种蠢事了。
吕怀石边寻找蘧玉凤,边寻思,这次请道士来给蘧玉凤驱鬼,虽说是老太太杨氏的意思,可道士是他请来了的,这鬼不仅没有驱走,反而将主母给弄丢了,就算杨氏饶过他,等东家回来了,定然没有他的活路。想到这里,他解下自己的腰带,甩到一棵老槐树的枝杈上去,然后搬来几块砖头,摞在一起。他站到砖头上,将裤腰带打了一个结,再将自己的脖子伸到套子里去,打算上吊自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