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回后总评:本回与第50回雪天联诗篇,一样机轴两机笔墨。前文以联句起,以灯谜结,以作画为中间横风吹断,此文以填词起,以风筝结,以写字为中间横风吹断,是一样机轴;前文叙联句详,此文叙填词略,是两样笔墨,前文之叙作画略,此文之叙写字详,是两样笔墨。前文叙灯谜,叙猜灯谜,此文叙风筝,叙放风筝,是一样机轴;前文叙七律在联句后,此文叙古歌在填词前,是两样笔墨。前文叙黛玉替宝玉写诗,此文叙宝玉替探春续词,是一样机轴,前文赋诗后有一首诗,此文填词前有一首词,是两样笔墨。噫!参伍之变,错综其数,此固难为粗心者道也)
【话说贾琏自在梨香院伴宿七日夜,天天僧道不断做佛事。贾母唤了他去,吩咐不许送往家庙中。贾琏无法,只得又和时觉说了,就在尤三姐之上点了一个穴,破土埋葬。那日送殡,只不过族中人与王信夫妇、尤氏婆媳而已。凤姐一应不管,只凭他自去办理。】(关于尤二姐的葬礼就这简单的一段话,但信息还是比较丰富的。首先,贾琏伴宿七日夜,僧道不断做佛事,够虔诚的了,这为贾琏增加了不少正面色彩;其次,贾母听信了凤姐的谗言,为贾母的精明形象减了不少分;第三,即便不送家庙,贾琏也没有草率行事,而是和风水先生时觉说了,看过阴宅之后才破土埋葬,而不是烧了,或乱葬了,这点显示出他战胜了凤姐;第四,族中人去了,说明阵势不会太小,王信夫妇去了,肯定是凤姐的授意,既代表了她自己,又能监视现场,掌握详细信息;第五,凤姐虽然不管,但凭他自去办理,说明她没有阻止这件事,贾琏还是能当家的)
因又年近岁逼,诸务【猬集】(像刺猬的硬刺那样多,比喻事情多且集中)不算外,又有林之孝开了一个人名单子来,【共有八个二十五岁的单身小厮,应该娶妻成房,等里面有该放的丫头们好求指配】(小厮25岁了才求配,主子十几岁就婚娶了,等级差别)。凤姐看了,先来问贾母和王夫人。大家商议,虽有几个应该发配的,奈各人皆有原故:第一个鸳鸯发誓不去。自那日之后,一向未和宝玉说话,也不盛妆浓饰。众人见她志坚,也不好相强。第二个琥珀,现有病,这次不能了。【彩云因近日和贾环分崩了,也染了无医之症】(与贾环相好的两个人,彩云和他分崩了,又染了重病,彩霞被迫嫁给了旺儿的儿子,表现了贾环是个无情无义的人,也预示着他一生都不会有真正的朋友)。只有凤姐儿和李纨房中粗使的几个大丫头配出去了。【其余年纪未足,令他们外头自娶去了。】(这一段把贾府里男女成婚的事交代了一下。尽管很简单,但也让“家生子”这些现象有了因由)
原来这一向因凤姐病了,李纨、探春料理家务,不得闲暇,接着过年过节,出来许多杂事,竟将诗社搁起。如今仲春天气,虽得了工夫,争奈宝玉因冷遁了柳湘莲,剑刎了尤小妹,金逝了尤二姐,气病了柳五儿,连连接接,闲愁胡恨,一重不了一重添。弄得情色若痴,语言常乱,似染【怔忡】(zhēng chōng 身体虚弱,心跳过快引起的身体不适反应)之疾。慌的袭人等又不敢回贾母,只百般逗他玩笑。
【这日清晨方醒,只听外间房内咭咭呱呱,笑声不断。袭人因笑说:“你快出去解救,晴雯和麝月两个人按住温都里那膈肢呢。”宝玉听了,忙披上灰鼠袄子,出来一瞧,只见她三人被褥尚未叠起,大衣也未穿。那晴雯只穿葱绿院绸小袄,红小衣,红睡鞋,披着头发,骑在雄奴身上。麝月是红绫抹胸,披着一身旧衣,在那里抓雄奴的肋肢。雄奴却仰在炕上,穿著撒花紧身儿,红裤绿袜,两脚乱蹬,笑的喘不过气来。宝玉忙上前笑说:“两个大的欺负一个小的,等我助力。”说着,也上床来膈肢晴雯。晴雯触痒,笑的忙丢下雄奴,和宝玉对抓,雄奴趁势又将晴雯按倒,向她肋下抓动】(这时玩得何等欢快,不久就要遭殃。这是为晴雯、芳官被撵预先铺垫吧。“这日”二字,让时间向前延伸到第二年三月,过年、过节都一字不提了)。袭人笑说:“仔细冻着了。”看他四人裹在一处倒好笑。
