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杨洪斌的头像

杨洪斌

网站用户

小说
202502/09
分享
《鹿阜遗梦》连载

第六章 孝、悌、忠、信、礼、义、廉、耻

睁开眼睛,双眼不知为何早已湿润。胸口和头在隐隐作痛,冯祖绳擦了擦双眼,抹了抹脸颊上残留的泪水痕迹。窗外天已大白,初春的早晨一片寂静。

躺在床上微闭着双眼,沉浸在梦境之中。也许是太累了一觉就睡到了天亮。可梦中的白鹿,霞光,温馨的小院,年轻的母亲,漫山遍野的呐喊火炬,是什么意思呢?母亲已经离世有二十来年,她在世时慈祥的笑靥在自己脑海里早就忽远忽近,模模糊糊记不清楚了。可昨晚的梦境,却是清晰温暖揪心得让自己恨不得永远不要醒来。

也可能是离家太久,思想家乡了吧!都半年了,家里夫人弟妹也没一封家书寄来。一双儿子是否安好?老父亲身体是否安康?去年底,他把自己一千两养廉银像以往一样一毫不少地寄回家中,不知道他们收到了没有?

冯祖绳父亲是增生出身,赴省参加三次乡试均名落孙山,无奈在老家办了个私塾,做了个教书先生。冯祖绳出生后,父亲欣喜万分,给冯祖绳取表字“述斋”,以表其志,以示其德。希望小祖绳继承父志,勤奋读书,博取功名。

母亲过世后,父亲把一生希望都寄托在冯祖绳身上。那年冯祖绳乡试中举,父亲大宴乡亲,几日未眠,天天喝得是伶仃大醉。后来冯祖绳进京会试,父亲每次均亲自送至县里,嘘寒问暖,舐犊至深。即便冯祖绳进京会试两次未中,父亲也温言劝慰,毫无怨言,甚是开明。

记得那年在恩师蒋嗣璟大人保举下,冯祖绳远离家乡做了教谕。临行时,父亲没有说什么话,只是把他叫进书房,亲自磨好墨,拿出一方白绸,在白绸上工工整整地写下八个字:孝、悌、忠、信、礼、义、廉、耻。

冯祖绳知道父亲写这些字的含义,认真地把这方白绸收起来,一直随身携带,隔三差五都要把这方白绸拿出来看一看,嗅上一嗅。看着白绸上那工工整整的八个字,仿佛看到了书房里对自己谆谆教诲,白发已荫的老父亲。

躺了一会儿,冯祖绳才磨磨蹭蹭起床打开房门,小童抬着热水进来,熟练地把昨晚的凉水抬出门倒掉,换上干净热水。冯祖绳谢过小童,一番洗漱后出了门。马师傅早在客房里一个人喝茶等候着。

“这荒山僻野的,冯先生还习惯?睡得好吗?”马师傅看冯祖绳进门,一边起身迎接,一边询问。

“多谢马老先生!晚辈一觉就睡到天亮,这几天都没睡过这舒心安稳的觉了。”冯祖绳抱拳谢过马师傅,两人依桌坐下来。说话间,冯七来到门口向客房里的两位抱拳做揖,对冯祖绳说道:“老爷,是不是该启程了?”

“你们先准备一下,我跟马老先生再说几句话。”

“是!老爷!”

“马老先生,时间赶人,晚辈这就告辞了。谢谢马老先生慷慨款待,知遇之情冯某来日再报!”冯祖绳站起来,向马师傅抱拳说道。

“既然冯先生执意要走,老夫也不敢多留,老夫有个不情之请。”

“马老先生请说!”

“冯先生满腹诗书,高才大德,先生的到来使小庙蓬荜生辉,光彩四射。老夫敢求先生为小庙留下墨宝,好为日后思念之想。”说完,马师傅朝门口喊了一声,小童早备好笔墨纸砚端了进来。

盛情难却,冯祖绳只有回道:“马老先生言重了。既然马老先生不嫌弃晚辈艺薄,晚辈就献丑了。”

马师傅和小童两个人把桌子朝前挪了一下,铺开纸张,小童研起墨来。

冯祖绳低头思想着,来回踱步走了几圈。小童墨已研开,马师傅在一旁安静等候。思索片刻,冯祖绳来到桌前拿起笔,蘸饱墨后在笔砚上舔了舔,写了开来。

皓首犹能汗漫游,竹山新聚不经秋。

逢人老时眼清静,到处孤踪任去留。

客路苍茫烟树冷,离情依旧夕阳愁。

欲期后会知何日,莫惜音书到路州。

写完一首,冯祖绳还觉不够尽兴,换一张纸又写到:

高山云藏马老家,纵旷水漱野菌沙。

此去春来许多雨,流出川外都是花。

白首风烟三径草,闲时捣鼓一池蛙。

堂中不负天涯客,洗甑燃香夜作茶。

写完,又在落款处写上一行小字:大清咸丰乙卯年,余过竹山,遇马老先生殷勤款待,荣幸之至。离别时诗以记之!述斋。然后从怀里拿出印章,对着印章哈几口气,小心地把印章盖在“述斋”二字下面。盖好印章,又小心地包好收起来。

马师傅站在一旁看冯祖绳写完,和小童小心地拿起纸,看了又看,连声称赞道:“冯先生,好一句:逢人老时眼清静,到处孤踪任去留。好!好!老夫是可以做到,但愿先生也能做到。也愿有朝一日,老夫能再和先生‘洗甑燃香夜作茶’。”

“晚辈着实献丑了,请马老先生珍重。但如先生所言,有朝一日,盼能再和先生‘洗甑燃香夜作茶’。”冯祖绳谦虚地回道。

“冯先生不急,请再稍等片刻。”说完马师傅对着小童耳语一番。小童听完一愣,不情愿地退出客房。不多时,小童复又进来,手里捧着一把缠着黄穗的宝剑。

“冯先生,你我一见如故,此去前路更多艰险。老夫身无长物,唯有这把剑三十年来从没离开老夫半步。所谓:宝剑赠名士,红粉送佳人。这把剑叫‘七星牡丹富贵剑’,赠予先生,请先生笑纳。”略一停顿,马师傅一脸诚挚地说道:“但愿这把剑能留在先生身边,帮先生消灾避险,驱鬼除魔。”说完,从小童手里拿过宝剑,双手捧着,郑重地递给了冯祖绳。

“马老先生,这太贵重了,晚辈何德何能得老先生如此厚爱。”冯祖绳一脸不安地说着。可心下实在喜欢,不自觉伸出双手把宝剑接了过来。

宝剑沉甸甸的,很压手,看着古色古香。剑鞘是楠木做的,深褐色表层打磨得光滑莹润,四块稍微有点破损的铜皮把剑鞘牢牢箍起来,古铜色中隐隐透着欲消未消的点点光芒。在四块铜皮上,正反两面分别雕刻着八朵灿烂盛开的牡丹花,牡丹花蕊里,镶嵌着八颗晶莹碧绿的宝石,正静静地发出荧荧绿光。剑柄是兽骨做的,握在手里不温不凉,不长不短刚巧合适。元宝形剑格雕的也是牡丹花,剑格正反两面各有七颗宝石镶嵌,红绿排列均匀,美观大方。整把剑做工精细,设计精巧,浑然一体。冯祖绳身在官府多年,虽是文人出身,平时心情烦躁时也喜欢舞舞剑锻炼一下身体,对各种各样的宝剑也有一定的研究,凭他第一感觉,这把剑绝非寻常之物,必历经沧桑。

冯祖绳单手握着剑柄轻轻地拔出一截,一道寒气伴着剑刃,隐隐柔绵而出。

“冯先生,您我虽短暂相逢,却一见如故。您此去路南,山长水重,任重而道远。这剑么,轻用其芒,动即有伤,是为凶器;深藏若拙,临机取决,是为利器。请先生记住老夫一句话:心静廉明,无欲则罡。真心付出,必有回报!如先生到了路南后要和圭山夷民撒尼人打交道的话,先生去圭山海邑找戚家夫人。您出示这把剑,戚夫人定会全力帮助先生的。”

冯祖绳听到这里,感觉马师傅说这番话是话里有话,似乎已看破自己身份。他没有回话,只是默默地把这些话记在心里,手里捧着的宝剑,忽然变得越加沉重。

出了客房来到庙门口,冯七和聂家兄弟早在门外官道上牵马等候。马师傅满怀深情地对冯祖绳说道:“祝冯先生此去路南一路平安!万事顺遂!老夫会在这山里小庙,为先生祈福。”

“谢谢马老先生,请马老先生也多多保重。晚辈定不辜负先生教诲。他日定会来探望先生,再和先生秉烛长谈,洗甑燃香夜作茶。”说完,冯祖绳朝马师傅抱拳深深一揖。冯七拉马过来,冯祖绳小心地把宝剑挂在马鞍上,踩着马镫跃上马,一行人挥手告别了马老先生,策马朝东而去。

本文连载章节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