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过得飞快,不知不觉已经到了大学毕业的时候,我是北方人,从没想过要留在南方。
最重要的还是我不适应长沙的气候,夏天太热时间又太漫长,即使已经在长沙待了四年,到了夏天我还是不知所措,有一种莫名的恐惧。
虽然我不喜欢长沙的气候,但是南方的小桥流水和名山大川对我却有着无穷的吸引力。
我在长沙四年期间,去过很多地方。
我去过长沙的橘子洲,近距离看过山一样大的毛主席的石雕像。
我和室友骑自行车爬过岳麓山,看过岳麓山的枫叶,在中国四大名亭之一的爱晚亭乘过凉。
我参观过中国四大书院之一的岳麓书院,感受过千年书院的书香之气。
我去过长沙世界之窗,坐过摩天轮和过山车。
我游览过靖港古镇,感受过古镇烟雨濛濛的诗意。
我参观过湖南师范大学,体验过高等学府的治学气氛。
我去过植物园,浸泡过植物园的樱花雨。
我去过南岳衡山,登上祝融峰看过美轮美奂的日出和云海。
我去过张家界武陵源风景区,爬天子山,饱览过针一样的一座座金鸡独立的山峰。
我乘船游过宝峰湖,在山水有相逢之间高歌了一曲。
我去过岳阳的洞庭湖,瞻仰过东吴大都督周瑜的点将台和草船借箭遗址。
我登上了岳阳楼,一览八百里洞庭湖的波澜壮阔。
我上过君山岛,寻访过李白笔下的仙人仙山。
我到过汴河街,缅怀过中国历史上经济最繁荣的宋朝老街。
我去过湘西凤凰古城,足迹踏寻过沈从文小说《边城》里面的风土人情……
除了湖南的一些景点,大学几年,我还去过外省很多地方。
我和几个朋友结伴去过杭州西湖,参拜过岳王庙。
我在西湖畔的大柳树下看鱼游浅水间自得其乐的安逸神态。
我在断桥上眺望过“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西湖印象。
我划船游过西溪国家湿地公园,在“曲径通幽处”寻找过内心的宁静。
我傍晚进香杭州灵隐寺,登上飞来峰。
我去过嘉兴的乌镇,拜谒过茅盾故居,看过乌镇的小桥流水和古色生香的亭台楼阁。
我去过广州,看过传说中的广州塔(小蛮腰)和百舸争流的珠江。
我去过西安,登上西安城墙并在城墙上面骑过自行车。
我参观过华清池。
我逛过大唐不夜城和大唐芙蓉园。
我参观过陕西省博物馆。
我看过大明宫遗址。
我爬了西岳华山,登上华山论剑石碑处,感受了天下第一险峰的诡谲多变。
我去过咸阳古城。
我去过武汉,登上了江南三大名楼之一的黄鹤楼,品鉴过崔颢的千古名诗《黄鹤楼》,也驻足过李白的搁笔亭。
我去过江西,爬过庐山,亲眼目睹了李白笔下“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庐山瀑布;还在庐山的牯岭住了一晚上,夏天的庐山上气温刚刚好,不冷不热。
我登过同是江南三大名楼之一的滕王阁,在阁顶感受过王勃“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大气磅礴而又温馨甜蜜的壮丽景象。
大三快结束的时候,我独自一人游了三山之首的天下第一奇山“黄山”和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的“九华山”。
只能说我和安徽结下了不解之缘。
我初次来安徽是一人独游黄山,第二次来安徽是一人独游九华山。
每个人在某些特定的时刻都会需要一些独立思考的空间,或许是最孤独的时候,或许是最得意的时候,亦或许是最失落的时候。
慢慢地我发现,一个人旅行也有意想不到的妙处。行程路线完全由自己规划,想停就停,想走就走。在中途也有足够的闲暇去欣赏美妙的风景。一个人穿梭在苍莽大山里,有一种心灵放空的自由,有一种瞬间顿悟的喜悦,有一种唯我独尊的快意。
我第一天从长沙坐高铁到合肥,再从合肥坐高铁到池州高铁站,然后坐直通九华山景区的大巴车到了景区售票处。
买完票等了一会儿,被景区巴士送到了半山腰的大门口,接下来只能步行上山。感觉九华山被我包场了,我在路上很少遇到游人,后来才发现他们都坐缆车上去了。
