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有人说,英德处处有盆景,有山水诗,有田园风光,有道不尽的夸张和形容。
弧剑竹不以为然,盆景一二处还可以免强相信,处处有未免太“出版”了,若那样,八仙也会有意见。网络上,弧剑竹对于歌颂英德的诗人有看法,有保留,认为他们甚是“勇敢”,或许是某一个“托”!
诸如“飞借桂林山,漓江换明迳,游廊迎奇景,簪峰镇九龙”,等等。
……
辞别众人,从“洞天”出来,弧剑竹和于馨渐入佳境,眼神、微笑以及行动,诸如相互“擦肩”“碰脚”“撞腰”,却多少显示出“故意”的成分来。
弧剑竹开着车往九龙方向走,不多远,左边的几处山头吸引了他们,巍峨而张扬,幽默而精巧,从石头身上长出一摄摄树木花草,就是一座座硕大的盆景。弧剑竹和于馨平生第一次见到,心潮澎湃,感慨万千。他之前的偏见,证实他也犯了自然知识幼稚病。乡野之间,这里不是风景区,胜过风景区。他之前对英德的误解,只能归纳为井底之蛙。
于馨在趴在车窗玻璃上,发出一阵阵尖叫,恨不得飞出去,把山紧紧拥抱,抱一二盆景回阳台摆放。
弧剑竹把车开进一车道宽的沙土路,在一个十几户人家的村口停下来。面对如此多娇,他俩争先恐后拍照,一阵阵激动人心,互相炫耀,仿佛此山已是他们的。
有的山似利剑,有的山如笔架;有的挺拔,有的斯文;有的狂野,有的诙谐等等;仿佛这儿以前是从天上掉下来,否则无法解释。它们有一个共同特点:不管生活如何,坚毅而从容。弧剑竹的手机内存64G,容得下他对山与景的热爱和贪婪。他们快速地拍摄,仿佛它们是孙悟空所变,要和谁促迷藏呢?一个山头一种姿态,一个角度一处风景;石头坚硬无比,似乎是八卦炉炼求;树木花草郁郁葱葱,柔情蜜意,阿娜多姿,含情脉脉。仲秋已过,这里却没有半点萧寂之情、萎靡之状。忙碌的村民朴实无华,黝黑健壮,热情好客。在弧剑竹和于馨眼前,他们也是一座座笔挺的山峰。弧剑竹和于馨看他们的风景,他们也反过来把弧剑竹和于馨当风景,各有所得,其乐融融。至此,弧剑竹已经被这里的山水彻底征服,之前一切的孤陋寡闻、口无遮拦、头大如篓被眼前山头所嘲笑、所纠正、所收留。
于馨作证,弧剑竹不得不自己校正:做人要虚心,要调查了解才下结论,不能犯主观主义。
他俩原以为要走回头路:山穷水尽疑无路;想不到转过一个小弯:柳暗花明又一村。
从免费的奇境出来,弧剑竹和于馨循着路牌的箭头前往彭家祠。观赏古村落,也是他们所喜欢,纵使岌岌可危,可景中之景,更加耐人寻味。
一条水泥村路沿小溪左边行进,到达一个大停车场,弧剑竹和村民谈妥门票价格,停车,然后带着于馨步行走向目的地。
日落时分,游客不多。他俩在彭家祠门口拍了几张照片,几个晒黑的、充满活力的孩子争为他们当“导游”。
彭家祠,是英德当地彭姓人家的祖祠,座南朝北,无一例外门口也有小池塘一口,防火、游泳、灌溉兼备,整个建筑依山封闭,自成一体……
山叫田螺山,高三十三米,一栋栋房屋从山脚一层一层盘旋建筑至山顶,共计九层,建设者恰如其分、精准无缝地与山融为一体,看不出一点雕琢的痕迹……
弧剑竹带于馨盘山而山,喘气、感叹:“马房设在半山腰路边一间房子里,仿佛马从天上来,就叫天马,古代马匹的珍贵,可见一斑。我仿佛看到了彭家人的运筹帷幄,保护家园的隆隆炮声……”
于馨附和:“相当于你的宝马车。”
弧剑竹点头称是……
从山脚到山顶,只有一条石阶甬道,一至三米宽,三百六十级,越上越窄。到顶眺望四周,视野宽阔,一目了然,敌情尽收眼底,暴露无遗。正面一溪横流,一幅幅美丽图画尽收眼底。他俩看在眼里,心中佩服,感叹声声。几只蜻蜓、蝴蝶在周围低飞,不知所求何事。除了正面,田螺山其余三面全是悬崖峭壁,充分凸现了建筑和天然的防御功能,就像金镶玉,完美无缺,颇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屋后暗洞设有逃生通道,安全计,现已封。同时,也足见当时世道的混乱,百姓的忧虑,生存的艰辛。
于馨嘟哝:“彭家祠有天险可守,不住彭家祠的人,又能怎么办?”
