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已经到了冬天,思来想去,我决定带着丫丫跟姐姐一起去新疆石河子,姐姐已经在那边待了快十年了,所以她总是感觉石河子是个好地方,工作好找工资又高,最重要的是好吃的东西很多。她把石河子当成了她的第二故乡,对石河子的感情很深。
我们先从兰州坐普通列车到乌鲁木齐,然后再坐火车到石河子。乌鲁木齐火车站和其他地方很不一样,基本上十步一岗,百步一亭,可谓戒备森严。
我和丫丫在石河子待了有大半年时间。春天,我们跟着姐姐去了石河子的东大塘,东大塘又叫南山。
只可惜我们没有爬上雪山顶,只爬到了半山腰的草甸子上,在山坡上,有放养的牛群和马群;雪山顶有挖雪莲的哈萨克族人。
此“南山”非彼“南山”,石河子的南山和乌鲁木齐的南山是两个地方,不可混淆。
石河子留给我们最深的印象是夏天的水果。西瓜又大又甜还便宜,水分充足,一公斤西瓜才几毛钱,在内地一公斤西瓜至少要几块钱,新疆的硒砂瓜是我吃过最好吃的西瓜,当然这和价格无关。
新疆和内地稍有不同,市场上统一用公斤计算重量,而不是市斤。
除了西瓜,新疆的葡萄也是物美价廉,货真价实。新疆的葡萄品种繁多且味道可口,有马奶子、玫瑰香、绿香妃、无核白葡萄、红葡萄、黑葡萄、喀什哈尔等等。一公斤葡萄只要三四元钱,相对于内地来说已经非常便宜了。
除了水果,新疆的美食也是数不胜数。有维族人烤的馕饼,有新疆大盘鸡,有丁丁炒面,有烤包子,有烤羊肉串,有拉条子,有油塔子,有手抓肉,有奶茶,还有非常著名的切糕等等。
我和丫丫跟着姐姐在石河子市待了一段时间以后,就去了石河子下面的147团场,姐姐一直在那边开教育机构,我们跟着过去帮几天忙。
石河子的团场有点类似于我们内地的乡镇,只不过石河子下面的团场有很多六层高的楼房,而内地的农村乡镇在2015年前后还很少有颇具规模的现代化楼房。
在147团场的时候,我和丫丫两个人去过一家酸奶制造厂上班,不过仅仅干了半个月就出来了。
因为酸奶制造厂在马路边上,宿舍也在马路边,晚上过往的车辆太多,实在吵得睡不着,连续几个晚上都休息不好,第二天自然没有精神干活,最后,我们决定辞职不干了。
总而言之,新疆是一个神奇而美丽的地方,是无数人都向往的地方。但对我来说,始终是客居他乡,没有归属感。
我和丫丫在新疆待了大半年后,又回到了兰州。在兰州安顿好之后,我们俩回了一趟老家,看了看父母家人。
在兰州待了有一个月时间,陈文就叫我去青岛负责一个管事部外包项目。
管事部对我来说是陌生的,虽然也了解一二,但并不专业,在酒店外包领域,我最擅长的还是小时工外包项目。
起初我并不打算去做管事部项目,但架不住陈文百般劝解,陈文说管事部人员稳定,没有小时工麻烦。
我想闲着也是闲着,更何况青岛是我一直都想去而没有去成的地方,这次正好有机会,不去白不去,反正我去青岛的路费全部都由陈文报销。
我和丫丫提前一星期去了青岛,给我们安排的宿舍是酒店的正式员工宿舍,这是陈文和酒店签合同之前就谈好的,酒店在黄岛区,算是开发区,开发区那边不太好租房子,就是有房子出租,房租成本也很高。
酒店当时租了一栋业已废弃的职业技术学校的宿舍楼,费用下来应该便宜很多。宿舍楼距离酒店大概有三公里远,宿舍坐落于酒店对面一座小山坡上,小山的半山腰是一片墓园,周围很少有人家居住。酒店的很多员工都不在宿舍住,而是几个人要么合租其他地方的房子,要么住在自己家。
