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的夜色宁静迷人,透过干净透明的玻离可以看到天空中几颗若隐若现的小星星,似顽皮的孩童忽闪着天真明亮的眼睛。已经进入寒冷的冬季,春泥像很多人一样下了班就待在屋内足不出户,她紧闭窗户,静静地享受着屋内温暖、安静、舒适的气息。春泥有时会扑到那张柔软的床上,慵懒地躺在那里一动不动,她不声不响地望着眼前熟悉的一切,房间里简陋的物件、整齐的摆设、破旧的书籍、喜庆的结婚照片,感觉到一种常挂在人们嘴上的、人们渴望拥有的、奋力追逐的东西一幸福。她甚至思索起这种常见的东西来,这种被所有人向往但却无形的东西到底是什么呢?孩子不知疲倦地追来跑去,学生得到老师的赞扬,女人收获变化莫测的爱情,男人喜得稍不留神就会溜之大吉的权势,老人在阳光下像猫咪一下打盹,这些都应该是幸福。她头脑中甚至一闪而过令人生畏的死亡,没有战争的死亡,无疾而终的自然之死应该也是一种终极幸福吧。哦,幸福的种类竟如此繁多,你总能幸运地拥有一种,是的,每个人都有享受幸福的权利,春泥想到这个很多人看似明白但并不真正地理解的事物。
张雅晴在线,这对大学中的好朋友无拘无束地交谈起来。还是她们彼此熟悉的说话方式和风格,连发送的表情包都没有变化,当谈到高兴的话题时,张雅晴特别喜欢一个胖小孩张开大嘴开怀大笑的动图,她在大学时就一直使用这个可爱的图像,至今她仍喜欢用这个表情,快成了她的专属表情包了。最令春泥震惊不已的一件事是张雅晴和她丈夫高正伟已从哈尔滨辞职来到河南省省会郑州定居。他们这次迁居,不是他们的心血来潮,也不是因为想离张雅晴的老家河南鹿邑县近一点,更不是因为有人由于职位的调动而举家搬迁,他们这一决定完全是出于他们已结婚五年有余但仍没有一个自己的孩子。他们都渴望有一个孩子,刚结婚那时,他们的确是过了一年多清净自由的二人世界的生活,但他们像大多数婚后夫妇一样,在过了一段时间二人世界的生活后,就不由自主地想到了人类的责任和传承,他们渴望用共同的爱孕育生命、绵延子嗣,享受做父母的权利。一年过去了,第二个春夏秋冬也更替了,在他们两人的期待下,在老人望眼欲穿的期待和三番五次婉转的催促下,他们开始辗转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哈尔滨市妇幼保健院、计划生育服务中心,还有几家经人打听到的有口皆碑的男性专科医院不停地就诊、做检查、吃各种药,但张雅晴的肚子却始终未能鼓起来。人生总是有不少意外,在很多人看来轻而易举就能得到的幸福,对张雅晴来说却显得遥不可及。张雅睛有了心神不安的动摇之心,她偷偷掉了无数的眼泪,她甚至想到最坏的打算,她只有和高正伟分开,她要成全高正伟做父亲的权利和骄傲,她曾听过不少夫妻彼此分开后双方都重新有了孩子的事,为此,她上网查询了三天三夜的海量信息,得到了足够确凿的证据以能把她以前听到夫妻在一起多年不孕但分开后都会有孩子的事得到了充分的证实。难道是他们的爱不够深沉吗?难道他们也要走上那一条绝后重生的可怕的道路吗?但她仍不甘心、不舍得、不愿放弃,“是上天在考验我们的感情,历经千辛万苦的磨难,感情方显得弥足珍贵”,她仍怀着一丝丝的希望。无论如何,她要有个一男半女,有个自己的孩子。她想到父母的婚姻,母亲因只为父亲生了两个女孩没有男孩,一辈子都觉得亏欠父亲,母亲直到现在到了晚年仍活得战战兢兢,仍觉得羞愧难当,父亲也是活得憋屈,他看到别人家的男孩就会联想到自己家的情况,就会长吁短叹一番。而自己多少受了父母的影响,虽然不再像他们那个年代的人那样重男轻女,但至少应该有一个自己的孩子。为此,她甚至开始虔诚地信奉起基督教来,以前她曾多次对宗教不屑一顾,如今她想到只有宗教才能拯救她前途渺茫的爱情和婚姻,才能扭转她不孕不育的事实。