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牛保山的头像

牛保山

网站用户

其他
202503/20
分享
《牛保山批注《红楼梦》》连载

第七十章 (续)林黛玉重建桃花社 史湘云偶填柳絮词

至次日起来,梳洗了,便在窗下研墨,恭楷临帖。贾母因不见他,只当病了,忙使人来问。宝玉方去请安,便说:“写字之故,先将早起清晨的工夫尽了出来,再作别的,因此出来迟了。”【贾母听了,便十分欢喜,就吩咐他:“以后只管写字念书,不用出来也使得。你去回你太太知道。”】(宝玉今年15岁,贾母已经把他的学习放在重要位置,符合常情)宝玉听说,便往王夫人房中来说明。王夫人便说:“临阵磨枪也中用?有这会子着急,天天写写念念,有多少完不了的!这一赶,又赶出病来才罢。”宝玉回说不妨事。这里贾母也说怕急出病来。探春、宝钗等都笑说:“【老太太不用急。书虽替他不得,字却替得的】(探春、宝钗都是机灵人,会揣摩贾母的心思,让她高兴)。我们每人每日临一篇给他,搪塞过这一步就完了。一则老爷到家不生气,二则他也急不出病来。”贾母听说,喜之不尽。

原来林黛玉闻得贾政回家,必问宝玉的功课,宝玉肯分心,恐临期吃了亏。【因此自己只装作不耐烦,把诗社便不起,也不以外事去勾引他】(黛玉的方法才是可取的,让宝玉集中精力搞学习)。探春、宝钗二人每日也临一篇楷书字与宝玉,宝玉自己每日也加工,或写二百三百不拘。至三月下旬,便将字又集凑出许多来。这日正算,再得五十篇也就混得过去了。谁知紫鹃走来,送了一卷东西与宝玉,拆开看时,却是一色老油竹纸上临的钟、王蝇头小楷,字迹且与自己十分相似。喜得宝玉向紫鹃作了一个揖,又亲自来道谢。接着湘云、宝琴二人亦皆临了几篇相送。凑成虽不足功课,亦足搪塞了。宝玉放了心,于是将所应读之书,又温理过几遍。正是天天用功,可巧近海一带海啸,又遭踏了几处生民。地方官题本奏闻,奉旨就着贾政顺路查看赈济回来。【如此算去,至冬底方回】(第71回显示贾政是在七月左右回来的,曹公不是故意为之,好隐射贾政没搞好赈济灾民这项工作,就是在时间安排上出了疏漏)。宝玉听了,便把书字又搁过一边,仍是照旧游荡。

时值暮春之际,史湘云无聊,因见柳花飘舞,便偶成一小令,调寄《如梦令》,其词曰:

【岂是绣绒残吐,卷起半帘香雾,纤手自拈来,空使鹃啼燕妒。且住,且住!莫使春光别去。】(这首词从头至尾,抒写的都是史湘云的急切的惜春之情,词中从拈春一转而为惜春、留春,而且情绪上是那样地无可奈何,这也预示着她的所谓美满婚姻也是好景不长的,接着就陷入悲苦的境地)

自己作了,心中得意,便用一条纸儿写好,与宝钗看了,又来找黛玉。黛玉看毕,笑道:“好!也新鲜有趣。我却不能。”湘云笑道:“咱们这几社总没有填词。你明日何不起社填词,改个样儿,岂不新鲜些?”黛玉听了,偶然兴动,便说:“这话说得极是。我如今便请他们去。”说着,【一面吩咐预备了几色果点之类,一面就打发人分头去请众人】(凡起社都要准备吃的,黛玉这是最简单的)。这里她二人便拟了“柳絮”之题,又限出几个调来,写了,绾在壁上。

众人来看时:“以柳絮为题,限各色小调。”又都看了史湘云的,称赏了一回。宝玉笑道:“这词上我倒平常,少不得也要胡诌起来。”【于是大家拈阄,宝钗便拈得了《临江仙》,宝琴拈得《西江月》,探春拈得了《南柯子》,黛玉拈得了《唐多令》,宝玉拈得了《蝶恋花》。紫鹃炷了一支梦甜香,大家思索起来。一时黛玉有了,写完。接着宝琴、宝钗都有了。她三人写完,互相看时,宝钗便笑道:“我先瞧完了你们的,再看我的。”探春笑道:“嗳呀,今儿这香怎么这样快,已剩了三分了!我才有了半首。”因又问宝玉可有了。宝玉虽作了些,只是自己嫌不好,又都抹了要另作,回头看香,已将烬了】(写诗填词的现场有的从容,有的焦躁,互相品评的热闹场面描写得鲜明生动)。【李纨等笑道:“这算输了。蕉丫头的半首且写出来。”】(没写完的倒先呈现,想不到的安排)探春听说,忙写了出来。众人看时,上面却只半首《南柯子》,写道是:

【空挂纤纤缕,徒垂络络丝,也难绾系也难羁,一任东西南北各分离。】(此阙隐射贾府衰败无法挽回,众人必将分离。词牌《南柯子》也有寓意,富贵繁华不过就是像南柯一梦罢了。也是探春自己命运的预示,无论对家人如何牵挂,都将挽留不住,远嫁他乡,各自分离)

李纨笑道:“这却也好作,何不续上?”宝玉见香没了,情愿认输,不肯勉强塞责,将笔搁下,来瞧这半首。见没完时,反倒动了兴,开了机,乃提笔续道是:

【落去君休惜,飞来我自知。莺愁蝶倦晚芳时,纵是明春再见――隔年期!】(宝玉开了机,是对他与黛玉命运的了悟。黛玉逝去惜不得,黛玉魂来我自知,等到了红颜老死之时要想再相见只能在来生。作者安排宝玉自己的任务没完成,就是想把探春的分离与宝黛的分离合二为一,避免重复啰嗦)

众人笑道:“正经你分内的又不能,这却偏有了。纵然好,也不算得。”说着,看黛玉的《唐多令》:

【粉堕百花州,香残燕子楼】(以“粉”、“香”暗指自己人格品质的洁白与芬芳,而以“堕”、“残”隐喻自己任凭命运簸弄的不幸)。【一团团逐对成球】(既是写眼前柳絮粘连飘飞的实景,又语带双关,暗示出自己渴求和珍视的爱情)。【飘泊亦如人命薄,空缱绻,说风流!】(表面上象是说柳絮命薄,随风飘流,实际上却是自叹命薄,担心情好虽难分,心事总成空)【草木也知愁,韶华竟白头!叹今生谁拾谁收】(柳絮是白色的,像人一样,漫无边际的乱飞乱滚,有谁会收拾它呢,关心它呢)?【嫁与东风春不管,凭尔去,忍淹留。】(柳絮被春风携带走了——相当于嫁与东风,春天却又不管它,任它四处漂泊,就像黛玉被宝玉携带着陷入了爱情的泥潭,将来当真正定终身的时候宝玉恐怕无力掌握命运啊,只能任黛玉在漂泊中消逝)

众人看了,俱点头感叹,说:“太作悲了,好是固然好的。”因又看宝琴的是《西江月》:

【汉苑零星有限,隋堤点缀无穷。三春事业付东风,明月梅花一梦。】(不管是零星的柳絮,还是无穷多的柳絮,都会在春风的吹送下把最美好的春景带走,落得个冬天里的一个梦境。暗示一些大家族已到了风飘残絮、落红遍地的没落境地了)

【几处落红庭院?谁家香雪帘栊?江南江北一般同,偏是离人恨重!】(几处、谁家,犹言处处、家家——互文,到处花落、柳絮飞——衰落的何止一家?这种景象江南江北都一样,偏偏旅客们看到,离愁别恨更加深重了!宝琴江南江北走的地方多,她不管见到什么都会有这样的情绪)

众人都笑说:“到底是她的声调壮。‘几处’‘谁家’两句最妙。”宝钗笑道:“终不免过于丧败。我想,柳絮原是一件轻薄无根无绊的东西,然依我的主意,偏要把它说好了,才不落套。所以我诌了一首来,未必合你们的意思。”众人笑道:“不要太谦。我们且赏鉴,自然是好的。”因看这一首《临江仙》道是:

【白玉堂前春解舞,东风卷得均匀。】(柳絮常在白玉堂前表演春之舞,东风把她们吹送到位,分布均匀)

湘云先笑道:“好一个‘东风卷得均匀’!这一句就出人之上了。”又看底下道:

【蜂团蝶阵乱纷纷。几曾随逝水?岂必委芳尘?】(春将归去,蜜蜂围成团,蝴蝶排成阵,一派紧张乱纷纷。柳絮却坦然:“我们何时曾随着流水逝去?我们难道一定要抛在泥土化作香尘?”)【万缕千丝终不改,任他随聚随分】(千丝万缕情意深,柳絮本性终不改,任凭在东风的帮助下,随时相聚或分离。联系宝钗的命运,她要嫁给宝玉,终不改此主意,不管宝玉是出家还是入世)。【韶华休笑本无根,好风频借力,送我上青云!】(“春光啊,请不要嘲笑我们原来没有根基,凭借好风的强劲力量,送我们直上高高的青云!”这首词表面上写的是柳絮的姿容和心理,实际上巧妙地借柳絮之口委婉地道出薛宝钗青云平步的志向)

众人拍案叫绝,都说:“果然翻得好气力,自然是这首为尊。缠绵悲戚,让潇湘妃子,情致妩媚,却是枕霞,小薛与蕉客今日落第,要受罚的。”宝琴笑道:“我们自然受罚,但不知交白卷子的,又怎么罚?”李纨道:“不要忙,这定要重重罚他。下次为例。”

【一语未了,只听窗外竹子上一声响,恰似帘屉子倒了一般,众人吓了一跳】(一句话将上文刹住,横云断岭法)。丫鬟们出去瞧时,帘外丫鬟嚷道:“一个大蝴蝶风筝,挂在竹梢上了。”众丫鬟笑道:“好一个齐整风筝!不知是谁家放断了绳。拿下它来。”宝玉等听了,也都出来看时,【宝玉笑道:“我认得这风筝。这是大老爷那院里娇红姑娘放的】(透露出宝玉与贾赦那边的女孩儿也有往来),拿下来给她送过去罢。”紫鹃笑道:“难道天下没有一样的风筝,单她有这个不成?我不管,我且拿起来。”探春道:“紫鹃也学小气了。你们一般的也有,这会子拾人走了的,也不怕忌讳!”黛玉笑道:“可是呢,知道是谁放晦气的,快丢出去罢!把咱们的拿出来,咱们也放晦气。”【紫鹃听了,赶着命小丫头们将这风筝送出与园门上值日的婆子去,倘有人来找,好还他们去的。】(紫鹃先要拣这个风筝,后让小丫头把风筝送给原主,总之是舍不得这个好东西,特别符合丫鬟身份)

这里小丫头们听见放风筝,巴不得一声儿七手八脚,都忙着拿出一个美人风筝来。也有搬高凳去的,也有捆剪子股的,也有拨【籰】(yuè,籰子,绕丝、纱、线等的工具)的。宝钗等都立在院门前,命丫头们在院外敞地下放去。宝琴笑道:“你这个不大好看,不如三姐姐的那一个软翅子大凤凰好。”宝钗笑道:“果然。”因回头向翠墨笑道:“你去把你们的拿来也放放。”翠墨笑嘻嘻的果然也取去了。宝玉又兴头起来,也打发个小丫头子家去,说:【“把昨儿赖大娘送我的那个大鱼取来。”】(赖嬷嬷连风筝都送,在巴结人的路途上该费了多少心思啊)小丫头子去了半天,空手回来,笑道:【“晴姑娘昨儿放走了。”】(也只有晴雯敢这样做,典型的晴雯性格)宝玉道:“我还没放一遭儿呢。”探春笑道:“横竖是给你放晦气罢了。”宝玉道:“也罢。再把那个大螃蟹拿来罢。”丫头去了,同了几个人扛了一个美人并籰子来,说道:“【袭姑娘说,昨儿把螃蟹给了三爷了】(袭人对赵姨娘还是尊敬的,因为有探春在里面,又因为她自己也侍妾,没有理由嘲笑别人,所以就送给贾环一个风筝)。【这一个是林大娘才送来的】(有头脸的管家婆子头脸从何而来,就是从这巴结上司的过程中攒下的),放这一个罢。”宝玉细看了一回,只见这美人做的十分精致。心中欢喜,便命叫放起来。