弧剑竹回答:“彭氏家族越来越庞大,证明他们的历史是成功的。”
于馨看着墙上资料:彭家祠始建于清代中叶,既是当地彭氏族人为抵御土匪滋扰而建造的防御型堡垒,又是自家祠堂,乡间称之为“寨山古堡”,今仍有保存完好的墙壁雕刻、古老窗花和清咸丰年间的“明义知方”赐匾。
后人认为,彭家祠的建筑形式与西藏布达拉宫相近,故又有“小布达拉宫”之称。
彭家祠建筑结构的巧妙和壮观,令弧剑竹和于馨感慨;彭家祠现状的破落和混乱,令弧剑竹和于馨唏嘘;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应该提早抢修。弧剑竹和于馨同声愿望:希望下次来游,彭家祠面貌一新,令人心花怒放,不再遗憾。
看罢彭家祠,弧剑竹和于馨总觉得这也是山的杰作,山的荣耀,正所谓:地灵人杰。
弧剑竹突发奇想,便对于馨说:“若租给我二亩地,将来此定居,种上红茶,种上盆景,种上九里香。不过,彭家祠比起我家乡总兵府,简直是白鹭鸶和丹顶鹤的舞蹈。”
于馨眉开眼笑,睁大眼睛看着弧剑竹,却沉默不答,似乎是心中另有打算吧。
日落西山,收回幻想,弧剑竹和于馨也就不去参与此处漂流了,这里与老虎谷相比,小巫见大巫,何况于馨肚子饿了,不如找一个地方吃饭。饿了于馨,弧剑竹于心不忍。
向当地人问明路道,返回黄花镇,弧剑竹和于馨在一家趣味盎然的小饭店美美地吃了一餐饭:鸡一只,鲤鱼一条,枸杞菜汤一盆……
然后,食店门口,在老板娘的指引下,他们住进前面三十米转角处一家清洁、优雅、杉木结构的旅社。
山,在夜色中,浓墨重泼,庄严而大胆,富有而豪放。宁静的夜晚,仿佛头发掉下来也能听到声音。似乎是为了弧剑竹和于馨安歇,鸟儿也“偃旗息鼓”,蚯蚓提前冬眠。
和谐而快乐的乡村,赐予游客高效的睡眠质量,何况弧剑竹和于馨都累了。
一觉沉沉,能睡不躁。时间从夜色中腾出手来,推开黑幕,允许公鸡报晓。
早晨六点钟,于馨还在趴着熟睡,弧剑竹却醒来了!
弧剑竹洗漱完毕,喝了一杯本地山泉水,清甜润喉,爽朗提气。弧剑竹认为,一切外来的矿泉水、蒸馏水在这里应该是没有市场的,才符合自然规矩,符合人类的聪明才智,才能极大地赞美这里如梦如仙的山水,塑造精彩的画卷。
弧剑竹此时此刻想起了故乡的东风塔,东风塔下的山泉水,潺潺有声,如泣如诉,此时此刻,也许还像一个失恋的小姑娘。于是,他的心情很不好,仿佛他就是潮剧《铡美案》中那个“陈世美”。
弧剑竹若有所思,推开南向窗户,凉爽的晨风迎面吹来,浑身舒服,仿佛吹来了一首诗、一篇散文、一封爱情公开信,原来,在大自然面前,空调机是多么微不足道、自惭形秽。
放眼窗外,摆在弧剑竹面前的是一幅巨大的山水画《江山如此多娇》,不知昨夜何人执笔,何人研墨,何人如此排场?
