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张南山的头像

张南山

网站用户

小说
202505/05
分享
《虹村纪事》连载

第二十章 重逢的快乐

任务必向弧剑竹索要名片,“拿张金字招牌来,否则总找不到你!”

弧剑竹说:“老伙计,我没有金字招牌,对不起!自从进入深圳到现在,我还没有印过名片。委屈一下,记一下我的手机号码吧。惭愧,我自己的手机号码才记住三位数。小于,告诉任县长,还有我的那个陌生微信号。”

“还是老脾气!”任务必羡慕地说。

于馨补充一句:“多少金字招牌,看机号码一换,公检法也找不到。”

任务必心头一震,侧身问于馨:“姑娘,你们的大公司大名称?”

于馨轻启朱唇:“深圳市东风露集团有限公司!

“那是上市公司呀!”任务必自言自语,却计上心来。

“上市公司有什么好奇怪的,弧总有一百四十斤!”于馨娇媚地回答。

任务必被她的幽默逗笑了,侧身问弧剑竹:“剑竹啊!你的体重,她这么快就知道了?”

弧剑竹没有感到意外,而是纠正他:“你别看她年轻,可是猜谜高手。”

别看他们俩轻松自如,谈笑风生,可二十多年前,他们在深圳有共同一个“秘密”,也是这个秘密,“吓”得任务必提前回家,而不是为了结婚。那时候,血气方刚,义薄云天,为了帮弧剑竹复仇,任务必两肋插刀,奋勇当先。

今日,他们俩意外重逢,只顾握手言欢、激动人心,仿佛双方都忘记了那段“历史”、那个“秘密”、那道“血痕”、那把“金剪刀”。

任务必打趣说:“弧剑竹,该成家了,往事如烟,不该永远只活在梦幻里。看好了就下手,过了这个村没有这家店。深圳河的青蛙,不知道换了多少弦器?”任务必小声催促他,又忘不了调侃,“自己不着急,也该还父母祖宗债。加上这男女之间之趣,你不妨一试,说不定就上瘾了。这姑娘,顶瓜瓜!”

“去你的!如今当县长了,还吊儿郎当,没一句正经。”弧剑竹揍他一拳,不管换了多少弦器,弹出来的还是蛙声。

于馨侧目欣赏着他们的对话,心中下结论:两盏都不是省油的灯!

“在潮汕地区,县长一词就是泡工夫茶讲故事的位置。”任务必摊开双手。

“不谈你的位置。”弧剑竹慢条斯理说,“正因为往事如烟,我才频频驻足,心如止水。今日回来,也是为了还愿,其中若有风景,也不妨多住几天。婚姻大事,误己不怕,莫误她人。她人一时痴心,不等于一辈子痴心。我的婚姻,已经不仅仅属于自己,你看这群乡亲父老,热情洋溢,我说错一句话,差一点招架不住。幸好小于挺身而出,才解围。我必须佩服小于胆魄,这毕竟是‘惹鬼入魂宫’‘引狼入室’的麻烦事。损己利人的事,可不是如今的主命题。”

“长篇大论,想摆谱!”任务必嘲讽他。

他们嘀嘀咕咕大半天,老人家听不见、听不懂,有些醋意,很多外围乡亲早走了,弧清晨大声唱:“阳光灿烂啊!”

弧剑竹对弧清流说:“大伯,我陪老友再走一走,你们先回家吃饭,午睡之后,我们再联系。”

弧清流他们只好同意,挥手告别,四散而去。

弧剑竹带着任务必离开杨桃树下,走了上百米,来到虹塘边,井溜外,有说有笑,谈兴甚浓。

“老朋友,想好了,别闹笑话。有多大的脚,穿多大的鞋,你自己才知道。人到中年,不能再翻斤斗,跌倒了,会伤筋动骨,甚至无法再站起来。当然,守财奴我最看不起。”任务必提醒。

“正是人到中年,才知道钱不能解决一切,可钱能换来乡亲们欢声笑语,延年益寿,我就心满意足了。乡里乡亲,低头不见抬头见,千万不要结仇。如今,要找一对健在的父母,比登天还难,我有刻骨铭心的痛。人生匆匆,白驹过隙,转头已经换了风景,我几个同学,已死于癌变。昨日之前,认识我的人,不少都叫我铁公鸡。我也承认,相当多场合,我是一毛不拔的。”弧剑竹心情开朗,越谈越兴奋。

“但是,故乡也是一个无底洞,深深无底,适可而止,把握分寸,稳打稳扎,量力而行。虹村都穷几百年,我们千万不能好高骛远,自己破产,虹村受累。我记得弧菊阳也是虹村人,已经是挨千刀了。立于不败之地,路说短也还长。我们不笑人,但也不必被人笑太多。”任务必以老友身份劝说。

弧剑竹的眼睛,喷射出火一样的热情:“我清楚。但是,为了家乡,我宁愿倾家荡产,也许我昨天还没有这样想,可我今天决定明天这样做。家乡太老了,剩下来的乡亲太穷了。正是穷几百年,我有了等不起的迫切感。我昨天晚上睡不着,想了很多,我要剩下那么多钱干吗,我赚了这么多钱所为何事,难道真的为了出人头地、报复谁?到今天我还孑然一身,身后萧条,孤家寡人,是自己的问题。纵使我明天一无所有,我依然故我,没什么打击不打击。以后的,我看不到,可我不帮家乡谁帮?我也没有什么大本事,边看边做,尽力而为。俗话说,救急不救穷,我就反其道而行之,先救穷。我先成立一个发展公司,合作社跟进,搞一二个工程,学一下古人,先解决剩余劳动力,现在叫造血工程。千万不要把我同菊阳相提并论,我俩南辕北辙,风马牛不相及。”

