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运河阳光的头像

运河阳光

网站用户

小说
202501/25
分享
《京东往事(第二部)》连载

第一百三十五章 老年谢天祥(一)

儿女们都知道,已年过七旬的谢天祥,还在不停的干活儿。到了他这个年纪的人,已经是正儿八经的老年人了,在京东的新屯村,这个年纪的老年人,在入冬之后,常常三五成群地在朝阳的墙根里坐着晒太阳,互相之间说一些当初的掌故——

我年轻那会儿,能挑着装满了菜架筐,走路到京东县城去卖;那时街上还能看到日本鬼子……另一个接过话茬儿说,您说的真是,这事我也干过,还有日本鬼子买过我的菜呢!

“倒不是日本鬼子,是鬼子的家属,他们爱吃带叶的菜。我记得他们买菜也是给钱的,真的!其实我已经做好了他们白拿不给钱的准备!”第三个老头儿说,“日本鬼子那时宣传东亚共荣,他们那是粉饰太平,做出来给咱们看的!日本鬼子狠着哪!让城里人吃杂合面……”“那东西我是听说过,听说那东西一丁点儿营养都没有,吃完了还拉不出屎来,能把人憋死!”第一个老头儿接过话茬道,“日本是牲口,既然他们是牲口,他们就拿中国人不当人,你想呀,在牲口一样的日本人眼里,中国人能不是牲口?”“所以他们杀中国人,就跟杀牲口一样,那‘南京大屠杀’不就是例子!”这些个农村老人自有自己的话题,某一个开始谈到一个话题之后,别个人便就题发挥,他们便是这样在冬日的暖阳里大发时间。那时候李老待还活着,大多是他先拍拍屁股起身,他是老光棍儿,家里没人给他做饭,他得回家自己弄饭吃。

对于这些在冬日的暖阳里晒太阳闲聊的老人而言,谢天祥是不合群,他很少和他们坐在那里晒太阳与闲扯,当然,如果赶上了,有人招呼他过去坐会儿,谢天祥也不排斥,而是笑着走过去,和那几个人坐着闲聊上一会儿,可是也就坐上一会儿,他便借故走开了。谢天祥是厨师,他习惯了自己做事和做自己的事,并且在做事儿的时候,他是用心的。在学厨艺的那会儿,大约在他十五六岁的时候,他的舅舅又是他的师父对他说,“厨子是手艺活儿,既是手艺活儿,你用心做,跟不用心做,那做出来的菜味儿,就是不一样的。并且,在你心里有怨气的时候,你最好不要做饭,你是怨气会传递到你的菜里,人家吃了你带着怨气做的菜,是能感觉到的!”谢天祥本就是个恬静的性格,不喜与人高谈阔论,只喜欢埋头做事,因此,在到了古稀之年后,他这种多年养成的习惯就更加地不会改变。

虽然因为年龄原因,他干不动厨师行当了,或者说别人以为他到了年龄,不能再胜任长时间站立切菜炒菜的活儿了,所以,他便可以颐养天年了。可虽是到了那样的年龄,他也想坐下来享受,享受天伦之乐,享受悠闲的生活,但在谢天祥,闲下来,就等于生病,换句话说,也只有生病了的时候,他才会坐下来甚至是躺下来,否则,他便觉得自己身上还有力气,他得干活儿,不论什么活儿,下地侍弄庄稼他在行,他喜欢;到菜园子里侍弄茄子黄瓜西红柿等,他快乐,他爱干;到了该种大白菜的时候,他会到胡庄乡的种子公司的门市部,买来种子下到地里,然后,那块地便成了他的“舞台”。国庆节过后,天气渐渐转冷,而那地里的成行的大白菜却越发的挺拔壮实;到了霜降时节,谢天祥已经开始考虑挖菜窖的事了。谢天祥家的菜窖大多是临时的,到大白菜收获之前,谢天祥大多在院子前面的自家的属地里划定了一块两米到三米见方的地界,然后动工开挖。

在新屯村老家居住的明坤、明义、明礼都看得到,父亲谢天祥在年过古稀之后,虽然略嫌苍老,但他的干劲儿却依然不减当年,于是三个儿子连带媳妇们都劝说谢天祥干活儿悠着点,不用下那么大的力气,何必呢?就比如那个菜窖,明坤、明义都有自己的厢房,他们的冬储大白菜,是可以放在厢房里面储存的。

但这些话对于谢天祥而言几乎成了耳旁风,听过之后也就过去了。谢天祥知道儿子、媳妇都孝顺,都心疼自己,但他却固执地认为,大白菜打他小时候起,就是放在每年挖就的菜窖中储存的,并且在暖和晴天里,还要拿出来晒晒,让那白菜也出来透透气,虽然离了泥土,但既是长期保存,它们是需要好好呵护的,毕竟京东老百姓在谢天祥的记忆里,是从来都是那么对待大白菜的。谢天祥心里想,如今已经很好了,比当初不知道轻松了多少!就在不过十年以前,就在现在明坤盖的新房那里,当时的院门外面即是猪圈,每天喂食不说,还要定期清理,尤其是夏天,不及时清理,长期生长在肮脏圈里的猪是会生病的,即便是这样的活儿,谢天祥也顺理成章地干过。还有就掏厕所,这些脏活儿累活儿,谢天祥都干过,现如今,不养猪了,厕所也很少自己掏了,干点儿力所能及的农活儿,那不是天经地义的事?他不是不喜欢和同龄人在一起聊聊从前,有一段时间,他喜欢在傍晚时候,到光棍李老待的小屋里闲坐,躺在那铺小炕的被垛上,谢天祥感觉到了惬意,那一刻他甚至生出了对于光棍生活的羡慕。但也仅是那一刻而已,当回到自己家,看到老伴做的饭菜的时候,看到儿子媳妇一大家人的时候,谢天祥心里那种对于李老待光混生活的羡慕之心便随即消失了,一大家子人在以他和老伴李玉容为中心的维系下,朝气蓬勃,他看着就高兴。这种心情是打1960年就开始了的,虽然有因孩子众多而令家庭生活捉襟见肘,但自从二儿子明坤、三儿子明仁相继参军入伍之后,在春节前家里院门处被贴上“光荣军属”字样的横幅,那谢天祥便由不得心中生出自豪来。

到了1970年代,随着二儿媳岳淑平到来,谢天祥举全家之力盖起来五间新房,那一年的11月,二孙子谢军降生,这个生长在身边的孙子的童真模样,令那时已过了知天命年龄的谢天祥看到了希望,每天早起上班他都下意识地抬眼望一眼天空,他觉得老天已经开始眷顾这个家了,于是他心中曾经闪烁的火花,便噌地一下燃成了火,他明白了活着的意义,不光是吃饱穿暖,活着的意义更在于付出,而付出就必定有收获,他最大的收获就是拥有一个完成的家庭,拥有了贴身的属于他的孙辈。每当看到想到孙子的微笑的模样,谢天祥内心里边生出无限的温情与温暖,甚或是激情。

本文连载章节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