大多数酒店员工还是本地人,外地人相对来说比例不高,只有酒店的中高层管理人员,有一部分是外地人,基层员工十有八九都是青岛本地或青岛周边人。酒店的工作比较特殊,上夜班甚至是大夜班都是不可避免的事情。
若半夜三更一个人走在黑魆魆的墓园旁边,胆子再大的人也难免会后背发凉。这就导致酒店的员工宿舍空了有一大半,间接地让外包公司有了可乘之机,若非如此,一般情况下酒店是断不会给外包公司提供免费宿舍的。
管事部的工作和小时工稍有不同,虽然都是外包,但小时工是哪天需要人哪天就提供人,如果不需要则没有班次,说到底小时工全部都是当天的临时工。
而管事部却完全不一样,管事部本身就是餐饮部的一个小部门,也可以说是餐饮部的大管家。餐饮部所有的餐具厨具用品等都由管事部来负责保管,哪个部门需要什么餐具厨具,就到管事部库房去登记领取。
除了管家职能,管事部还负责清洗餐厅所有的餐具厨具;另外管事部还要负责清洁餐厅、厨房以及后过道的卫生。虽然清洗清洁工作听着简单,但是做起来就没有那么容易了。厨房的餐具清洗倒稍微简单一些,每个厨房都配有一台大型智能洗碗机,每个人只要学习几次就会操作了。
厨房以及后过道的地面墙面桌面的清洁工作相对来说也比较简单。复杂的是餐厅里面的卫生清洁工作,特别是西餐厅。中餐厅的大厅里面只是客区,厨房在后过道,不用在大厅清洁。西餐厅就不一样了,西餐厅的烧烤区、面档等等都在大厅里面,到每天餐厅打烊以后,管事部的员工都要去大厅里面去清洁卫生。
这个工作稍微有点复杂,烤炉以及上面的油烟管道上有很顽固的油渍和焦痕,不用专业的药剂和清洁剂清理不掉。而某些药剂使用过程中非常危险,一不小心就会腐蚀到自己,这些药剂有很多都是化学药剂,比如炉净、215D、火碱(烧碱)等等。
这些工作没有严格而专业的培训不行,随便找一个没有来过的小时工肯定拿不下来。
所以,管事部外包人员必须要招聘长期工,临时工绝对不行,并且都是年龄较大的中年人。
和年龄大的中年人打交道对我产生了无形的压力,我更愿意和学生打交道,毕竟大家年龄接近,更容易沟通。但既来之则安之,既然我已经来到了青岛,承接了管事部外包项目,我就必须要克服一切困难坚持下去。
管事部外包项目也不完全一无是处,它的优点是员工的工资不像小时工一样每天都要结算。
管事部招聘的是长期员工,工资都是下个月的固定几号发放上个月工资,这对于外包公司来说是一大好处,首先垫资压力小了很多。加上长期员工的考勤比较整齐,没有小时工那么乱,也不会出现大量不打卡的情况,这样就可以避免很多麻烦和纠纷。
我和丫丫安排好住宿以后,就去青岛各处逛了逛。
我们在酒店附近随便溜达了一圈,酒店位于青岛西海岸新区唐岛湾海滨公园西侧的“琴岛之眼”旁边,酒店后面就是茫茫大海。
傍晚,夕阳西下,万道霞光散射在海平面,波光粼粼的大海显得格外宁静。远处的海心隐隐约约凸显出几座仙岛,一群群乳白色的海鸥盘旋在海平面上空叽叽喳喳地叫着,似在呼唤它们的亲人回家。
第二天,我和丫丫去了市里面的中山公园和栈桥,市内又叫岛内。中山公园和栈桥都位于火车站附近,算是青岛的市中心位置。
中山公园里面的水杉林高大挺拔,流连其间,仿佛置身原始森林一般,水杉林周围是一栋栋欧洲风格的百年老别墅。公园里面芳草萋萋,花香扑鼻,古朴典雅,意境深远。
栈桥是青岛八景之一,站在栈桥上看海,有一种遨游太虚的错觉。一旦走上栈桥,就有无数海鸥飞扑过来和人亲近,或许是它们被人投喂惯了,每次有人过来它们就会凑到游客面前,满足游客零距离和海鸥合影的同时,也希望游客给它们投喂一点食物。栈桥的海鸥可爱,不怕人。