此时探春的也取了来,翠墨带着几个小丫头子们在那边山坡上已放了起来。宝琴也命人将自己的一个大红蝙蝠也取来。宝钗也高兴,也取了一个来,却是一连七个大雁的,都放起来。独有宝玉的美人放不起来。宝玉说丫头们不会放,自己放了半天,只起房高,便落下来了。急得宝玉头上出汗,众人又笑。【宝玉恨得掷在地下,指着风筝道:“若不是个美人,我一顿脚,跺个稀烂!”】(极像宝玉的的语言,有特点)黛玉笑道:“那是顶线不好,拿出去另使人打了顶线,就好了。”宝玉一面使人拿去打顶线,一面又取一个来放。大家都仰面看天上,这几个风筝都起在半空中去了。

一时,丫鬟们又拿了许多各式各样的【“送饭的”】(放风筝的一种附加物。风筝升空后,将附加物挂在线上,随风鼓起,沿线而上。有的附有爆竹,有的附有彩饰)来,玩了一回。紫鹃笑道:“这一回的劲大,姑娘来放罢。”黛玉听说,用手帕垫着手,顿了一顿,果然风紧力大,接过籰子来,随着风筝的势将籰子一松,只听一阵“豁刺刺”响,登时籰子线尽。黛玉因让众人来放。众人都笑道:“各人都有,你先请罢。”【黛玉笑道:“这一放,虽有趣,只是不忍。”】(从本质上看,黛玉、紫鹃在节俭方面是一致的,怪不得她们的关系那么好)李纨道:“放风筝图的是这一乐,所以又说放晦气,你更该多放些,把你这病根儿都带了去就好了。”紫鹃笑道:“我们姑娘越发小气了。哪一年不放几个子?今忽然又心疼了。姑娘不放,等我放。”说着,向雪雁手中接过一把【西洋小银剪子来】(剪子都是银的、进口的,处处都是富贵豪华的气魄),齐籰子根下寸丝不留,“咯登”一声铰断,笑道:“这一去把病根儿可都带了去了!”那风筝飘飘飖飖,只管往后退了去,一时只有鸡蛋大小,展眼只剩了一点黑星儿,再展眼便不见了。众人皆仰面【睃眼】(suō斜着眼睛看,多见于早期白话)说:“有趣,有趣。”【宝玉道:“可惜不知落在那里去了。若落在有人烟处,被小孩子得了还好,若落在荒郊野外,无人烟处,我替它寂寞。想起来,把我这个放去,教它两个作伴儿罢。”】(宝黛一刻也不愿意分离,连风筝都不想让它孤单。可惜社会不允许)于是也用剪子剪断,照先放了去。

探春正要剪自己的凤凰,见天上也有一个凤凰,因道:“这也不知是谁家的?”众人皆笑说:“且别剪你的,看他倒像要来绞的样儿。”说着,只见那凤凰渐逼近来,遂与这凤凰绞在一处。众人方要往下收线,那一家也要收线,正不开交,又见一个门扇大的玲珑“喜”字儿带响鞭,在半天如钟鸣一般,也逼近来。众人笑道:“这一个也来绞了。且别收,让它三个绞在一处,倒有趣呢!”说着,那“喜”字果然与这两个凤凰绞在一处。三下齐收乱顿,谁知线都断了,那三个风筝,飘飘飖飖都去了。众人拍手,哄然一笑,说:“倒有趣,可不知那‘喜’是谁家的,忒促狭了些!”黛玉说:“我的风筝也放去了,我也乏了,我也要歇息去了。”宝钗说:“且等我们放了去,大家好散。”说着,看她姊妹都放去了,大家方散。黛玉回房,歪着养乏。【要知端的,下回便见。】(由此往上1700余字描写的是放风筝的场面,读过之后感觉自己也在现场。并且还领略到了“成功人士”的成功秘诀。赖嬷嬷、林之孝家的争先恐后给宝玉送风筝,可以想象,一年之中她们该为宝玉操了多少心哪?正因如此,她们才手握大权,成为体面的、能管事的、可吃底下人贿赂的实权人物。贾环没人给他送风筝,从袭人把宝玉的风筝转送给他可以推知。为啥,因为巴结他没有好处,就像为农民兄弟着想落不到好处一样,成功人士是不屑于此的。放风筝的具体过程是这样写的:有取风筝的,有放风筝的,有评论的。有特写镜头:宝玉放不起来,恨不得一脚踏了它;黛玉的放飞了,宝玉也放飞自己的风筝与她作伴;探春的凤凰与别人的搅缠一起,争斗一会儿……这些场面读过之后久久停留在脑子里,挥之不去)

本文连载章节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