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哥初中毕业以后,上了一年半技术学校,学了一些开车和修车的技术,后来又去了新疆,在新疆克拉玛依大沙漠深处的油田工作。
在油田工作,虽然只是临时工,不过收入相对来说还是很可观,他要比其他大多数同龄人都挣得多。
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有优点就有缺陷,对于表哥来说,这个工作最大的缺点就是找对象十分困难。可以想象,地处沙漠深处,不用说女孩子,一年到头恐怕连一只鸟儿都不容易见到。在这种环境下,要想找个对象谈何容易,就算是个人条件再好都不容易找到合适的对象,不用说条件非常一般的普通人了。
姨父在多方打听之下,终于托了一个媒人愿意给表哥说亲。女方是通渭人,距离表哥家很近,表哥家正好处于静宁县和通渭县的边界地带。婚事倒是很顺利,从说亲到结婚,仅用了三个月时间,彩礼也不是很多,都在大家可以接受的范围内,这让姨父姨母都很高兴,表哥自然也是喜形于色。
在表哥结婚之前,姨父逢人就说他未来的儿媳妇很好,个子身材长相各方面都是顶呱呱,人家还是混过大城市的人,见多识广,不像农村那些没见过世面的女孩子。
而最让姨父欣赏的是她的数钱手法和速度,姨父第一次给她一个大红包,她站在姨父家的上房台子上数钱,那速度和手法堪比专业人士,就是和银行柜台的职员相比恐怕也不遑多让。
总的说来,从姨父的言谈举止就可以看出他对这个准儿媳确实相当满意。自从婚事确定后,姨父的心情一下子好了很多,好像年轻了十岁似的。正所谓:“人逢喜事精神爽”,此时的姨父就是这种心情的真实写照。
表哥的结婚照很快就拍好了,放在姨父给表哥收拾出来的新房的柜子上面。新房其实还是旧房,不过把墙面重新粉刷了一遍,玻璃擦干净了一些,挂了几条束花的缎带,买了一个二手衣柜,买了一台二十英寸的彩色电视机。
从结婚照上面看,表哥的准媳妇确实长得很漂亮,不过大多数结婚照都和现实版的真人有较大差距,所以也不能认定这就是现实中本人的样子。有些人拍的结婚照连她老妈都认不出来。
结婚前一天衣柜才拉来,姨父叫了村里一个年轻人帮忙组装,而表哥却窝在床上半天不下来,他好像在手机的什么农场养什么小动物还是在干什么,反正是类似的小游戏,那一段时间特别流行这个。这下把姨父气坏了,气急败坏的姨父都哭了,这时表哥才慢腾腾从床上跳下来开始动手组装。
婚礼在家里举行,那些年,农村人结婚都是在家里举行,一方面是为了热闹,左邻右舍和亲戚朋友都可以来参加,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节俭一些。在家里举办婚礼的话,要邀请村里所有人,还有所有有来往的亲戚朋友,席面上所有的饭菜都是自己做,除了必须要买的一些凉菜之外。
我第一次见表嫂是在婚礼当天。迎亲队伍是早上八点出门的,新娘接回来已经接近十一点了,新娘下车的时候被新郎直接从大门口抱了进来。
这天,表哥穿得喜气洋洋,一身笔挺的黑色西装,还打了一条蓝色领带,梳着油光闪亮的二分头,西装上挂着一条红色的丝绸被面,上面束着一朵大红花。
新娘确实名副其实,她值得姨父的吹捧,也对得起所有人投来的那赞许的目光。她高挑的身材,乌黑的头发,圆圆的脸蛋,活灵活现的大眼睛,妩媚动人的柳叶眉,高鼻梁,小嘴巴,算是典型的美人了。尤其是那双锐利而炯炯有神的眼睛随时都会释放出一种不可置疑的傲慢和冷漠,这一点让人有点看不透她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
这样标致的美人能够嫁给表哥,确实是他天大的福气,大家心里都这么想,有些人嘴上也这么说,表哥笑而不语,表示默认。
可惜好景不长,他们结婚的时候是腊月底,过完年正月十五左右,表哥带着媳妇去县城看灯会,不料媳妇就在这个时候跑了。
从结婚到散伙还不到一个月时间,这让表哥直接抓狂,也让姨父姨母他们感到非常窝火和痛苦。可是事情已然发生,谁也改变不了残酷的现实。
庆幸的是表哥他们还没有领取结婚证,这样事情就会稍微简单一些。