近处,左右峰峦相隔五百米左右,乍一看就是两排高低错落的盆景,高上百米,低几十米。明明是石头的山,偏偏在石头缝里长出茂盛的树木花草,仿佛刚才闻到的香气,诗与散文,就来自它们的慷慨解囊。
按性别,如果说,右边的盆景肖为“公”,左边的一定肖为“母”了。
左边,从西向东,一山还比一山高,底部却是连在一起,有的“U”字型,有的“V”字型,有一座雕琢精美的翡翠笔架,巧夺天工,文质彬彬,百看不厌。各个山头长出来的树木花草,蔬密合理,养人眼球。所有用于表彰盆景的词语,统统用在这里也不为过。如果词学家来这里住几天,一定还能创造出更多更新鲜的词汇来,诸如惊绝、眼红死、玉祥抽风……
右边的山,巉岩峭壁,锋芒毕露,几乎是九十度垂直直插云天,犹如一头雄狮,为了家族安宁,昨晚没有入睡,还是那样精神抖擞,意志轩昂。绝壁上的树木花草,如此自然、如此潇洒、如此把生死置之度外。绿色的山体,偶尔露出赤色,那准是山的筋骨了。
右边的山比左边的山稍高些,左右并排而坐,互相守望、提携和默契,令弧剑竹眼界大开,浮想联翩,浑身充满着无穷无尽的活力。
远眺,几十个山头高低不一,似乎是被舞台上银幕遮盖,如此朦胧,如此魔幻,若隐若现,不是海市蜃楼,胜过海市蜃楼。可因为它们的真实,由不得诗人还在沉睡、还在无动于衷、还在无病呻吟……
英西的深秋,冷暖自如;深秋的薄雾,神秘莫测;有如微微喘气的姑娘,胸脯轻轻地起伏,很快就要上花轿而去。
山在微笑,弧剑竹是极有好心情的,不管今后再来与否,今天的早晨足以慰他平生。对于山的理解,比以前有了更新的解释、认识和结论。
此情此景,他也从心中做出一个决定,只等一支薪火点燃,定当熊熊燃烧。
要说后悔,有,弧剑竹忘带专业相机,错过了这良辰美景、山之精髓、人之长情。
弧剑竹一一记住:没有虚伪、欺骗和陷阱。弧剑竹的人生短板,在这里获得了校正、补充和升华,收获了眼福、意义和畅快。
慷慨的风景,慷慨的食品,慷慨的笑容,鸟儿慷慨的赞歌,令他回味无穷、激情燃烧。
拜金主义者、金钱万能论、物欲横流,统统在他眼前迴避、遁逃……
在这里,如果游客难以获得论证,心中不服,或许只能嫉妒死。
孩子们三五成群,骑着自行车,辗过露珠,迎着朝阳,无忧无虑,说说笑笑,高高兴兴去上学。触景生情,弧剑竹马上联想起自己的少年时代,毫不犹豫地赞成:在这里,时光可以倒流。也许这就是怀旧之情、白日做梦,可弧剑竹喜欢。
随着太阳的不断升高,隐形在薄雾中的山头逐渐清晰起来,却是另一番景象:犹抱琵琶半遮面,此时无声胜有声。
他恨不得砸下重金,把自己变成一只苍鹰,白天翱翔半空,黑夜栖居各个山头……
转身,该叫醒于馨了。
咚咚咚!
弧剑竹隔门呼唤:“于馨,起床了!我们出来游山玩水,要争分夺秒,多看胜景,多了解异地风情,要睡懒觉,请回家里去。”
……
交还店家房卡,没有押金可退,因为弧剑竹和于馨昨夜没有交押金;住房不用交押金,送给弧剑竹和于馨除了诧异,还有“老树发新芽”的惊喜。
英西的早晨,充满活力,充满希望,并给予弧剑竹和于馨留下充足的回旋余地……
他们沐浴在英西乳白色的晨露中,呼吸如此顺畅,意识如此清醒,精神如此抖擞,周围无数的绿色盆景,给他们源源不断输送各种细胞的复活和连接……
看惯了大海的变化莫测,看惯了城市高楼大厦,如今亲身拥抱英西峰林走廊,更加震撼,更加欢乐,更富想象力!
于馨说:“不虚此行!”
弧剑竹真诚地感激:“谢谢你!”
