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张南山的头像

张南山

网站用户

小说
202504/27
分享
《虹村纪事》连载

第一十八章 杨桃树下宣言

正是虹村被内外公认的几个“有头有脸”的老人,终于团结起来,拧成一股绳,为了虹村不再被全县人定性“拖后腿,倒数第二,死猪不怕开水烫,断了脊梁骨”等等,他们在弧清流带领下,快刀斩乱麻,理所当然地毫不留情要把现任自封的“老人组”排斥掉,并处理干净。

今天,他们有备而来,已经做出正确判断,被八十六岁的弧清流叫到红梅家中,共谋虹村未来大计。

他们分别是:弧清明,八十五岁;弧清楚,八十三岁;弧清亮,七十二岁;弧清晨,六十四岁……

明明昨天晚上才见面,今天再聚,他们仿佛过去几年,大家免不了寒暄一阵,心中有一股按捺不住的亲热,血被澄清,畅通无阻。

观看他们的精神面貌,于馨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昨晚见过其中的三个老人,今天看来,仿佛刚从“牛棚”放出来,至少年轻了一二十岁,故而她大骇。弧清流的腰不再驼,声音不再沙哑,衣服不再邋里邋遢,胡子已经刮得干干净净,白发也已经梳理整齐有序了,似乎还喷了孩子们使用的发胶。

弧清流自言自语:人逢喜事精神爽,月到中秋分外明。

弧清楚问:大哥,月亮在哪里?

弧清流慢吞吞说:在我心中。

弧清楚顿时语塞,自愧不如。

在他们老人的眼里,剑竹“死而复生”“大难不死,必有后福”,他认得回乡之路,本来就是祖宗有灵、宝塔指引、邪不压正、皆大欢喜!何况他还决定在村里做一些“吓死人”的功德。他们手牵手站起来,挺直腰杆,打阎王几巴掌,宁可不要轮回,也要理直气壮活下去。

他们一致认为:弧剑竹衣锦荣归,不仅是抗日在天有灵,也是老天有目。

他们虽然还不了解于馨,可她和红梅似乎是同一个粿模印出来的“安仔”,又寸步不离紧跟弧剑竹左右,也就把她当亲人看待。

大家和剑竹握罢手,这些老人心情舒畅,他们粗糙、黑乎乎、皱巴巴、长满棺材斑的手,弧剑竹没有嫌弃,而且紧紧握住,久久不放。

于馨看得出神,心中不免嘀咕:三十年后,剑竹的手会不会生出棺材斑?

因为睛天,外面有南风,剑竹建议:“各位大伯大叔,与其挤在屋子里,不如到杨桃树下,古树下讲古,大自然中,多美妙,心胸开阔,空间无限,畅所欲言。”

“剑竹这个主意好!这株杨桃树,本来就是一株英雄树。”被推举为临时虹村老人组组长的弧清流带领大家朝杨桃树下走过去,引来不少村民的好奇心:难道这些老人又掌权了,大动干戈要干什么?

耸立在于馨面前,这是一株在座人都不知道其实际年龄的杨桃树,高三丈足,篷直径差不多等同身高,枝繁叶茂,四季常青,浑身开着红色小花,长着三、四、五角形酸杨桃,足足拳头般大小,有的直接从树枝长出,令于馨惊讶。像一个个多棱小灯笼,有的黄色,有的绿色。此时有的杨桃正值成熟期,金黄色的棱角,正打瞌睡。这株杨桃树,在祠堂的右前方,相距五六十米,与左边的旗杆夹相对称。这株杨桃树,很少受伤,和它的酸有关系。简直酸得很难吃下去,在最饥饿的时候,弧剑竹也只一次吃十三个,至今还没有人会超越这个极限。吃它的人越来越少了,它逐渐淡出了虹村人的视野和话题,直到去年有人要买去別墅花园栽种,出价三十万,它的声名,它的真正价值,才又回到英雄树的档案夹。

杨桃树下,有一圈方形石凳,高三十公分,宽一尺,围住一张圆石床,可坐十二人,济济一堂。如今,偶尔还有老人在这里下棋、孩子在这里打牌。两次“土改”大会也在这里举行,人山人海,欢声雷动。

他们在东边石凳落座后,满脸笑容,交头接耳,等待剑竹向他们开宝。按照他们早晨来之前商议,在不知道剑竹家底厚薄的情况下,他们先小心斟酌地开列一份“清单”(附件)。

落座后,弧清流双手把清单递给了剑竹,他看后没有表态,也难以从他沉稳的脸上看出什么反常。他们心中七上八下,想到这样狮子大开口,会不会引起剑竹的反感?