小时候她看到母亲信教,进教堂,跪在床前祷告,她只觉得好玩。等她再长大一点,她开始觉得母亲既可笑又愚昧,尽管她对母亲尊敬有加,但这一点上她觉得母亲一点也不智慧。等她上了大学,有了辩证的思维后,她仍持一种怀疑的态度。为了能够怀孕,以前的思想全部被她抛弃了,她在主面前颤颤巍巍说的第一句话就是让主原谅她先前的年少无知和少不更事,如今她这个迷途的羔羊终于回来了,你这个伟大圣父的受苦受难的女儿此刻就匍匐在你的身边,以一颗最虔诚的心臣服在你的脚下,她相信主一定会宽容大量,一定会原谅她,在那短暂的一刻,她踌躇满志,对一切包括不孕不育、爱情、婚姻和自己恢复了相应的信心。当然,后来不少时候,她曾又有过短暂的怀疑,觉得那时的自己是多么地可笑和荒唐,但这样的念头她又觉得太不应该有了,出现这样的念头总令她无地自容,但没办法这样的念头就是会不自觉地蹦出来。她开始拐弯抹角地向电话那头的母亲请教起信教的细枝末节来,这让母亲惊讶不已。她她时常低着头跪在自己的床头祈祷,嘴里念念有词,她开始去哈尔滨当地的教堂唱圣歌。她在去教堂的第二次,一个姐妹送给她一本《圣经》,她回到家就迫不及待地像着了魔一样一字一顿地研读,碰到不认识的生僻字她开始用偏旁部首法查询新华字典,这本最新买的新华字典已经是第11版了,她已经好多年没用过这本亲切的小巧的但内容丰富的字典了,为了研读《圣经》和查看《新华字典》她至少有四次忘记了吃饭,她这样做只是为了让自己的一颗心尽早地靠近主,尽早地到得主的福音,让她的肚子能尽快鼓起来。
高正伟察觉了妻子的一切变化,她的痛苦不堪他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他行使丈夫的权利,小心翼翼地尽着一个顶天立地男人的责任,他要扫去妻子头顶的阴霾,还妻子头顶一片艳阳天。他的爱像阳光一样时刻围绕在张雅晴的身边,他并不太会甜言蜜语,但他挖空心思给她轻柔的安慰,给她充满力量的鼓励,他所有轻盈的语言都是为了让妻子放下压力,不要在乎别人的眼光和说法,不要在乎别人说三道四。“我们要永远在一起,有你老公在,永远不要害怕一切。”“你压力太大了,你看你最近都瘦了。”确实,张雅晴自己瘦了太多,当有一天她照镜子时,她发现镜子中原本丰满的自己不翼而飞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瘦骨嶙峋的女人,她惊讶得几乎认不出自己来了。高正伟把张雅晴拥入怀中,抚慰她无助的、畏惧的内心和愁情,他呵护着她的幸福,一如他才是她的守护神,一如他多么高大伟岸。高正伟身高倒有一米八,但他很瘦,也没有出类拔萃、引人注目的外表,有一次张雅晴这样告诉春泥。那是在一个快过年的寒冷的冬天,傍晚时分昏暗的天空中飘着雪花,雪花在昏暗的路灯下轻柔地曼舞,路上、光秃秃的枝头上、电线杆上、房顶上都覆盖着一层薄薄的洁白的细纱。她们在网上交谈时,张雅晴说今年春节她和高正伟要回她老家住几天,到时候抽一天时间他们要去鹰城看望春泥,她想她了。春泥当时就激动不已,终于能见到阔别已经的好朋友了,这种千金难买的情谊多么难得啊,春泥说终于可以看看高正伟长什么样了,“他能长什么样,普通人而已,他可没有英俊挺拔的外表,到时候你可能会大失所望。”张雅晴说。当他们在大年初五久别重逢后,春泥发现高正伟果真同张雅晴描述得一致,他真的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他貌不出众,其貌不扬。