栈桥前面一点就是鲁迅公园,鲁迅公园虽不大,却有一种深邃幽静之感,让人肃然起敬。
逛完鲁迅公园,我和丫丫去了老舍故居,老舍故居也在火车站附近,走路过去不到十分钟就到了,老舍故居坐落于一个曲折幽静的巷子里面。
在老舍故居里面听到了老舍先生留在这个世界上最后的声音,感觉既亲切又激动。院子里面有祥子拉车的塑像,院门口挂着骆驼祥子的木板牌子,院里院外都充溢着一股浓厚的文化底蕴。
接下来几天,我和丫丫去了岛内的德国总督府遗址和天主教大教堂,这是我第一次去教堂,怀着一颗敬畏和虔诚的心去感受不同的宗教文化气息,也是人生难得的经历。
过了几天,我们又去了金沙滩和银沙滩。
金沙滩的沙滩线宽阔绵柔,白得透彻,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沙滩上挤满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游人。
银沙滩的海水蔚蓝清澈,海平面上露出来的一块块礁石光滑而富有魅力,虽然银沙滩人迹罕至,却也阻挡不了它傲视苍穹的权利。
逛完青岛所有著名景点以后,我正式开始工作,狂野的心也收了回来。
一想到酒店冗杂、烦闷、没完没了的工作,我的内心也是五味杂陈,但又不得不面对。摆在我面前的第一个难题就是员工招聘问题,我先是在各大招聘网上面发布一些招聘信息,然后在酒店附近的一些小区和村落里面散发一些单子。
幸运的是,不几天的时间,人就招够了。
合同上面标注的管事部外包人员编制是13人,这些人只负责中西餐厅和宴会厅的餐具清洗和厨房以及各大餐厅的卫生清洁工作。
员工餐厅的餐具和卫生不用管事部负责,直接由人人事部负责,员工餐厅的人员招聘及管理都是人事部直接负责的。
后来,因为人员招聘困难,酒店人事部又和外包公司商量了一下,想签一个补充协议,把员工餐厅的餐具清洗和卫生保洁全部划分到外包公司这边。
员工餐厅的编制是4人,现在全部外包人员编制加起来一共是17人,我招聘的员工平均年龄在55岁左右,一小半是男性,一大半是女性。
我刚开始以为和这些年龄大的人很难沟通,不好相处。可是过了几天他发现,和这些人其实很好相处,作为他们的直接领导,我给他们安排什么工作他们就会干什么工作,很少出现不服从管理等刁钻古怪的事情。
我招聘的第一个员工是牟秀敏,55岁,山东泰安人。大家都叫她老牟,我是晚辈,每次都叫她牟大姐。其他人我要么称大姐要么称大哥,很少叫他们老张或老刘,而酒店其他部门特别是管事部经理主管他们都叫外包员工老张老刘,或者直呼其名。
牟秀敏是农村人,有一个18岁的儿子,在儿子8岁的时候,丈夫跟着别的女人跑了,从此杳无音信。牟大姐只能独自一人带儿子,过着艰苦朴素的日子。
牟大姐在生活上非常节俭,除了必须的开销,几乎不花钱。吃饭都在酒店的员工餐厅,即使是休息日她也不会在外面买饭,而是走几公里路去酒店的员工餐厅吃饭。
按照酒店规定,休息天是不允许员工去酒店吃饭的,更不用说外包员工,酒店也有预算,也得控制成本。
即使是这样,牟大姐每次都会换上员工服偷偷去酒店的员工餐厅吃饭,她有瞒天过海的办法,不会轻易被员工餐厅的打饭师傅发现。她穿的衣服大多数都是别人送给她的旧衣服,她自己很少买新衣服,她辛辛苦苦上班攒钱,一切都是给她儿子的将来打基础。儿子以后要结婚,结婚得要彩礼,彩礼是一笔非常庞大的数目,结婚还要买房,买了房还要买车。想到这些她就头疼,时刻告诫自己不能乱花一分钱,自己少花一分,儿子就能多花一分。
可怜天下父母心!