今天来的五位老人,都是剑竹的长辈,他们排行十九世,弧剑竹二十世。二十世排行“剑”字,据说,祖宗在排行的时候,希望能在这一代“扬眉剑出鞘”,光宗耀祖。弧剑竹的回来,正应他们的猜想和理想,想不到这把“剑”亮在抗日家里,众望所归。

很是明显,弧剑竹正正身子,要说话了,大家便静了下来,所有眼光齐聚他。

弧剑竹站了起来,严肃庄重,面对乡亲父老鞠躬说:“各位叔伯,今天早上,能够以如此形式,轻松愉快地和各位长辈坐在杨桃树下谈心,真荣幸!二十多年来的乡愁,我力争把它变成报酬。不是仇恨的仇,是酬谢的酬,让我付出的意思。”然后又抱歉致意,回顾历史,“班门弄斧,据我所知,虹村杨桃树下的历史可不简单啊!就说近代当代,这里曾经是虹村农会成立的宣誓场所,虹桥红军游击队接头地点;解放后,这里更加热闹非凡,锣鼓喧天。这是一个极其有历史意义的地方,近三十年虽然平淡无奇,但是今天,我们要让这棵古树再次见证、记录虹村的辉煌历史。所以,我把今日讲话冠以一个通俗易懂的头衔:杨桃树下的宣言。”

弧剑竹对弧清流的清单避而不谈,文不对题,各位老人听得莫名其妙,不知所措,心急如焚,为什么剑竹尽讲杨桃树的事情呢?

且听……

“各位长辈,我消失了二十多年,死里逃生,活着就是胜利啊!这次回来,第一件事情,就是要做这些古树的文章。

“村里凡一百年以上的古树,都能获得补助,资金多少再行商议。获得补助者,必须替古树砌筑石篱,再填入泥土和肥料。这件事情,由老人组负责处理。也让这些古树迎来第二春,再活三五百年,把我们的历史带进去,与祖先共同完成一脉相承的新篇章。”

剑竹侃侃而谈,几个老人却听得面面相觑,难以置信,不知道剑竹葫芦里卖啥药,红梅却在一旁凉快、偷着乐……

弧剑竹已经继续说,“各位长辈,我提议你们马上成立并建全老人组,这些古树的统计数据由你们完成,资金管理由梅姐负责,也就是说,要钱去她拿,就这么简单。各位长辈,不用惊讶,我这样做有大道理,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这些树已经超越百年,不容易啊!回来前,我没有这个想法。回来后,小时候给我源源不断快乐的古树迅速离开三分之二,我很痛心。当然,树死和人死都是自然规律,但用钱可以延长它们的寿命,何乐而不为?我愿意。”

老人们交头接耳,议论纷纷,弧清晨小声说:“剑竹是不是神经病,回来糊弄我们?”

弧清亮回答:“你年轻几岁有什么用?蠢驴!此子有出息,几十年来,我们都没人管,他对树尚且如此,我们后顾无忧了。”

弧清明双手合十:“阿弥陀佛!”

弧清楚提议:“请大哥说。”瞪着弧清明,不言自明:我叫释一笑整理你。

弧清流总结:“别吵,废话少说!我们不要倚老卖老,朽木不可雕了。一切听剑竹的安排,纵使他现在宣布打豺狼,我们也义无反顾回家拿上猎枪。”

“大哥,猎枪去年上交了!”弧清晨将他一军。

大家面面相觑,尔后哈哈大笑。

“六十年大米白吃了。蠢驴一头,真费劲!”弧清流批评他,白他一眼,摇摇头,“以前不上学,夜校也不去,出丑了吧。这是文学,是修辞!我说清晨啊,说多错多,真是一代不如一代。”

弧清晨摸摸后脑勺子,不敢再言语,他又忘了“言多必失”的古训。

弧清流继续说:“贤侄剑竹,如今虹村死水一潭,到处垃圾成山,村风民风臭名远扬。原来的老人组未老先衰,助纣为虐,吃喝拿卡要,影响特别恶劣。

“你二十多年失踪,一声不响却又回来了。幸得我们心脏强大,经风雨历四面。之前,我们听到你的死讯,很伤心,为什么抗日家好人没好报呢?连个尸体也回不来,伤心欲绝。如今好了!你就站在我们面前,还会有假吗?当然,虹村再也不能出笑话了。三十年来,虹村的笑话已经太多了。所以,我觉得,你可不可以透露一下,你究竟能为虹村做多少事?我们列的清单你能完成几成?”

弧剑竹笑了,他又站起来回答:“大伯,哦!秋风有约,花开有期。然而我个人也没什么大资本,但是,为虹村做几件事,诸如你们列出人清单全部照收,还是绰绰有余。还可以,诸如修建敬老院,浇铸水泥路,建村办公楼,保养东风塔,等等。就看一看你们长辈能不能帮我?大家有力出力,有主意出主意,好吗?”