他们听说现在的试管婴儿技术已经日趋成熟了,于是在张雅晴的央求下他们一起去医院挂了专家号。医生一脸严肃地告知他们做试管婴儿的重要的一步是促排卵期间女性需要多次打针,然后取卵,取卵会引起疼痛,女性会比较痛苦,最主要是很多女人会感到紧张,到时候你保持足够的放松的心情就可以了。张雅晴已被这位医生说动了心,她无论如何要尝试这项先进的伟大的技术,并且做好了一次不成功来第二次,第二次不成功要来第三次,直到成功为止的决心。但高正伟却觉得这项伟大但反自然的技术对女性来说未免太痛苦了,他们可以再等等,他们还年轻,等他们从诊室出来迎面碰上一位取卵女性晕倒的情况后,高正伟第一时间坚定不移地决定不再让高雅晴尝试这种技术。他们开始转向中医,经过三番五次的打听,最终他们看了一个当地赫赫有名的中医,当那位医生给张雅晴把脉之后,他得出一个结论:宫寒严重,而当地太冷,如果想怀孕,应该往南边生活。
高正伟毫不迟疑地开始和张雅晴商量着离开哈尔滨的事,这令张雅晴惊诧不已,她从没有想过有朝一日要离开这儿,她一丁点离开这个美丽的城市的念头都没有,但高正伟已铁了心追求属于他们的幸福,他像一头倔强的驴那样不回头。但熟悉的一切都摆在那里,抛弃这些难道不像天方夜谭吗?难道不显得不可思议吗?他们已在哈尔滨买了一所四居室的大房子;张雅晴在一家非常不错的国企上班,高正伟在一家出名的央企上班,他的领导看中他的才能,已经提拔他做了单位的管理人员;高正伟的老家在这里,父母就他这一个含在嘴里怕化了的独苗,指望他在身边尽享天伦之乐呢;双方的家人都劝说他们,你们已经在这里扎下了根,打下了一片不错的天地,现在晌不晌夜不夜地去到另一个陌生的地方,再重新开始打拼真是不容易啊,双方的父母晓之以情、动之以理、言之凿凿地劝说他们;张雅晴也和高正伟的不少亲朋好友有了多年的情份......怎么能说走就走呢,每一件事都在牵绊他们,但每一件事都没能动摇高正伟义无反顾的决心。最终他们商量好他们可以定居郑州,离张雅晴娘家鹿邑县很近,便于她走走亲戚,便于她放松放松心情。
经过两个多月紧张的准备工作,他们把房子卖了,亲朋好友也告知了,父母的安抚工作已做了多遍,高正伟的父母尤其是他的母亲仍旧失魂落魄,直到现在她仍然对儿子即将到另一个城市生活的事实无法接受,他们的工作也已经办好了辞职手续。准备这些的同时,高正伟在网上向多家公司和企业投了简历,凭着他出色的技术和多年的工作经验,他没费多大力气就选择了一家私企,他看中这家私企的名气、文化和待遇,他准备到郑州后大干一番,誓有一展宏图抱负的志向。他们就这样抛弃了原来熟悉的舒适的一切亲切的人和物,不顾一切地来到了郑州,来到了这个对他们来说完全陌生但充满希望的地方。他们在金水区租了一套三室一厅的房子,认真打扫了卫生,安置了相应的生活用品,在一切收拾停当后,高正伟正式去上班了,而他们决定让张雅晴先暂时休息三个月。
张雅晴在这三个月中过起了懒散又充满希望的日子,她暂时放下了在工作中她曾是一个奋力拼搏的当代中国女青年的典型。她从没有忘记她来到这个城市的初衷,她生命中的大事,她是一个女人,一个深爱丈夫的女人。母亲告诉她,河南的中医博大精深,已经治好了她的手碰到凉水就疼的毛病,张雅晴也打算吃中药。她一个人乘坐公交车到郑州市第九人民医院咨询介入的事情,她想着如果吃中药难以见成效的话,她可以先通通水以做到两手准备。这时她的妹妹从洛阳来看望她。她妹妹张雅莉是个热心肠的女人,已经是两个孩子的母亲了,她怕姐姐孤单、痛苦,特意向单位请假三天来陪伴她姐姐,这次来她们也是好好聚一聚,她们姐妹已有三年多未见了,这次相聚解了姐妹的相思之苦。张雅莉提出了很多宝贵的意见,她叽叽喳喳,是个非常健谈的女人,在姐姐面前她更是无拘无束,随心所欲,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她们一起到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挂了号,张雅晴挂了乳腺外科,因为她还有乳腺疼痛的问题。