我招聘的第二个员工是宋现金,宋现金也是山东泰安人,他是牟秀敏的老乡。
俗话说得好:“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所以,宋现金和牟大姐两人的关系格外好,宋现金经常照顾牟秀敏,不管在酒店上班期间还是下班以后,在他们之间也传出了一些风言风语,平时大家都会拿他们开玩笑,说他们两个不如凑成一对过日子算了。每次说到这里,牟大姐只是呵呵一笑,宋现金则沉默不语。
有人说宋现金是离了婚的光棍,家里只有一个已经成年的女儿,有人则说宋现金家里有老婆。具体情况谁也说不清楚,因为宋现金本人从来没明确说过这些。
我招聘的第三个员工是之前在吾悦广场做过保洁的王猛,吾悦广场就在酒店旁边。
王猛刚来应聘的时候一下子就被我看中了,他身高马大,虎背熊腰,年龄也不大,看上去不过四十多岁,是干活的好料子,管事部正需要这样年轻力壮的男人,不能全部都是一些老弱病残。
后来,我才发现王猛的脾气很暴躁,动不动就和其他人吵架,和外包员工吵架,也和酒店的正式员工吵架,还和酒店领导吵架。我了解到,王猛是在吾悦广场和别人打架被开除了才跑过来的。
王猛在吾悦广场上班的时候,和人发生了口角,被人打断了鼻梁骨,他也因此而索赔了一大笔钱。
我这时才发现不对劲,但是他又没办法直接开除王猛,毕竟王猛是个残疾人,腿有点瘸,走路一瘸一拐的,这一点在王猛刚来应聘的时候我居然没有发现。
后来,我招聘了两个东北人,这两个人算是管事部外包员工的中流砥柱,我很满意。
女的叫宫贵香,才四十多岁,长得端庄娴熟,身材窈窕颀长,瓜子脸饱满圆润,有一种成熟而富有魅力的女人味。
据宫贵香自己说这是她第一次出来打工,她有两个女儿,老大已经25岁,正在读研究生,老二也已经20了,没有考上大学,已经去南方打工了。
我叫她宫大姐,她干活很快,算是所有员工里面最听话的。
第二个可以堪称为顶梁柱的员工名叫程世福,他也是东北人,是宫贵香的老乡,平时他们俩的关系也最好。程世福比宫贵香大很多,已经55岁了,但是干活很快,也很卖力气,从不偷懒。
我叫他程大哥,别人则叫他老程。老程之前是厨师,年龄大了不想再做厨师,所以他就出来做临时工了。
老程没有住宿舍,他自己在酒店附近租了一间房子住,他平时休息的时候要自己做饭,吃不惯酒店的员工餐,宿舍人太多也住不惯。
我没有勉强他,只是嘱咐他要注意安全,毕竟年龄大了,还是自己一个人。
老程的老伴早已去世多年,膝下只有一个女儿,是个护士,已经结婚了。
别人疑惑老程这么大年龄了为什么还这么拼命,老程自己的说法是他闲不住。另一方面,他还要补缴自己的养老保险,之前一直都没有交过养老保险,眼看马上到了退休年龄,没有养老保险的保障,他感觉心里不踏实。所以老程下定决心要把之前欠下的养老保险全部补缴齐,这样自己以后也有个依靠了。
退出酒店行业多年以后,我和老程一直都有联系,可惜和宫贵香失去了联系。
无论如何,这两个人一直都存在于我的记忆里面,这么多年过去了,能叫得出名字的老员工已经很少,老程和宫贵香算是其中之一二。
酒店管理工作虽然细腻琐碎,却可以见识到不同阶层不同性格的人,这也是人生的一大乐趣。
我在青岛待了三个月以后,酒店的工作稳定了下来。
陈文在烟台又新接了一家酒店的管事部外包项目。因为青岛距离烟台很近,加上公司再没有其他人可以委派,所以陈文就让我去烟台帮忙筹备一下。