忽有李纨打发碧月来说:“昨儿晚上,奶奶在这里把块手帕子忘了去,不知可在这里?”小燕说:“有,有,有,我在地下拾了起来,不知是那一位的,才洗了出来,晾着还未干呢。”【碧月见他四人乱滚,因笑道:“倒是这里热闹,大清早起就咭咭呱呱的玩到一处。”】(碧月撞见他们嬉笑,等于李纨也见着了,等于大观园的人都见着了。这本来是小孩子间的正常游戏,但王夫人知道后不会太高兴)宝玉笑道:“你们那里人也不少,怎么不玩?”碧月道:“我们奶奶不玩,把两个姨娘和琴姑娘也屏住了。如今琴姑娘又跟了老太太前头去,更寂寞了。两个姨娘今年过了,到明年冬天,都去了,又更寂寞呢。【你瞧,宝姑娘那里,出去了一个香菱,就冷清了多少,把个云姑娘落了单。”】(薛蟠回来了,香菱就该回去了,细节照顾的真周到。湘云还没有走,看看下文如何交代)
正说着,只见湘云又打发了翠缕来说:“请二爷快出去瞧好诗。”宝玉听了,忙问:“那里的好诗?”翠缕笑道:“姑娘们都在沁芳亭上,你去了便知。”宝玉听了,忙梳洗了出来,果见黛玉、宝钗、湘云、宝琴、探春都在那里,手里拿着一篇诗看。见他来时,都笑说:“这会子还不起来,【咱们的诗社散了一年】(前年八月起的海棠社、菊花社,十月有个咏梅联诗,去年一年探春、李纨、宝钗管家,都没开诗社),也没有人作兴。如今正是和春时节,万物更新,正该鼓舞另立起来才好。”湘云笑道:“一起诗社时是秋天,就不应发达。如今恰好万物逢春,皆主生盛。况这首桃花诗又好,【就把海棠社改作桃花社。”】(庚辰双行夹批:上次是后有名,此次是先有名)宝玉听着,点头说:“很好。”且忙着要诗看。众人都又说:“咱们此时就访稻香老农去,大家议定好起社。”说着,一齐起来,都往稻香村来。宝玉一壁走,一壁看那纸上写着【《桃花行》】(以深沉的感情,形象的语言,表达了林黛玉内心的忧伤、痛苦。通过以灿烂鲜艳的桃花与寂寞孤单的人的反复的多方面的对比、烘托,塑造了一个满怀忧虑、怨恨而又无力自拔的贵族少女的自我形象。林黛玉以花自喻,抒发了内心深底的无限感慨。诗中表现了黛玉的苦闷,一是由于她过着令人窒息的生活,感到了未来的不幸,发出了哀音;另一方面,是她思想矛盾的反映,她要冲破束缚,又没有力量撕破罗网,因而产生了一种无可奈何的苦闷和忧郁,让人给予她无限的同情)一篇,曰:
【桃花帘外东风软,桃花帘内晨妆懒。帘外桃花帘内人,人与桃花隔不远。东风有意揭帘栊,花欲窥人帘不卷。】(帘外春风和煦,桃花盛开;帘内人却没有任何情绪。一帘之隔,花与人形成强烈对比。风要揭开帘栊让人也感受一下外面美好气息,却被一种势力——封建势力——阻挡,帘无法卷起)【桃花帘外开仍旧,帘中人比桃花瘦。花解怜人花也愁,隔帘消息风吹透。】(美好的桃花仍在开放,寂寞的人却无比清瘦,花若理解人它也会忧愁的,你看,风都把帘内人的心情带给了桃花)【风透湘帘花满庭,庭前春色倍伤情。闲苔院落门空掩,斜日栏杆人自凭。】(这是眼前景物:庭前桃花艳丽,人却倍感伤情,眼中见到的不是美好的桃花,倒是那阴暗的青苔,没有丝毫情趣,只好在斜阳下倚靠栏杆)【凭栏人向东风泣,茜裙偷傍桃花立。桃花桃叶乱纷纷,花绽新红叶凝碧。雾裹烟封一万株,烘楼照壁红模糊。天机烧破鸳鸯锦,春酣欲醒移珊枕。】(人的情绪波动:人在伤心,但还是向往这美好事物,穿着裙子偷偷靠着桃树站立,看那生机勃勃的桃花、桃叶,欣赏那新红、浅绿。春意太浓,那些桃花一起盛开,就像轻烟浓雾一样,把楼台也映衬得模糊起来——其实也是人泪眼中看到的景象,又像织女织就的锦缎展开在人家,春梦正酣非得移开枕头才能醒来。这在极写春的美好)【侍女金盆进水来,香泉影蘸胭脂冷。胭脂鲜艳何相类?花之颜色人之泪。若将人泪比桃花,泪自长流花自媚。泪眼观花泪易干,泪干春尽花憔悴。】(从洗脸水中看到了残存的胭脂,与花相似,又想到花的颜色与泪水也相似——那是血泪,至此,作者就把自己的命运与桃花的命运结合在一起了,达到了花人交融的境界。花在眼前尽管还是明媚媚人的,但到春尽之时,泪流干了,花也就憔悴了。