说完了,寻个地方吃早餐,肠粉是最普通的。这里的肠粉炊盘是最大的,直径足有五十公分,炊出来的肠粉薄如丝绸,口感细腻,容易下咽。再来一碗猪肝汤,加几条真珠花菜,味道独特,于馨却只吃一半。
再出发!途经观音谷,这里的景色又把弧剑竹和于馨羁绊,这里的山神把弧剑竹和于馨深深吸引,它的壮美、严谨与别处不同,所谓:一山还比一山高,更有一番滋味在心头。远看,有烟雾缭绕,还听到了慷慨的爆竹声;近看,是一座落成吉庆、金碧辉煌、善男信女聚集的二进庙宇“云石寺”。门前一个大广场,插一旗帜,红色的炮仗纸铺满地面。善男信女都是上了年纪的大叔大婶、大爷阿婆,肤色赤红,身健体壮,祭品以自制粿品和水果为主。四周种植玉米、番薯之类农作物。
弧剑竹和于馨远道而来,他们热情欢迎,弧剑竹和于馨连忙捐献善款,以表心意。云石寺就在一座高高的石头山下,山是直立向上,仿佛一个顽皮的木匠用锋利的斧头刚刚削过。悬崖绝壁,却充满生命力,没有半点生硬冰冷的感觉,对面山背处,便是天然观音石像,惟妙惟肖,指点迷津。
观音石像仿佛对他们说:谢绝化妆,远离虚无……
弧剑竹和于馨在云石寺周围走了一遍,拍了几十个景色,观音谷也是群山环绕,放大无数倍的盆景点缀在几平方公里土地上。低的几十米,高的百多米;有的若即若离,有的紧紧拥抱;有的君子之交,有的男女授受不亲;有的似宝塔,有的似仙翁;自由自在,浑然天成。任人解释,任人显摆,仿佛又是另一个仙家所忘,丢在这里,生根发芽了,尤其是那一尊石头观音,观看的角度不同,会有不同的视觉表象,妙趣横生,令人拍案叫绝。
时令虽是深秋,却似仲夏,阳光普照,生机勃勃,没有半点萧条之状。要不是时间限制,弧剑竹和于馨真想去附近登山、攀岩……
突然,弧剑竹异想天开:“借观音谷一个山回去,就放在我家门口、池塘对面的丘陵上……”
一路走来,或景区,或村野,山水相连,人正路平,没有狂妄、自负和丑陋,倒是弧剑竹和于馨他们“偷”走了英西峰林走廊这里太多太多的美丽、豪爽和气质,弧剑竹自嘲:“凡夫俗子,倒是担心短期内难以消化啊。”
……
天堂再好,也有归途。回程路上,于馨激动不已,却一头雾水地问:“弧总,为什么来英德?”
弧剑竹告诉他:“也许宝马搞错了方向,就算是一次没有目的地的旅行吧。”
于馨沉默,静静算通过。
附件:
日记一
(星期一)
我很高兴,上班第一天,老板就成了我的“俘虏”,可这个俘虏又令我忐忑不安,怕我以后难以把他消化。
我心中无数,他是不是故意被我俘虏,他是不是真的被我俘虏,他是不是……
他要是心甘情愿被我俘虏,为什么?
我也是不明白,所以,我感觉,今天的胜利比失败还令我迷茫、忐忑。
于馨
日记二
(星期二)
天啊!像我一样,难道他也还是一张白纸么。
老虎谷漂流,今天差一点出事。
当我被他抱住,我晕了!当我的嘴巴不是故意地碰到他的嘴巴,我听到了他的心跳,肯定比平时至少快一倍。
强壮的肌肉,他比我还紧张。
……
接下来,会怎么样?听天由命吧!
于馨
日记三
(星期二)
本来,只是出于要报复,要出口气,满足一下自己的自尊心,想不到“战争”的顺利令我难以置信。
他居然临阵起义了!
我却感到前功尽弃,才华没有完全展示。
三年前,我已“盯”上他,我也知道他未婚,但听到他自己说出来,我居然有了快感。
他为什么未婚?当然不是在等我。这还不是我今天该问的问题。我也从来没有“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的伤怀。
我想的也许太多了,可我不得不想,我把一个“大叔”请进我的心房,四面八方,姑姨舅妗,我该承受多大的压力啊!
同是潮汕人,翁姐是我的榜样还是前车之鉴?
当然,在我不清楚自己接不接受他之前,他若强行侵犯我,我会送他去牢狱。
……
惭愧!我又想他了,虽然才离开他不足半小时。
于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