正在坐诊的是一个上了年纪的老中医,从他头上大部分花白的锈迹斑斑的头发,从他布满皱纹和斑点的脸不难断定他至少有七十岁。他旁边坐着一个年纪轻轻的实习医生,安静地盯着电脑屏幕在敲打着一种叫做病历的东西,这所医院也实行了便捷的紧跟时代的信息化,挂号、交费、看诊很方便。张雅晴坐在老中医对面的一把黑色椅子上,她屏气凝神不敢喘气,怀着敬畏、紧张和期待的复杂心情。尽管她已到过多家医院,看过多次医生,但她每次都有这种无法控制的感受,甚至一次比一次强烈。她希望这个老中医能妙手回春、能华佗在世。“放松,闺女,你太紧张了,休息一分钟。”老中医让张雅晴休息一分钟,在这一分钟里,老中医转过身在一张黄色的木制桌子上找到了他的水杯,喝了两口水,他喝水时发出很大的声响,透漏着一种这个年经的老态,而在这一分钟里,张雅晴则怀着一颗虔诚的心,心中念叨了无数次“但愿这次能够如愿以偿”的话,她用了数学的次方,用如愿以偿乘以1万次方以防不能如愿,以防她的愿望再次落空,仿佛眼前的老中医就是她的救命稻草。当他们以不同的方式都度过一分钟后,老中医缓缓地放下水杯,再缓缓地转过身体,他抬头看了张雅晴两眼,就让张雅晴把她的手放在他把脉用的脉枕上,他的手轻巧地放在张雅晴的手腕上开始不动声色的把脉,这是一只老年人的手,不少黄褐斑,皮肤松弛,揪一下能揪起老高的那种。他就那个神仙一般的姿式,一动不动,令人难以捉摸,过了一会,他又一言不发地示意张雅晴换了另一只手,从他的手放在张雅晴的两个手腕上开始到现在,他还没有说过一句话,这让张雅晴更加紧张不安,她开始感到失落,以为自己这次又要失望,以为自己得了不治之症。就在这时,传来老中医不紧不慢的声音“你怎么了?”“我的乳房隐隐痛痛,哦,最主要我想要个孩子,我已经看了好多地方,结婚也已五年多了。”张雅晴觉得有必要把这次求医问药的缘由说的更明白一点。“我一并给你看过了,乳房和子宫的经络是相通的,我给你开上几副药一吃就好了。”他说的如此轻描淡写,让张雅晴不可置信,她一下了想到医圣张仲景和神医华佗。但她内心仍有疑惑和不安,这是她经历多次期望和失望落下的难以克服的后遗症。但她妹妹鼓励她,信则有不信则无,你就相信这位态度和蔼的老中医吧,你要按时按点吃药。等她们到药房取药时,药已经煎好了,并已经包装完好,总共九天的药一天两小袋,早晚各一袋。张雅晴提着这一包包棕黄色的药水,一如怀揣着一生的希望和幸福。她开始一段时而焦虑时而内心却极其平静的自相矛盾的日子。她有时到二七塔逛一逛,走在二七广场上,她能感受到这座塔的雄浑高大,据说这座塔是为了纪念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而修建的,那些英勇的人们早已随着历史的车轮而没有了痕迹,只留下一种虚无缥缈但却鼓励人们勇往直前、拼搏进取的唤作“精神”的东西,自此这座富有精神意义的二七塔成了这座城市的象征。“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什么东西能够永恒呢,唯有精神能够穿越时空,唯有精神能够万古长青。她到郑州火车站去过一次,诺大的广场,黑压压的人群,席地而坐、和衣而睡的数不清的为了梦想、为了家人、为了苦难的生活而离乡背井的劳动人民,像黑压压的蚂蚁那样拥挤在那里。在这个充斥着天南海北、形形色色各等人员的火车站,张雅晴亲眼目睹了人间悲苦、温情、离别和相聚,在这里她见证了杂乱和秩序并存,这是一座包容、自然朴实、充满生机和活力、给人无限希望的城市。她试着去了解这座陌生的城市,用心去慢慢靠近它、体会它,并不知何时开始慢慢接受了它,她把一种无声无息的热爱悄悄地注入到这座城市中。