最后姨父只好去找女方娘家人商量这个事该如何善终,一方面人家的女儿不见了,婆家必须得通知娘家,不管人家事先知不知道,都要去给人家知会一声,这是规矩。一方面彩礼也是一笔不小的数目,这还是姨父东拼西凑,求了很多亲戚朋友才借到的,必须得退回来,最起码得退一部分。
姨父带着媒人去了女方家,女方父母的态度还算好,这件事他们算是和平解决了,彩礼基本上全部退了回来。或许是他们事先就知道女儿离家出走这件事,感觉自身理亏;也或许是因为他们压根就是老实巴交的农人,他们没有像有些人一样撒泼打滚胡搅蛮缠地在姨父跟前索要他们的女儿。但是,其他的花费比如三金、酒席、礼品、红包等等这些开销,女方家都不管了,姨父只能同意。
对表哥来说,这次婚礼好像做梦一样,这对表哥造成了沉重的打击。然而生活还得继续,表哥二月份就去了新疆克拉玛依那边挣钱。
那几年姐姐正好在新疆石河子那边打工,她知道这件事的来龙去脉之后,就主动请缨想给表哥介绍一个对象,她已在新疆多年,认识不少单身女性。
夏天的时候,姐姐给表哥介绍了一个四川女子,她叫吴隐晴。表哥很快就来石河子和吴隐晴见了面,两人也算是一拍即合,互相都能看上眼,从此以后他们俩就开始交往起来。事情进行得很顺利,这倒让姐姐和家里人都有点担心,怕又会重蹈之前的覆辙。可是表哥却乐在其中,见他毫不在意,大家也就不管了。
二零零九年秋天,表哥从新疆回来了,回来的时候带着女友吴隐晴,此时的她已经身怀六甲,姨父姨母自然都很高兴。
孩子在年底顺利出生了,虽然表哥和吴隐晴没有正式结婚,可是这丝毫不影响孩子的降生带给全家人的欢喜感。
吴隐晴给表哥生了个儿子,这让全家人都沉浸在无边的兴奋和喜悦之中。儿子胖乎乎的很有福相,长得很像父亲。
表哥打算孩子出生以后再去四川见女方家里人,顺便再商量举办婚礼的事情。然而事情远没有他想的那么简单,首先吴隐晴不同意表哥和她一起去四川老家见她父母,她的理由是她父母已经不在,亲人就只剩下一个姐姐,也早已出嫁了。要回去的话她自己一个人回去一趟就可以,但前提是她临走的时候要带上六万元的现金,权作彩礼。
六万元按理来说并不是很多,可是姨父经历了上次的教训以后,警惕性提高了很多。他感觉事情可能不是那么简单,他同意她回去,但是钱不能带,如果要带钱,就得表哥陪同吴隐晴一起回四川老家。
这个方案被吴隐晴毫不犹豫地拒绝了。这件事就这样不了了之,表哥也没有多想,反正她已经给他生了儿子,并且她也在他身边,不会有太大的问题。再退一万步讲,就算是吴隐晴真的跑了,他也可以接受。毕竟她已经给自己生了一个活泼可爱的儿子,已经为他们家传宗接代,完成了一项重要使命。
吴隐晴和第一个媳妇相比,多少有些不同,吴的个子比之前那个要高一点,也瘦一点。可是面部长相不如人家,吴是单眼皮,并且眼睛很小,皮肤也是黑里透红,可能这是因为她在新疆那边待得时间太久的缘故。不过这些都已经不重要了,第一次娶媳妇的时候,表哥和姨父他们都还对新娘有较高的期许,第二次几乎就没什么要求了,感觉只要是个能过日子的安分守己的女人就行。
然而事情还是出乎人的意料,表哥这个婚姻还是没有步入正轨。
在孩子生下三个月以后,吴隐晴的身体也恢复得差不多了,这时她竟然一走了之。不仅撇下表哥不管,就连她自己的亲生儿子也不顾,她一声不吭直接坐车走了。
当表哥发现的时候,她大概已经到了县城,并且坐车上兰州或者去其他地方了,茫茫人海,表哥无迹可寻,也就不去浪费时间,任她去自由飞翔。
吴隐晴有一张身份证,上面显示的年龄要比表哥大七八岁,据她自己说那个身份证是她姐姐的,不知道她是为了刻意隐瞒自己的年龄还是有其他不为人知的目的。反正她就那样走了,悄无声息地走了,来也匆匆,去也匆匆。
她比表哥第一个媳妇要好一些,她至少留下了痕迹,对这个家庭做出了贡献,这一点不能忘记,有时候甚至还要感谢她。若表哥以后孤独终老,至少还有一个儿子,而这完全是吴隐晴的功劳。
经过两次失败的婚姻以后,表哥心如死灰,开始变得消沉起来,他的心态和价值观也慢慢开始发生一些变化,主要是走下坡路。不能说他对生活彻底失去信心,却也不再抱太大的希望了。