任务必拍了拍剑竹的肩膀,心中暗喜,感激地说,“悲壮!我问你,准备多少启动资金?千万不能尾大不掉。”

“放心吧,老伙计。我准备一个亿吧!你知道就好,勿外传。”弧剑竹轻描淡写,指指于馨,“她还不知道。”

“农村用钱地方很多,要充分调控,要充分发挥虹村的优势,多人分忧,钱用在刀刃上,共同发展。”任务必劝告,又调侃,“如果女人不管你的钱,你就太神奇了。”

“我要在短期内让乡亲们看到希望,资金便是强心针。我会把资金很快注入发展公司帐户,让全村人都知道,让他们也感到压力。”

“这个办法好,这叫投资,不是福利。”任务必赞成。

“我自己不拿公司一分钱利润,以后投资所得为全村人所有,有什么办法可行,也让他们自己想一想,利益捆缚,参与其中。”

“心若无私天地宽。二十多年来,你在深圳获得了巨大成功。试验结果,正是有压力才有动力。”任务必叹口气,偏向于乐观。

“务必,说说你的私事,生活困难有需要就开口,千万不能在黑暗中伸手。”弧剑竹调价说,“我目前状况,除了钱,其它的穷得叮当响。”

任务必回答:“我清楚,放心吧。乡亲们翘首以待,你第一炮是什么?”

弧剑竹朝东山一指,说出心中的计划:“省钱利饱,空中惊雷!我想举办虹桥县第一届东风塔登山大赛。”

任务必答:“登塔山,妙!”

弧剑竹皱眉头:“大势所趋,全民健身!”

任务必有点担心:“恐怕人多为患。”

弧剑竹挥挥右手:“不必担心,事在人为。每镇推荐十名选手,这不就迎刃而解?”

任务必建议:“可以二十名选手。”

弧剑竹恍然大悟:“我倒忘了。你可以通知各有关部门去安排,奖金不要吝啬,让大家高兴。这一场,我出五十万经费。另外我提议,在返乡路口御史岭的路边竖一块大石碑,请一个接地气书法家写几个字刻上:塔到故乡到!”

任务必微微一笑:“这件事我来安排。脑与脑之间,这就是区别,我就想不到。”

弧剑竹也建议:“这不是你该想的事情。以后涉及到钱无法报销,就交给发展公司处理。”

任务必竖起拇指:“给你一百个点赞。我必须走了,下午还有公务。”似乎是触动他脑子里另一根弦,“走之前再啰嗦几句,登山比赛何不染一下文学符号,来一个‘东风塔杯文学大奖赛’,面向全省。老伙计,文学也要扶贫。”

弧剑竹仿佛知道任务必会有这个提议,便淡然地回答:“时机尚未成熟。”

任务必点点头,招呼十几米远的司机,兴高采烈地走了!

……

中午,弧剑竹和于馨又在红梅家吃草鱼粥,于馨惊叫:“梅姨,一碗粥这么多鱼刺,怎么进口?太具备挑战性了。我害怕骨鲠在喉。”

“虹村三岁孩子都会吃,入乡随俗!试试看,虹村的鱼没多少腥味,很甜的。”剑竹鼓励她,“速度慢些,这可是潮州最有名、最有营养的传统食物。”

“太有挑战性了!”于馨还是不敢贸然下口,她拿起筷子,小心翼翼地把鱼、姜丝和鱼骨头夹给弧剑竹。

“鱼骨放在这里!”红梅拿来一个碗。

于馨朝她呶呶嘴,红梅故装没看见。

一下子,弧剑竹吃了三碗,令于馨佩服。

早年父母双亡,他大部分时间在红梅家吃饭,他至今还记得红梅六岁就能煮饭炒菜喂猪……

于馨她好不容易吃完半碗粥,她决定不吃了,知难而退。

回宾馆午休,于馨把他拉到自己的房间,指着墙壁一幅画满脸得意地说:“我找到秘密了!你小时候爬上后山道,靠的是这些藤蔓。是不是?”

弧剑竹笑着问:“那你要什么奖励啊?我以为你捡到母猪屎。”

后半句于馨听不懂,可她只要前半句就够了。

……

当弧清流他们知道弧剑竹要在重阳节那天搞一次全县性登山比赛,他们抢着表态:“我们几个老人也一定要参加,别嫌老人。”

“大伯大叔,行吗,你们有三十年没上了吧?一把老骨头,多活几年,以后有很多奇迹可以欣赏呢。”弧剑竹以为自己听错了,劝说。

弧清流弯腰拍拍手脚,柔韧到位,不服输:“贤侄,我知道你是开玩笑的。我们是一把老骨头,可硬着!我们每星期上一次,气不喘,脚不软。不信你问红梅,她还把我们列入重点保护对象,多余。当然,红梅是一片好意。现在好多年轻人都不登山了,懒得像一头胖猪。”

弧剑竹被逗笑了,也调侃,“如今的年轻人确实太懒了,胖猪还不怕,有的年轻人简直肥的如海豚。”

老人家哈哈大笑,竖起大拇指,齐声高唱:“我们是灵猫,不做海豚。”

……

虽然是十月份了,以前上山刈草、下田割稻时节,都要穿棉衣了,如今还必须开空调26℃,于馨才能睡得香。

本文连载章节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