老人家鼓掌欢呼,这时候,围了几十上百人观看,仿佛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看江湖人做小把戏。

“各位大伯大叔,我还是要重新说明,弧氏祠堂可以重建,但必须改为虹村敬老院!”弧剑竹大声疾呼。

“我第一个赞成!”弧清流举手回答。

“你和儿子刚刚吵闹,你想第一个进敬老院吧?”清亮似乎有抵触。

“剑竹这个提议很好,祠堂或多或少都有浓厚的封建色彩,以前有欺负弱势群体的案例。”弧清流是秀才出身,村中老人,除了弧辉泽、弧清仓文化高,就算他了。

弧剑竹再说:“经过深思熟虑,我还决定,我们村迫不及待要先建立两个单位:一是农业合作社,二是虹村发展有限公司。这是虹村的输血系统,活着的保障。第一个单位,你们老人组和政府部门衔接;第二个单位,由我个人出资注册。请注意,不是我的公司出资,是我自己出钱,我不拿半分回报。今后虹村新格局是三足鼎立,还有村委会,厘清责任,互相配合,把虹村朝花园式新型农村发展。”

一旁听到云里雾里的于馨,千里迢迢回来,她还弄不清楚他弧剑竹到底想干什么,于是,只有忍耐、再忍耐。

“千头万绪,先修路,我建议放弃三米的西路,在东边开辟一条十八米的新村道,就从榕树根下通过,挺进虹塘南岸,尽快与高速公路口衔接,和东风寺连成一片。各位长辈,我们也来一次风水轮流转,你们认为如何?”剑竹又建议、提问。

“这是点睛之笔,我们赞成!”弧清流代表说,“为什么我们在这里活了七八十年没这样想呢?除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就是思想水平问题。”

弧剑竹好像活回了二十岁,二十岁的冲动,二十岁的不足,二十岁的理想,他似乎忘记了左边的于馨。

似乎是一个顶级“江湖”,周围的“观众”忘记了时间,忘记了上班,忘记了老婆的嘱咐……

弧剑竹“我行我素”,不管观众怎么看,他总把饱满的快乐无偿赠送给乡亲们。

因为今日“国庆”,登山的人一定很多,弧红梅必须上东风塔了,那也是她的饭碗所在。她也听得云里雾里,根本不信弧剑竹能有那么多钱,刚才狮子大开口,她都替他担心。一个高中生,出门没有走错道,能囫囵回来就不错了;一无靠山,二无基础,三无智慧;一个农民的后代,他能活下来,她想想都感到难过。

弧剑竹似乎还提到了井溜、矿泉水厂等字眼,还有于馨的事情。

……

于馨如梦初醒,原以为弧剑竹把她忘了。其实,这个年轻貌美的姑娘,长得又和年轻时的红梅一模一样,万千的悬念交织在一起,始终吸引着场内场外观众的眼球。

“剑竹啊,家属为何没回来?”主题毕,弧清流礼节性问,他是心潮澎湃。

“大伯,不好意思,我还没结婚!”弧剑竹坦白相告,双手抱拳作揖告罪。

弧清流惊讶不止,其他人也是,他马上建议:“乱弹琴,不行不行,绝对不行!那抗日兄弟不就绝后了吗?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件事情,我一定要管,老人组一定要管。虹村还有多少没出嫁的姑娘?清晨,你挨家挨户去登记,十八岁以上,二十六岁以下,好让剑竹挑选。虹村速度,三天内解决剑竹的婚姻大事。”

于馨一听,又生气又紧张,看着弧剑竹还很享受的样子,她偷偷拧了他的大腿。

“大伯,那可不行!”弧剑竹醒悟过来,连忙阻止。

“为什么不行?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我们老人组负责这件事情,谁家姑娘愿意,有奖赏!反正肥水不流外人田。”弧清流拍板了。

弧剑竹笑得弯下腰,不得不表白:“大伯,我是未婚,但不等于无对象。”

“原来如此!”弧清流转忧为喜,略有遗憾。

松了一口气!于馨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松了一口气,松了一口气,她的脸上绽放出了一个胜利者的笑容。

杨桃树上,站着几只白鹭鸶,聚精会神,静静地倾听……

附件一:

虹村临时老人组成员

弧清流,男,86岁

弧清明,男,86岁

弧清楚,男,83岁

弧清亮,男,72岁

弧清晨,男,64岁

虹村临时老人组

癸巳秋分立

附件二:

虹村老人组决议草案之一

一,浇铸一条宽十八米的村路,中间种花草;

二,修建祠堂原址,改名敬老院;

三,修建虹村办公楼,加速协调虹村升级行政村步骤;

四,出台完善处施,保护东风塔。

虹村临时老人组

癸巳秋分

本文连载章节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