烟台的酒店也在开发区的海边,酒店就坐落在金沙滩边上。烟台的金沙滩虽没有青岛的金沙滩出名,但是烟台金沙滩的海水颜色要比青岛的清澈很多,至少我第一次到烟台金沙滩的时候看到的情景是这样。
在烟台平稳过渡了半个月时间,一切都步入正轨以后,陈文又把我安排到了福建。福建厦门和泉州都新接了酒店外包项目。
我和丫丫先是到了厦门,由于是旺季,工作非常紧张,我们一到厦门就马上去了酒店报到。
我先见了部门负责人也就是管事部经理表了个态,然后和外包员工见了个面,交接好工作之后才去宿舍放行李。
厦门的酒店也在大海边上,就在鼓浪屿对面,此时的我已经对大海没有那么多幻想和热情,因为我已经在青岛和烟台见过大海了。
我连续在酒店上班半个月之后,休息了一天。
休息的时候,我和丫丫去了岛内的鼓浪屿,鼓浪屿的名气很大,致使每一个去厦门的人第一时间都争先恐后要去鼓浪屿看看。
鼓浪屿是一个小海岛,要进鼓浪屿必须要坐船,我买好了船票,坐上船一会儿就到了鼓浪屿。
鼓浪屿是一个海岛公园,里面就有一些热带植物和一些别墅沙滩等等。鼓浪屿园区的核心景点之一是郑成功石像。郑成功临海而立,飒爽英姿,大有乘风破浪、一展宏图之势。
在厦门待了有三个月时间,我就匆匆去了泉州。
泉州是一座千年古城,文化气息非常浓厚。开元寺算是泉州一大景点,或许是因为弘一法师李叔同曾经在开元寺修行过的缘故。
我刚来泉州第二天,就和丫丫一起去了开元寺,我想去看一看弘一法师曾经驻足修行的地方到底是怎样一个地方。
第三天,我和丫丫去了泉州清源山,清源山是道教仙山之一。清源山山脚下有老子石像,传说清源山是老子修行过的地方,清源山也因此而名声大噪。
在游玩了几天以后,我去了酒店上班。我就这样一直在厦门和泉州之间来回跑。
2016年夏天,厦门和泉州的合同都到期了。因为各种原因,公司没有继续投标厦门和泉州的酒店,我打算先回老家一趟避避暑,然后再考虑去其他地方工作。
在回老家之前,我独自一人去了一趟福建的省会城市福州。到了福州已经是夜幕时分,我在三坊七巷旁边找了一家青年旅社下榻。
这是我第一次住青年旅社,体验还不错,房间里面有六张床位,都是高低床,房子在五楼,步梯房,对我来说这个楼层不算高,可以轻松爬上去。
从青年旅社的窗户看下去,三坊七巷建筑群的灯光格外好看。三坊七巷自晋代开始建立,于唐五代正式成形,到明清时期达到鼎盛,得以传续至今。
三坊七巷为国内现存规模较大、保护较为完整的历史文化街区,有“中国城市里坊制度活化石”和“中国明清建筑博物馆”的美称。
在三坊七巷街区,我看到了很多精致漂亮的木雕和石雕玉雕,这让我感到非常兴奋非常震撼。
对于我来说,福建给我的整体感觉是中国传统文化气息非常浓厚,可以说福建是我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保存最为完整的地方。几乎每家每户都有祠堂,或供奉历代祖先,或供奉妈祖。
我的足迹已经踏遍大半个中国,我是幸运的,我应该感到庆幸。
当我躺在床上听着雨声回忆过往的时候,嘴角不时泛出一丝笑意。这是对过往的一种缅怀,也是对过去幸福生活一去不返的悲悯。这样的生活以后可能不会再有,或许我最美好的生活是在过去,是在回忆当中。
然而“社会”这个大染缸终于把我涂成了和大家一样的颜色,我的棱角也完全被五光十色的“社会人”所磨平。这大概是每个人都必须要经历的过程,也许这就是成长的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