这以后的十年时间,他都是一个人过,再没想过找个女人过日子。他和吴的儿子由母亲带,他也没有再去遥远的新疆,而是留在了甘肃老家,在老家的镇上开了一家机动车维修店,表哥之前学过一些机动车维修技术,在乡村的集市上开一家小店绰绰有余。
事情往往就是这样凑巧,永远都处于矛盾之中,你永远不知道自以为境况好的时候是真好还是假好,而境况差的时候是真差还是假差。正所谓“物极必反,否极泰来。”
就像曹雪芹在《红楼梦》里面写的“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或许这才是人生的真谛。
总之,很多人都对现状不满,感觉自己生活的另一面可能要比现在好很多,所以他们都会拼命去追求那神秘的不可知的充满诱惑的另外一面。而追求的结果和他们有可能要付出的惨重代价,则是另外一回事了,很多人都不会去深度思考这个问题。
一个男人单身的时候,老是想着娶个媳妇成家立业,家里人甚至比本人还要着急。好像结婚就是头等大事,并且是一件天大的好事,只要一结婚就万事大吉,一切都会好起来。
当然,这一点谁也不会否认也不敢否认,因为人生在世,不就是一代一代往下传承吗?而传承的首要条件不就是结婚吗?
可是结婚以后情况可能就会大不一样了,可能会面临很多问题,不说夫妻之间的问题和矛盾,单就婆媳关系恐怕就足以让很多人都焦头烂额。
这个时候很多婆婆才会去深刻反思婚姻的本质,才会去想娶这样的儿媳是不是还不如不娶的好,可是木已成舟,任谁也无力回天。怎么办呢?只能硬着头皮走下去,日子嘛,过一天少一天,还能怎么办呢。
大多数人的观念都一样,那就是一代一代地传承下去,老人死了给子孙腾出地方,而子孙继续重复着父辈祖辈的生活,这是一种约定俗成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二零二一年,表哥在沉寂了十年之后,又奇迹般迎来了他的第三春,不得不说这让很多人都大开眼界。
对于绝大多数普通男性来说,一生能找一个对象都困难重重,像表哥这样一个生在农村而个人条件和家庭条件都极其朴素的男性来说,能前后找到三个对象又结三次婚,这简直超越了一般人的想象。不知这第三次桃花运是他的缘分还是他的劫难。
这次是通过熟人介绍认识的,女方在静宁县城给她上小学的女儿做饭。正好表哥村上有一个女人也在这个房东家给儿子做饭陪读,这个女人是表哥的近亲婶子。
就这样,婶子就和女方认识了,慢慢熟悉之后双方之间互相有了一些了解。女人之间的家长里短永远都说不完,她们很容易混熟。
婶子后来了解到那个女人的名字叫梅梅,是一个单身妈妈。梅梅长得很普通,不漂亮却也不丑,算是中规中矩的相貌。她的丈夫在他和梅梅已经生下两个孩子的情况下,居然又偷偷地养了别的女人,这一切梅梅都浑然不知。
梅梅发现这件事的时候,那个女人已经为丈夫生下了一个孩子,最后梅梅只能选择离婚。两个孩子他们每人一个,老大是儿子,留给了前夫,老二是个女儿,跟了梅梅。
婶子知道这个秘密之后心头一热,她一下子就想到了单身多年的表哥。她就尝试着问梅梅有没有再找一个男人过日子的想法,得知梅梅有这个意愿之后,婶子马上回去找表哥说这件事。
一个没有工作不能挣钱的单亲妈妈独自一人带一个女儿过日子是多么艰难,所以梅梅想再找一个男人过日子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起初表哥和姨母都不以为意,他们都觉得这件事的成功率不太大,因为表哥不是一个人,他还带着一个拖油瓶儿子。
要是一个人还好办一些,带着孩子找女人那就非常困难了,尤其是男孩子更加让人望而却步。女孩子相对来说还好一些,长大以后女孩子总是要嫁人的,不会有太多的家庭矛盾冲突。
男孩子就不一样了,那可是一辈子的事情。所以,很多二婚女人再找男人的时候,不会选择这种带孩子的,特别是带男孩子的,她们基本上都不带考虑。
可是意外还是发生了,梅梅居然答应婶子和表哥先见个面接触接触再看情况。这使表哥的内心激起了阵阵涟漪,同时表哥也有点担心,因为他不善言谈,尤其在女人跟前,总是唯唯诺诺、前言不搭后语。他自己在脑海里演练过好多次他们见面之后应该怎么开口,应该说些什么。
