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悟空无相的头像

悟空无相

网站用户

小说
202503/22
分享
《那山那水那人》连载

第一百二十章 新年将至 (二)

自行车是我儿时的代步工具,那时谁家有辆二八大杠,所吸引来的羡慕之情,赞叹之声,那绝对不亚于现在的宝马、宾利,即便是端铁饭碗儿的,没几个月工资,也买不回来。我妈过日子很细,依靠着从牙缝抠、从鸡屁股里攒,用了近三年的光景,才买了一辆新洋车(自行车),锃明瓦亮的“大链套”,为那年的春节增添了不少的喜气儿。

人们口中的“大链套”的链子密封在一个链套里,链子上的油不会蹭到裤子上,也不易着水生锈和掉,只是链子出问题的时候,得打开链套检修,稍微麻烦一些。

爸妈把这辆车子看得跟宝贝儿似的,碰都不让我碰。我估计名义上是怕磕碰到我,实际上是怕我把洋车磕坏了,心疼。于是,我把关注点放在了我爸的旧车上。

那辆旧车是辆“凤凰”,在当时非常有名,与“永久”“飞鸽”并称三大名车。拥有者的神气劲儿,不亚于现今的奔驰宝马车主。那辆车车架、前叉、链条都是锰钢材质,不但车身轻,载重性还特别好,被爸爸称为“不吃草的小毛驴”。

因为父母的过度在意,我也懒得学骑自行车。直到十三岁那年春节,开始试着学骑车。

“想玩把车推出去练,注意点儿别碰着。”爸爸叮嘱我一声。

望着足有我脑袋高的车座子,我心里暗暗盘算怎么样才能骑上去。最后在黑三儿的指点下掏大梁(也有叫掏大眼儿的):我歪着身子,左脚踩在脚蹬子上,右脚在地上一颠一颠地蹬着地跟着车子跑,等到车子跑起来,也平衡了,迅速把右脚从大梁中间穿过去,蹬着另一个脚蹬子,斜着身子骑了起来。

虽然掏大梁姿势费劲,再加上我的个子不够高,掌握不好平衡,摔倒是常有的事儿,但只要一有机会,我还是会把车推出去练那么一圈儿。

随着自行车摇摇晃晃前行,胆子也越来越大。就在放松警惕的瞬间,车把一歪,一脚踩空,人、车斜着摔了出去,我“咣”地一声躺在了地上,弄得满身泥,一脸土,波勒盖(膝盖)也磕破了。

“刚开始学都这样,掌握不好平衡。根据本人学车经验,首先,学骑车不能胆小,得一不怕苦、二不怕死,怂货学不了。刚开始学肯定得挨摔,这时候就不能怕丢人,从那里跌倒就要从那里爬起来。要有不要脸精神,一旦因经常摔倒而感到丢脸,甚至想放弃,那你一辈子也学不会。再有哇,我告诉你呀,光傻练也不行,得想办法保持平衡。骑车挨摔就是保持不了平衡、失去重心摔的。记住喽,当你骑行时,要把腰和双肩调整好,双手紧握车把,先把一只脚先放在一边的脚踏板上,在慢慢也把另一只脚放到另一边的脚踏板上,慢慢踩动脚踏车,找个斜坡,你不用踩踏板车子都能溜下去,你再把车推上坡,骑着溜下来,这样可以练习怎么能让车子不倒。照我说的练去吧。这么大个子了,还练啥‘掏大眼儿’呀。”也许是为了过骑车的瘾,黑三儿一遍一遍地为我做示范,深秋的季节,竟然累得满头大汗。

在黑三的指点下,经过一段时间的反复练习,我慢慢竟能自如控制车子,终于能跨上大梁骑了,但腿不够长,屁股要左右扭起来,才能勉强够着脚蹬子。。自行车也成为了我的出行好帮手。

这天,我推着洋车刚要出门,就听见院门外传来一阵吆喝声,又是一阵小鼓儿声传来,这是卖杂货的货郎挑儿。

过去的货郎总拿着一个拨浪鼓,一路走,一路吆喝,累了就摇晃拨浪鼓,让它发出清脆地“咚咚”声。

货郎的小推车上的放着糖果、铅笔、梳子、篦子等小百货儿,上边的小架子上挂着线绺,吹得半鼓的气球……在扁笼下边,一左一右挎着两个长条形筐,用来盛放换来的旧鞋、破布、废铜烂铁等废旧物品。

“志头,快让他站一下,咱家换点儿东西。”听到声音,奶奶迈动着缠了足的小脚,疾步走了出来。

“用破衣服、烂被套——换东西嘞——”听到我的招呼,货郎停了下来。传进来的吆喝声,更加高亢响亮了。

我们走出院门的时候,货郎已经被一大帮小脚老太太和顶着茶壶盖儿的小孩子给围住了。车子周围放着人们平时积攒下的破烂儿,正跟货郎讨价还价,换取针线、顶针儿和老花镜等日常必备的小物件儿。

没有大人跟着的孩子们先是把货郎围住,指指点点地议论着自己喜欢的东西,然后偷偷跑回家去,搜罗出大人们积攒的破烂儿。也有的鬼鬼祟祟从炕席底下摸出几分钱,快步跑出去买了糖果,赶紧塞进满是口水的嘴里,然后“嘎嘣嘎嘣”地嚼碎,快速咽下肚去,再心满意足地回家。

货郎的扁笼子里还有一个拇指大小的玻璃瓶,里边装的是糖筋(三河对糖精的称谓)。奶奶经常换上几粒,仔细地用一小块儿白纸包了,然后带回家去,捏出一两粒儿在一碗水里化开,分给我和弟弟喝,那口感可比现在的饮料好多了。

有一次,家里没人。没钱、没破烂的我,就把脚上一双半旧的凉鞋跟货郎换了几十粒糖筋,被发现后除被奖励了一顿‘竹笋炒肉’外,还得到了光半个月脚丫的‘优待’......

本文连载章节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