周日的时候,张雅晴去金水区太康路基督教堂,这是他们定居在这里的第二周的第一次到这座教堂去,她怀着最近一贯的虔诚和敬意而去。他们租住的房子离教堂不远,乘坐101路公交车坐上3站路就能到达庄严肃穆的教堂门口。她是一个人去的,高正伟没有陪她去,他们家从不信教,而且在他的思想里他下意识地认为一个男人信教对他来说是无法从心里上说服自己的。但他会全力以赴支持张雅晴,他定两次闹钟催促她起床,她最近不上班,总想赖床,想多躺十分钟,但他只允许他的闹钟响两次,他已经到楼下的逍遥镇胡辣汤店买了张雅晴爱吃的早餐油条和胡辣汤,再不起来,油条要变硬,胡辣汤也要凉了,这样吃起来味道就会大打折扣。张雅晴起来洗把脸,把头发随意地挽起来,然后他们夫妻两人开始雷打不动地一起吃早餐,吃早餐的前一秒他总是随手打开那扇窗户,以便于室内通风,以便于他们能呼吸到清新的空气,以便于十点多的时候太阳会准时射进他们这间小小的屋子里,会准时射进桌子上的一盆青翠欲滴的兰花上,兰花在阳光的照射下发出闪闪的亮晶晶的光,非常好看。他用他的实际行动,诠释他身为一位丈夫的权利,爱的权利。
当9副18袋棕色的药水全部喝完后,张雅晴第二次和高正伟来到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他们又找到上次的那个老中医就诊,老中医以同样的神情给张雅晴把了脉,这次老中医做了和上次一模一样的缓慢老态的动作,他简单地安慰了她一下:“放松,闺女,你太紧张了,休息一分钟。”果然,张雅晴的手心已浸出了粘津津的汗液,她的心咚咚地跳,脉搏也加快了,比起上次的紧张、焦虑的心,这次有过之而无不及。张雅晴和老中医又共同度过了一分钟,在这一分钟里,老中医又是找到了自己的水杯、喝了水并发出了很响的咕噜咕噜的声音,又缓缓地转过身来,而张雅晴又是度过了一次用数学的次方丈量的一分钟。一分钟过去了,又不知多少个一分钟过去了,老中医给她开了几副药。“这次药吃完,就完全好了,不用来了。”天呢,老中医仍旧这样自信,仍旧是轻描淡写的语气、云淡风轻的神情、从容自如的态度。她让高正伟也看一看,那个老中医用同样的眼神和表情,用同样的一套行云流水般的流程给高正伟把了脉,唯一不同的是给高正伟多看了看舌苔,“小伙子你没事,不用吃药。”张雅晴本想让他也吃点药,但老中医说的斩钉截铁,不容有半句的质疑和反驳。他们就这样走出了医院的大门,张雅晴复述了老中医说的那句话“小伙子你没事”对高正伟又说了一遍,他们夫妻都会意地笑了,刚才那种严肃认真、紧绷的神经总算松弛了下来。
她会看招聘广告,有时到网上,有时到大街上,每逢走到每一条熙来攘往、热闹非凡的大街上的拐角处,她就力争记住一两个标志性的建筑物,有时是一家气派的饭店,有时是一家大型繁荣的商场,有时是一家严肃的银行。她的方向感并不太好,她害怕迷路,一迷路她就要等着高正伟下班接她,在等高正伟的时候,她非常害怕,感到这个大城市热闹的一切和自己并没有丝毫的联系,唯一有着亲密无间关系的高正伟才是她的依靠,她就会既害怕又欣喜,一如一个小孩子那样。她有时忘怀了一切,周围的一切随着纷飞的思绪就定格在那里,她忘记了今天出门的目的是看招聘广告的。她沿着街道就那样走啊走啊,走啊走啊,不知道将走向哪里。
日子就这样过着,不快也不慢,时间总有它自己的规律,它的永恒令人敬畏和感慨。
从医院取来的第二副药张雅晴已按时按点地吃完了,依照老中医的说法是不用再吃第三副了,其实她也真不想喝了,那种特殊味道的棕黄色的药水,她早已喝的害怕了,每次喝药前她都需要在内心鼓舞一番自己,有时她会让高正伟给自己鼓励,增强一下自信心,那时她多像一个小学生想得到老师的赞美和支持啊,后来她觉得自己这样做未免太幼稚了,所以她开始抱着“视死如归”的心态,一口气就喝下去直到喝完为止。