我独自一人爬到了九华山第一处景点百岁宫,百岁宫原名摘星庵,又名万年禅寺。庙内供奉着明代无瑕和尚的肉身,禅师死后三年肉身不腐,因其活到126岁才圆寂,所以,寺庙得名百岁宫。
百岁宫的二楼供奉着五百金身罗汉,堂内气势恢宏,金身罗汉也千姿百态,各有不同。百岁宫建在峭壁之上,当时正在修缮,进百岁宫只能走竹板搭成的悬桥。
游完百岁宫以后,我开始向天台方向进发,在百岁宫斜下坡处,我买了三个百岁碗,碗是枣木制作的,可以在上面刻上名字和日期,既然来九华山一趟,我就想顺便带几只碗回去,也许能沾点仙气。
百岁宫去天台的路很远,走了接近三个钟头才到天台。
我似乎还有点佛缘,四点多所有人都已经开始陆陆续续赶索道下山去了,整个天台就剩下我一个人。
后又来了一男一女两年轻情侣,看样子他们十有八九是刚毕业的大学生。
既来之,则安之。
我想着既然千里迢迢来到了仰慕已久的圣地,就应该在山顶住宿一晚,感受一下九华仙山的万籁俱寂,不能匆匆忙忙就这样跑下山去,不然肯定会留下遗憾。我心想如果第二天早上运气好点,还可以看到九华山的日出和云海。
之前登黄山,我就有这样的好运气。爬山当天正好是阴天,爬到黄山迎客松的时候,已是大雾弥漫,分不清东西南北,眼前一片雾气氤氲着。距离迎客松虽不到十米,却看不清楚迎客松的全貌,只隐约看见有一棵树在烟雾缭绕之间若隐若现。
大家又着急又失望,很多人赶时间,没耐心等到云开雾散就离开了迎客松。
我也有点犹豫不决,既想一睹迎客松的庐山真面目,又怕空等一场白白浪费时间,若继续登山,又怕过一会太阳出来会错过观看迎客松的最佳时机。
据说,黄山一年大概有八九个月都见不到太阳,自然也很难看到日出。
踌躇再三,我还是决定再等等看,果然皇天不负有心人,过了一刻钟,雾气散去,太阳公公露出了笑脸。
众人都欢呼雀跃,兴奋异常,我也不例外。
只见那坚韧不拔的迎客松从石崖上一点一点露出身子来,松叶就像一片片梯田一样,平平整整,郁郁葱葱。
不到一刻钟,太阳又被大雾笼罩住,迎客松重新隐没在了茫茫仙气之中。
看完迎客松之后,我继续向山顶方向爬。
一个多小时以后,我终于爬到了黄山最高峰光明顶,本来是想观看黄山日落,结果刚到光明顶,小雨就开始下个不停。
很多人都匆匆下山而回,我心有不甘,在雨里踌躇良久,最后决定在山上寄宿一晚。
我找了山顶附近一个宾馆投宿,宾馆在光明顶下面两百米左右的地方,虽然只有两百米,却要走很长时间,因为全部都是石阶路,又陡又滑很难走。
当我沿着石阶路找到宾馆的时候,天色已经擦黑,到宾馆里面简单吃了个饭,早早就睡了。
第二天早上四点多,我就起床收拾,洗漱完毕后赶紧跟着大部队一起爬山,大家都希望能有一个好天气,可以看到光明顶的日出和云海,不虚此行。
能不能看到日出和云海完全是个未知数,一切都要看天意。
当我爬到光明顶的时候,天还是漆黑一片,在山顶等了一会儿,突然看见东方开始发亮,一轮红日破云而出,竟慢慢地露出了头。
紧接着,我看见光明顶下面的万丈深渊里面全都是云海在翻腾。光明顶是黄山最高峰,站在光明顶向下望去,除了万丈深渊就是莽莽林海。
此时不见林海,只见云海,日出撒落在云海间,云海翻腾得更加猛烈更加快活,还不时地变幻着颜色。
过了很久,血红的日出变成淡黄,又变成刺眼的银白,万丈深渊里面的云海也渐渐散去,光明顶下面的群峰才显露出来。
此时众人才有“一览众山小”的感觉,也有“山登绝顶我唯峰”的豪情。
虽然我已经爬过很多名山,包括五岳里面的南岳衡山和西岳华山,还有九江庐山、张家界天子山、泉州清源山、南普陀山、平凉崆峒山、天水麦积山、新疆南山、宁夏贺兰山、固原须弥山、固原六盘山等等。
但若论日出和云海的壮阔奇特,黄山恐怕要独占鳌头,是名副其实的天下第一。
俗话说:“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
只有爬到了黄山最高峰光明顶,亲眼目睹了这天下奇景,才相信盛名之下无虚言。
我站在九华山山顶天台,遥想当年爬黄山时的情形,不胜唏嘘,我希望还能有以前的好运气,可惜山顶上没有宾馆,天色将晚,却借宿无门!