这是由盛而衰的转换。后一句也是谶语,黛玉泪干——第一个死去,百花也将凋零,贾府也就没落了)【憔悴花遮憔悴人,花飞人倦易黄昏。一声杜宇春归尽,寂寞帘栊空月痕!】(黄昏无情,结局必然就是“花飞人倦”。杜宇悲鸣,春已归尽,花也谢去,人去楼空,帘栊寂寞,空余月痕,这是极度悲悯的结局)【宝玉看了并不称赞,却滚下泪来】(言为心声,宝玉能读懂黛玉的心,别人难道看不出来吗)。便知出自黛玉,因此落下泪,又怕众人看见,又忙自己擦了。因问:“你们怎么得来?”宝琴笑道:“你猜是谁做的?”宝玉笑道:“自然是潇湘子稿。”宝琴笑道:“现是我作的呢。”宝玉笑道:“我不信。这声调口气,迥乎不像蘅芜之体,所以不信。”宝钗笑道:“所以你不通。难道杜工部首首都作‘丛菊两开他日泪’之句不成?一般的也有‘红绽雨肥梅’‘水荇牵风翠带长’之媚语。”宝玉笑道:“固然如此说。但我知道姐姐断不许妹妹有此伤悼语句,妹妹虽有此才,是断不肯作的。【比不得林妹妹曾经离丧,作此哀音。”】(宝玉说黛玉曾经离丧,这是托词,其实是指她一向生活在压抑的环境里,自由恋爱不能舒展——他自己也有这样的感受,所以才有此词句)众人听说,都笑了。已至稻香村中,将诗与李纨看了,自不必说,称赏不已。
说起诗社,大家议定:“明日乃三月初二日,就起社,便改‘海棠社’为‘桃花社’,林黛玉就为社主。明日饭后,齐集潇湘馆。因又大家拟题。黛玉便说:“大家就要桃花诗一百韵。”宝钗道:“使不得。从来桃花诗最多,纵作了必落套,比不得你这一首古风。须得再拟。”正说着,人回:【“舅太太来了。请姑娘们出去请安。”因此大家都往前头来见王子腾的夫人,陪着说话】(王子腾的夫人在京城,王子腾不是升了九省都检点吗,她怎么没有跟去?下文点明,她是专门回来嫁女的,而宝琴却是离开家到京城嫁给梅家,人家还不打招呼出走了)。吃饭毕,又陪入园中来各处游玩一遍。至晚饭后掌灯方去。
次日乃是探春的寿日,元春早打发了两个小太监送了几件玩器。合家皆有寿仪,自不必说。饭后,【探春换了礼服各处行礼】(小孩子家过生日的礼节,上次宝玉也是如此)。黛玉笑向众人道:“我这一社开得又不巧了,偏忘了这两日是她的生日。虽不摆酒唱戏的,少不得都要陪她在老太太、太太跟前玩笑一日,如何能得闲空儿。”因此改至初五。
这日众姊妹皆在房中侍早膳毕,便有贾政书信到了。宝玉请安,将请贾母的安禀拆开,念与贾母听,上面不过是请安的话,说六月中准进京等语。其余家信事务之帖,自有贾琏和王夫人开读。众人听说六七月回京,都喜之不尽。【偏生近日王子腾之女许与保宁侯之子为妻,择日于五月初十日过门,凤姐儿又忙着张罗,常三五日不在家。这日王子腾的夫人又来接凤姐儿,一并请众甥男甥女闲乐一日。贾母和王夫人命宝玉、探春、黛玉、宝钗四人同凤姐去。众人不敢违拗,只得回房去另妆饰了起来。五人作辞,去了一日,掌灯方回。】(不敢违拗,说明他们对王子腾家是不太感冒的,主要是王子胜大小事都要请客,宝玉早就烦了)
宝玉进入怡红院,歇了半刻,袭人便乘机见景劝他收一收心,闲时把书理一理预备着。宝玉屈指算一算,说:“还早呢。”袭人道:“书是第一件,字是第二件。到那时,你纵有了书,你的字写的在那里呢?”宝玉笑道:“我时常也有写下的好些,难道都没收着?”袭人道:“何曾没收着。你昨儿不在家,我就拿出来,【共总数了一数,才有五六十篇】(用事实证明宝玉贪玩,丰富了表现手法)。【这三四年的工夫,难道只有这几张字不成?】(贾政点学差是红楼12年8月的事,现在是红楼14年3月,的确跨了三个年头)依我说,从明日起,把别的心全收了起来,天天快临几张字补上。虽不能按日都有,也要大概看得过去。”宝玉听了,忙得自己又亲检了一遍,实在搪塞不去,便说:“明日为始,一天写一百字才好。”说话时,大家安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