这一天到了该来月事的日子,每次的日子她都记得清清楚楚,为了能让自己怀孕,她更是把这件事视为自己的头等大事。晚上临睡前,她每隔半个小时观察了一次,从8点到11点她去了6次卫生间观察了6次发现月事没有来,她又等到夜里12点仍没有来,在她的双眼皮打架的情况下她怀着不安、忐忑、激动、期望种种矛盾的心理上了床,睡前她祷告了好一阵子,在祷告的时候她并不是心无旁骛、全心全意,而是心中再次出现了很多年前那种对宗教怀疑的念头,她驱使这种念头但这种念头怎么也挥之不去,她认为这真不是一个虔诚的教徒该有的,只好在内心狠狠地批评了自己一番,她就这样时而矛盾、时而坚定地混混沌沌地睡着了。她梦想着能做一个好梦,醒来能梦想成真,但当她迷迷糊糊地睁开双眼时,张雅晴并不记得昨晚她做过任何梦,哪怕短短的一个也没有,她发现高正伟不在身旁,他早已去上班了,从桌子上飘来的熟悉的油条和胡辣汤的味道顺着清晨的微风轻轻地飘到她的鼻子里,飘到她的嘴里,继而蔓延到她的周身。
但她并没有被周身的味道所吸引,而是一下子本能地想到了月事的事,她一骨碌从床上爬起来。她快速紧张地走到卫生间,闭着眼默默祈祷了一阵子,发现月事果然没有来。她拿出一元一张的大卫早孕检测试条,所有的试条都放在一个铁制的糖果盒里,这些试条早都准备好了,当她怀着忐忑不安、七上八下的心用颤颤抖抖的手把试条垂直地放在晨尿中5秒钟后拿出来平放时,在检测区快速出现了一条鲜红醒目又温暖又震颤人心的红色,她发现她怀孕了。
面对这几年日思夜想、梦寐以求、天天期盼的事,天天祈祷的事,费尽多少周折得来的事,张雅晴竟一时手足无措起来,继而她开始张开嘴嚎啕大哭,她痛痛快快地哭了一场,幸福终于来了,面对这突入其来的幸福,她显然失去了分寸,她在整个房间里来回不停地走动,脑子里一片空白,对小屋里喜爱的一切她都熟示无睹。那两盒才买回来的富贵竹,当初她是多么喜欢,墙上挂的一幅油画像,据房东说是上一个租客留下的,张雅晴和高正伟在装饰房子时保留了下来,这一幅色彩暗淡的画无疑增加了一点动人的艺术气息,艺术这种可望而不可及的东西,既然来了,自然接受就好。鱼缸里5条精心挑选的金鱼正和氧气一起得意地吐着泡泡。所有这些东西在张雅晴的眼里此刻好像都消失不见了。这样空无的状态足足持续了十多分钟,她才从一个人全空的状态恢复过来,一如死灰复燃,一如跨越了一个世纪,此刻她想到了新世纪是需要用最隆重的方式庆祝、分享和告知的。她又恢复了正常人的生活状态,学会了使用正常人的生活工具。她哆哆嗦嗦地找到高正伟的电话号码用手机拨通了电话,用颤颤巍巍的声音,声音里夹带着哭腔,把这件事告诉了高正伟,这已经是她能克制的最好的状态了。
高正伟不等下班时间就直接回到了家,一脚进门他就张开嘴大哭,仿佛这场哭声是他提前酝酿的好的,他高大的身材一时让张雅晴又手足无措起来,自从结婚后张雅晴还从未见他哭过,她以为他根本不会流泪。高正伟坐在沙发上一直哭,其实他哭的样子和张雅晴如出一辙,一样难看。这个时候,张雅晴却有了常人的理智,她抱住高正伟的头,任凭丈夫激动、喜悦、成功的颗颗泪水和着大把鼻涕滴在她的肩膀上,打湿了她的衣服,他们像两个孩子一样后来笑了,笑着他们又一起哭了,这次哭后他们又笑了,最终抱在一起久久无法分开。等高正伟平息了自己的情绪,他来不及洗个脸就把这个最激动人心的好消息第一时间告诉了他的父母、他的岳父母、他的姐姐和张雅晴的妹妹。