此时我进退两难,意欲下山而去,突然碰到一个在山顶卖东西的本地妇女,她说有寺院可以借宿,还特意带我过去给寺院师父引荐了一下。
本来寺院是不接待游客的,师父面露难色,但最终还是收留了我,给我开了佛家常说的“方便之门”。
寺院在山的另外一侧,没有游客路过,很多人自然不知道这样的清静所在。下山的路很近,只走了不到两百个石阶就到了,附近还有其他的寺院,石阶右边是一座比较大的寺院。
我要去的是一座较小的寺院,分岔路口处杂草丛生,人迹罕至,顺着一条小路走过去,还真有点“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的意思。
和我一起投宿的还有那一对年轻情侣,我们相约一起过去。
我们被寺院师父收留一晚,真是喜出望外,这是我平生第一次借宿寺院,也是第一次吃斋饭,想不到素菜斋饭居然这么好吃,看来对美食的概念需要重新定义。
刚开始我们每人吃了一碗,不好意思再吃,我其实只吃了大半碗。还剩下很多饭菜,师父说再没人吃,这就是给我们几个人准备的斋饭,让我们吃饱,最后我们每人又多吃了一碗。
现在已经很难吃到这种原汁原味的锅巴饭了。
对我来说,这也算是人生一大快意之事,令我终生难忘,真是善哉善哉!
安徽有黄山和九华山,足以傲视群雄,睥睨天下。
我被安排到了客房,同屋还有那个男生,他一起的那个女生被安排到了另外一间客房。寺院师父给我们拿来了铺盖,安排好一切就走了,嘱咐我们早点休息。
第二天早上不到五点钟,我突然从一声鸡鸣声中惊醒过来,我意识到可能起床太晚了。
爬到山顶天台已经是五点一刻,此时山顶空无一人,我是第一个爬到山顶的游客,和我同住的那个男生还没有起床。
我在天台极目远眺,只看见脚下的群山影影绰绰,过了一会儿看到了一个早起的僧人。
由于天气原因,没有看到云海,似乎有点遗憾!不过人生十有八九不如意,岂能事事尽如人意。
如果天气晴朗,可以在天台山顶隐约看到黄山,黄山和九华山遥相呼应。
虽然没有在天台看到日出,却在天台顶看到了大群的猕猴和猿猴(都是野猴),颜色灰黄体型娇小的应该是猕猴,颜色深黑体型庞大的应该是猿猴(个人臆测),还有一只白狗。
我打算从天台徒步去花台,本来白狗有意和我作伴一起过去,不料到了半路被一群龇牙咧嘴张牙舞爪的野猴挡住了去路。
大概是野猴觉得狗狗侵犯了它们的领地所以才向白狗示威恐吓。狗狗知难而退,只能原路退回,剩下我一人,继续穿梭在九华山颠的石路上。
若论单打独斗,白狗未必就会输给野猴,若一对多,那白狗自然必输无疑。
野猴对我倒很客气,它们慢慢蹭到我跟前,大概是想看看我有没有东西喂给他们,只可惜我什么都没有带。
此时我才后悔从昨天给我带路去寺院借宿的妇女那里买来的一斤李子留在寺院的客房了,应该带出来的,自己不吃还可以喂野猴啊!
野猴看见没东西吃,全部悻悻地离开了,天大亮以后,野猴很快消失在了群峰深处。
去花台的路上,我还是没有碰到一个游客,我一人独享整个九华山自由清新的空气和这葱葱郁郁的茂林修竹,听鸟鸣、闻花香、看山石、望云彩,也知足了。
可能其他人都觉得路途遥远,浪费时间,又体力不支,所以望而却步,我倒是觉得天台到花台这边风景很美,正所谓“无限风光在险峰”。
快到花台的时候,我碰到了一条小蟒蛇,它很快就从路中间爬过去了,应该只是过路的。
花台没有下山的路,只能坐缆车,游完花台沿途景致以后,最后我坐缆车下了九华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