幸好梅梅不是一个沉默寡言的女人,恰恰相反,她是一个特别能说会道的人。她第一次见到表哥丝毫没有拘谨和羞怯之处,反而表现得落落大方,甚至有种反客为主的感觉。这让表哥顿感轻松了不少,他也完全放松了自己。
他们见面之后感觉各方面条件都差不多,对方的样子也都不令人感到讨厌。所以他们就有了联系,很快他们就订了婚。
梅梅比表哥小五岁,尽管她年龄不大,只有三十岁,但看起来她已经是非常成熟稳重的中年妇女了,言谈举止各方面都显得有条不紊,落落大方。
在谈到儿女的问题上,他们有了一点小小的分歧。表哥有一个儿子,梅梅有一个女儿。他们都能接受对方的孩子,也答应以后会像亲生父母那样对待两个孩子。可是谈到教育问题时出现了一点矛盾,表哥的儿子在乡镇小学读书,梅梅的女儿在县城读书。
表哥的意思想让梅梅的女儿转学到乡下来读书,这样两个孩子在一起照顾起来方便一些,最主要的是乡下的开销要比县城小很多。
可是梅梅却不同意这样的安排,她想让表哥的儿子转学到县城去读书,她的理由是县城的教学质量要比乡下好。这一点表哥倒也无法反驳,他最终还是拗不过梅梅,就把儿子转到县城,让梅梅给两个孩子做饭,他依旧在乡下的集市开他的机动车维修店。
表哥这次的婚礼要比第一次豪华很多,他们拍了好看的结婚照,婚礼在县城的酒店举行,还邀请了很多亲戚朋友和村里人去参加。
结婚以后,一切都尘埃落定,日子就这样咸一天淡一天地过下去。一个月以后,梅梅的前婆婆突然给梅梅打来了电话。
原来梅梅的儿子也在县城读书,因为他的继母一心要照顾她自己的孩子,无暇顾及梅梅的儿子,所以孩子只能由他奶奶陪读。可是小学生每天都有很多作业要在家长的监督下完成,不仅要完成,还要家长帮忙批改纠错。
这就很让梅梅的前婆婆为难,因为她大字不识一个,根本无法看孙子的作业。后来她就想到了梅梅,正好她也在县城陪读,所以她就试图联系一下梅梅碰碰运气,看能不能由梅梅来给孙子做饭,看着他读书,男方家每个月按时给孩子把生活费打过来。
梅梅对于这件事不置可否,她前婆婆说的时候她既没有同意却也没有反对,但是在她的内心深处其实已经默许了。
梅梅非常爱自己的孩子,和大多数父母一样,一切都要为孩子考虑,为了孩子可以牺牲一切。
她挂完电话以后就和表哥商量这件事情,表哥一听当然不能同意,所以这件事刚开始并没有顺利解决。可想而知,此时此刻表哥的内心是五味杂陈,换作任何一个人,想必都不会感到好受。可是事已至此,又能怎么办呢?
眼看表哥不同意,梅梅没办法,因为这不是结婚之前他们商量好的协议。但是她又实在放不下儿子,所以就和表哥大闹了一场,这是女人惯用的伎俩,一哭二闹三上吊,这一招虽然有些无赖,却也很管用。
表哥不能因为这件事再和梅梅闹离婚,这会遭人笑话,对他自己来说也得付出惨重的代价。何况男方家会按时打过来生活费,所以他也就勉为其难地同意了,很快梅梅就把儿子接了过来。
现如今社会,绝大多数男性找对象都要比女性困难得多,这在全国是一种普遍现象,更不用说西北偏远地区。很多地方的天价彩礼都令人咋舌,简直高得离谱。有些人结个婚就直接破产了,即便如此,大家还是要砸锅卖铁,东拼西凑,去完成这件神圣而又沉重的事情。
很多人家就算是有钱也找不到合适的对象,因为男女比例严重失调,再加上现在很多女性都不愿意结婚,三十几岁的大龄剩女比比皆是。她们宁愿单身,也不愿意结婚生子,这种现象确实让人无法理解,却也在情理之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判断,也都有自己的活法。
从此以后,表哥从一个人变成了一台机器,日夜不停地运转着,或许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这个家庭可以正常运行。这就是男人的责任,这就是家庭的代价,这就是很多人努力想要追求的生活的另一面。虽然辛苦,但是劳动光荣,劳动使人快乐,劳动可以创造美好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