“我怀孕已经三个多月了,明年我们的宝宝就要出生了。”张雅晴此时此刻的幸福溢于言表,隔着屏慕,春泥仿佛也被他们夫妻的幸福所包围着。张雅晴和高正伟的幸福姗姗来迟,但终久是来了,他们更加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幸福,他们的心紧紧联系在一起。春泥深深地祝福了她,并把自已怀孕整个过程的经历都分享给张雅晴,那些经历虽然没有张雅晴的曲折坎坷,但一样深深地刻在春泥的脑海中令春泥终生难忘,应该注意什么、吃什么富于营养、孕期嗜睡是正常的现象、孕期走路、干活做什么都要加倍小心......种种繁琐的事情,春泥事无巨细、啰里啰嗦,此刻她俨然成了过来人,她的经历俨然成了一种宝贵的经验,她好像成了一名唠叨的母亲,张雅晴在网络那头不时地说“好,我知道了,这个也太夸张可笑了吧,放心,这些都我记下了。”春泥和张雅晴谈的非常愉快,并约定好下次再谈。
春泥仍沉浸在张雅晴的幸福中,她想到了风雨过后彩虹挂满天空的情景,她想到了张雅晴和高正伟锲而不舍的毅力和决心,想到了连接他们之间的爱,他们之间的不离不弃的真爱,甚至想到了他们夫妻喜极而泣的可爱模样,春泥的脸上就一直挂着淡淡的微笑。
春泥把“小女人”的号码和密码输上,时间还早她想看看郑继开是否在线,如果在线,她要问问他最近工作生活怎么样了,分享一下自己生活中愉快的事,她感觉他们已经很久没交谈过了。想当初,春泥和梁艳艳一起注册这个QQ号后,春泥曾苦恼过一阵子,上面的四个联系人,三个人不久后都石沉大海,只有这个叫郑继开的人一如既往。其实春泥已经习以常为了,很多人不都是把生活当做一种断、舍、离的过程吗?只有这样生活才能活得更洒脱、更优雅从容、更轻松自在,春泥也这样告诫自己。
当点击登陆时,没登上,春泥怀疑是自己把密码输错了,于是她又认真地重新输入了一遍密码,还是无法登陆,当尝试第三次登陆失败后,春泥脑海中终于浮现出一个可怕的现实,号码被盗了。后来,她在百度上无意中浏览了一则短文,披露当年多个QQ号码被盗的事实。当春泥认识到这样的一个事实后,她知道她永远失去了那一串数字,那一个号码,那个未曾谋面甚至连声音都不知道是什么样的人,那片曾带给她很多欢乐的净土。但郑继开还在那里,春泥曾视他为真正的朋友,而这是他们唯一的联系方式,就这样不告而别,怎么是对一个朋友的尊重?况且,即使是告别,怎样也要有祝福的话语,即使是话语平淡朴素但用一颗虔诚的心,也能显出难能可贵。但事实摆在面前,春泥不得不找到很多的语言安慰自己,人与人之间总是要面对分离的,世间难得有永恒,如果是永恒,人们必定会想方设法去讴歌去赞美,而此刻不告而别或许是最好的方式。那就让从前那些美好的文字似串串音符永远深埋在自己的记忆中吧,就让那珍贵的友谊也深深地刻画在心底吧。但春泥很痛苦,她的内心矛盾重重,她在极力挣扎,她一会想放弃,一会难以舍得,一会想这样做,一会想那样做,她一想到周边的有些人因为网络而影响家庭的事,就越觉得她和郑继开的无关风月的友情更加弥足珍贵,但她仍左思右想、徘徊不定。她仿佛走在一个无任何星星的漆黑如墨的夜晚,今晚有着浓浓的雾气,夜空中辨不清任何方向,她举步维艰。
后来,第二年,春泥终于无法说服自己,她重新添加了那个在她头脑中反反复复出现多次的号码,那个无论如何也挥之不去的号码。“怎么这么精确啊?”当郑继开通过春泥时他这样说。“我是原来的小女人,我原来号码被盗了。”春泥在网络这头已喜极而泣,她又重拾了他们的友谊,她终于明白,她无法拔除蕴藏在灵魂深处的记忆和情怀,就像漂泊在外的游子,纵使你行程万里,对故乡的思念和爱仍初心如一。那一天,他们互加了微信,当微信成为一种主流的交流方式时,他们俩个也转向了更加简洁,更加高效的微信,春泥的QQ因为习惯天天挂在线上,只是偶尔登陆一下QQ空间保存一下手机照片,并看看那些熟悉的号码和图像是否都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