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运河阳光的头像

运河阳光

网站用户

小说
202412/13
分享
《京东往事(第二部)》连载

第一百一十一章 规矩,是人定的

那之后,谁家操办红白喜事请谢天祥去操办酒席,他几乎没有拒绝过。那时,谢天祥的厨艺在新屯村是数第二的,数第一的是谢天祥的师父——他的舅舅,那人在1950年代就去世了,那继承了师父衣钵的谢天祥,实际上在那之后,在厨艺上便是这个村的佼佼者,否则他也不会被部队医院招聘为厨师。

谢天祥掌勺操办的酒席,常常是所剩无几,既不会不够吃,又不会剩下很多,而算计不到,剩了很多的情况也不是少数,到后来超桌的时候,剩菜常常被帮厨的人给统统收拾到一只或几只大盆中,那即是京东人所谓的“折罗菜”,别说的东家,任谁看着里面的肉菜都心疼的不得了,那些曾经上过席面的鸡鸭鱼肉,看着能让人心疼。那谢天祥作为厨师,总是站在东家的角度想问题,要让来客们吃饱吃好,但又尽可能不给东家浪费,这些在谢天祥拉菜单子做厨师的红白喜宴上,还真就没有出现过,那作为厨师的谢天祥的口碑,在这个村子里快速提升。事后,东家常常要拿两瓶酒、一只点心匣子来谢承掌勺师傅,谢天祥会欣然手下;后来,有人十块二十块地给他塞钱,谢天祥则坚辞不收,“心意领了,钱不能收!”

这是作为厨师的谢天祥给自己的立的规矩,这个规矩直到1980年代中期,谢天祥一辈人,因为年龄关系已经应承不了酒席宴的活儿,便顺势退了下来,而明礼一辈则继承了谢天祥一辈的衣钵。那时,别的村的红白喜事,掌勺师傅早已经不只是收谢礼,而是公开收受酬金,更有明码标价者,那明礼和本村的同行刘师傅一合计,最终联手才将这个规矩给打破,那谢天祥听说了、瞧见了,说了明礼两句,明礼说别的村早就开始收“钱”了,我们也得跟上时代,不能坏了“规矩”不是!况且,这都什么年代了,木匠、瓦匠能收工钱大师傅(厨师)怎么就不能收工钱?付出了劳动和汗水,得到相应的报酬,不光不犯法,并且是合乎情理的。

老儿子的明礼的这番言词,让谢天祥心中一凛,他默然良久后道,“都一个村住着,老街旧坊的,谁家还没有个马高蹬短需要帮忙的时候?”之后便不再言声儿。

谢天祥了解自己的老儿子,他何止一次地劝说过明礼,接受人家适当的谢礼,那是可以的;收人家钱财,那还是帮忙吗?那你不成了人家的“雇工”?即使法律没有禁止,但咱良心上能过得去?人,总得讲点儿“情分”吧!

自打谢天祥该自己的新房那天起,谢天祥便心存感激。几乎整个村的人都过来帮忙,尤其是“抽大起儿”那一天,每每想到那一天,谢天祥都会濡湿了眼睛,五六级的西北风仿佛在故意难为他,但陆续来到建房现场的村里人,让他感到了从来没有过的温暖,看着人们有条不紊地忙活着,他生平第一次流下了感激的泪水,情义深重哪!谢天祥心里默然念叨着,后来他心中暗下决心,这份情他得还!后来明礼接了他的衣钵,谢天祥渐渐看明白了,明礼和他指定不是一个想法,明礼这一辈厨师认为,别人家红白喜事掌勺炒菜,没有什么“情不情,义不义”的,您觉得我手艺好,请我去掌勺炒菜,我自是不会推辞,但前提是得给报酬。本村的老街旧坊的,可以少给点儿,外村的则明码标价。明礼们的视野早已经超越了本村人的狭小天地,四邻八村,就是临近顺义的余辛庄,他都去给人家掌过勺炒过菜,那也有“情义”在里面?那也能纯粹地帮忙?厨师的手艺和劳动付出,得到事先讲好的回报,是合理合法的,是公开的“秘密”,这是大家都知道的情况。“儿大不由娘”,明礼这样的“合理合法”的做人做事的原则,作为父亲的谢天祥,也只能温言相劝,至于听不听得进去,谢天祥觉得自己已经管不了了。

本文连载章节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