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蓑衣客的头像

蓑衣客

网站用户

小说
202501/19
分享
《故乡》连载

第一十六章 启蒙

小学毕业那年夏天,舅父带着他小儿子,也就是我的二舅表哥,从河西走廊的祁连山来老家探亲。

这一年,表哥刚刚高考结束,他以全市第二名的优异成绩考入了中国地质大学,市里还资助他大学四年学费,这也算是光宗耀祖、风光无限。

他和姨表哥两个人同年出生,他上学比较早,虽只比我大四岁,却比我高整整六个年级,我小学毕业时他已经高中毕业。

表哥仅上了一学期大学就退学回来了,原因很简单,他一直梦寐以求的学校是北大。所以他想回来复读一年,再继续报考北大,但最终还是事与愿违,后面又参加了三次高考,还是没能考上北大,并且高考成绩都不如第一年,虽然每次都能考上重点大学,但与自己的期望相差越来越远。

表哥气质不凡,才华出众。舅父带着表哥来,我们全家人都很高兴,这也是我第一次真正和舅父表哥他们见面,虽然小时候见过,但那个时候我还只有两三岁大,一点记忆都没有。

舅父很慈祥,说话有条不紊,铿锵有力,虽已年近五十,但全身散发出来的军人气质还是让他精神抖擞,与众不同。

舅父是高中生,有文化,有才华,通情达理,仪表堂堂,英俊不凡。他身材魁梧,五官端正,圆圆的大眼睛焕发着睿智的光芒,高高的鼻梁,浓密的睫毛。他和人说话时从来不会争辩对错,但他说的似乎总有道理,能让人信服。他当了多年村支书,是大家公认的好干部。

舅父这次回来,一方面是探亲,最主要的还是给表哥找复读学校。

静宁一中是甘肃省数一数二的好学校,虽然只是小县城的一个普通高中,但是高考的本科升学率远远超过国内很多大城市。在本省,静宁一中的本科升学率一直都名列前茅。

舅父打算让表哥去静宁一中复读一年,当时静宁一中一共有三个副校长,其中一个副校长叫王斌,是历史教师,他是舅父的同乡。

舅父去学校找到了副校长王斌,想通过老乡的关系让表哥进入静宁一中复读,因为静宁一中和表哥之前就读的学校属于两个不同的城市,不好跨越。

王斌说需要缴纳五千元的押金,才能在本校复读,当时舅父实在拿不出这么多钱,供给两个表哥读书已经花了家里不少钱,舅父这个村支书本来也没有多少工资。

最后实在没办法就作罢了,舅父带表哥去了会宁一中。

虽然表哥不能在静宁一中复读,但暑假的这两个月时间,他都呆在我家,这让我有了和他接近的机会,并学到了很多东西。

我记忆最深刻的是表哥的两个黑色真皮手提箱,里面大部分都是书,还有几件夏天穿的单衣。

表哥平时不喜欢说话,大多数时间都在看书,他最爱看的是长篇小说《红楼梦》等中国古典名著,当时他也在看《说文解字》、《资治通鉴》、《史记》等等。

他时不时会给我讲一些小说里面的人物和故事,这让我逐渐对小说产生了好奇和兴趣,当时电视台正好在播放四大名著电视连续剧。我就决定先看书,然后再看电视连续剧,结果,一看就入了迷。

这是我第一次看长篇小说,没想到《红楼梦》居然会给我带来如此强烈的心灵震撼,里面的每一个人物形象都刻画得饱满圆润,人物心理描写也是入木三分,让我记忆深刻。

我一看就是好几个小时,有时连饭都顾不上吃,母亲她们去下地干活我也不去,一头扎进《红楼梦》里面不出来。

林黛玉的多愁善感让我唏嘘感慨,贾宝玉的怜香惜玉和至情至性让我悲喜交加,丫鬟晴雯的叛逆和倔强让我心生敬佩……

总而言之,曹公把每一个人物都刻画得惟妙惟肖。这是我第一次感觉到小说的无穷魅力,《红楼梦》也是我的启蒙小说。

从此以后,我的心灵之窗打开了。

很多人都说《红楼梦》晦涩难懂,里面的人物太多,人名太多,背景太复杂。这可能和个人的性格有关,有些人喜欢读《水浒传》这种快意恩仇又带点江湖义气的小说,有些人喜欢读《三国演义》这种侠肝义胆又带点历史背景的小说,有些人喜欢读《西游记》这种充满神话色彩的仙佛小说……

后来我发现《红楼梦》对我的性格和价值观都有了深刻的影响,我为人处世的方式以及面对人生百态的心境都异于常人,说不上是好是坏,只能说人各有志吧。

表哥不仅读书很多,还写得一手好字,钢笔字端正大方,毛笔字行云流水、大气磅礴,上大学期间,他曾在夜市摆过卖字撰文的小摊。

我和父母之前去他家过年的时候,见他临摹过伟人的一首《长征》诗,有气吞山河之势,几乎到了以假乱真的地步。我非常喜欢那幅字,临走的时候,表哥意欲赠送给我,只可惜当时舅母给我们装的东西太多,那幅裱好的书法无法带走。

可能是表哥看过的书实在太多,所以这些书对他的性格以及价值观都造成了很大影响。他天生就有悲天悯人的佛心,以及超越常人的慧根。

他来我家的那个暑假,地里的农活很忙,母亲叫了村里一个十三四岁的姑娘来帮忙。

那个姑娘叫引娣,兄弟姐妹五人,父母都是残疾人,家里的生活非常艰难。她的两个兄弟年龄尚小,大姐早已出嫁,二姐和她母亲经常给村里其他人家帮忙干活,报酬是管吃管住,却没有一分钱工钱。

当时,大家的生活都比较艰难,只不过其他人家已经解决了温饱问题,也只是解决了温饱问题而已,而她们家却还要挨饿。有些人家没地方住,晚上干完活吃完饭,就让她们回家去了,第二天继续来干活。

表哥看引娣非常可怜,就私下给她十块钱,让她买点好吃的东西,表哥是偷着给她的,怕母亲知道了念叨。后来,母亲还是知道了。

现在看来,表哥、引娣还有我们所有这些形形色色的芸芸众生,其实都一样,都是可怜可悲之人。

多年以后,表哥又读了研究生,毕业以后去农村当了一名普通教师,去教书育人,去为人师表,去传道授业解惑。

本文连载章节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