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张南山的头像

张南山

网站用户

小说
202412/15
分享
《塔山作证》连载

第二十五章 御史岭上考验

来到粗糙不平、陡峭急弯、两车道的沙土路御史岭段,李熙年拣了重点及精彩的内容,逐一告诉了罗丹,让她分享其“危险”的快乐。

御史岭是南山人走出大山奔向大海和大城市的咽喉,早晨太阳穿垭而过,泼洒在一片田野上,光线就像金色的丝绸,给大地以衣裳。一夫当关,万人莫开。六十年代建塔山大桥,裁弯取直,去掉弯后,坡长缩短,坡度却更陡峭了。自行车、板车载货量太大,常常在半岭轮胎爆裂,刹车失灵,多种多样,每年总有传来一二惊慌消息:轻者膝盖去掉一层皮,擦点紫药水过几天结茄就好了;重者骨折,必须休养三五个月,伤筋动骨一百天……

罗丹和李熙年坐在塔山西面的古驿道“红亭”歇息,她看着岭上陡坡,厚厚的粗沙,尘土飞扬,一辆解放牌汽车飞过后,她天真地询问:“既然御史岭两头都是斜坡,为什么不把岭顶挖低十米?”

“你的想法很好!除了技术支持不足,风水二字也是一道跨不过去的坎。”李熙年一边弯腰替罗丹的裤腿摘去“小姿娘”草籽,一边回答,“南山这里的原始,还是保持上古时代的颜貌。另外,建设的过程,也破坏了自然界的完美性,甚至会发生山体滑坡。所以困难重重,也得过且过,奈何不得。”

“这有什么困难?好像你是当事人一样。”罗丹用纸巾擦擦嘴唇,“熙年,不用替古人担忧,你先说说为什么叫御史岭?”

李熙年接过罗丹递过来的几张纸巾,慢条斯理地说:“说来话长。”

“长话短说。”罗丹依偎在他肩膀上。

“好!我筒单扼要说几句。南山置县时,朝廷派御史朱英前来考察划界,被这里的风景吸引,曾停驾于绣衣岭九仙亭。因清风与美景使他的旅途劳累顿消,故兴致勃勃地在巨石上题下一联:铁佛岩前霜叶老,绣衣岭上午风清。名人名句名景荟萃于此,自然成为士庶传颂的佳话。从此,九仙亭改名绣衣亭,或按俗称左岭亭,为了纪念朱英御史的功绩,南山人又把绣衣岭更名御史岭。”

“之前是‘南山是个好地方,荔枝大粒甜如糖’,现在‘名人名岭’,看来南山文化够深,不服不行。熙年,我看你思如泉涌,富有逻辑,我建议你去当一个作家。”罗丹插话说,脸色很严肃的样子。

李熙年抬起头来:“别别别!我的丹妹,不要心血来潮。为了我们以后的幸福生活,千万不敢有这个想法。我只是一个粗人,没有那肚量,不敢喝风泻药。倘若叫我去乡下收破烂,倒可以试一试。我就不知道,你纯洁的脑子里,为什么会储存这个馊主意?误我前途,下不为例。”

“有那么严重吗?业余的总行吧。”罗丹挽住李熙年的右臂,笑得很开心,“那我们还是言归正传,以免吓着了你。你脑子坏了,我可不敢健全。”

“闲话少说,言归正传。”李熙年按照自己的思路继续说,“再说御史岭,首先,御史岭也叫牛屎岭,在民间流传。”

罗丹诧愕:“为什么叫牛屎岭?”

李熙年平静地回答:“为什么叫牛屎岭?岭外鲤鱼田、葛藤埔水草丰盛,出入的牛约好了一样,一定会在岭顶拉屎,因此,任何时候都能够在岭顶看见成堆牛屎,故名牛屎岭,垭口叫牛屎岭门,人说南山第九风景。其次,塔山里面是花岗岩石,坚如铁,为龙脉核心。再三,若挖低牛屎岭门,等于挖断南山龙脉。再四,御史岭是南山年轻人的爱情试金石,使命神圣,故事精彩,声名远播。若把岭挖低,南山人恋爱还有什么意义?”

“第四这个我爱听。你却说再四。”她接过李熙年去小卖部买来的汽水,李熙年已经帮她打开了盖子,“你可以讲一讲这个故事如何精彩。”

“再四这个词么,看来你没有认真读《红楼梦》,曹雪芹经常这么用。”李熙年喝了一口水,精神大震,继续述说,“年轻人谈恋爱,姑娘们都喜欢男朋友踩着自行车载着她冲上御史岭,并发誓,冲上去了,就同意马上结婚。以前,南山县每年五一节都有举行比赛,观众挤满公路两旁,配搭金花红绸鞭炮。所以,牛屎岭又有‘爱情岭’的雅号。正是:故事年年有,年年不相同;今年御史岭,佳人是罗丹。”

“这么简单!”罗丹激将法,“熙年,你别敷衍我,你知道我现在想什么。”

“丹啊!你试一试看,你空车能不能踩上去?据不完全统计,到如今还没有一个男人载着女朋友能一口气踩上去。”李熙年明显中计了。

“手无缚鸡之力,我肯定上不了。熙年你上过吗?”罗丹装得愁眉不展,满脸期待。

“我自己空车踩上过,可遗憾的是,至今没有一个姑娘,肯大方地要求我载着她踩上去。踩上这条岭,不仅要体力好,还要分配合理、经验丰富、坚韧不拨。”李熙年说完一声叹息。

“我希望你现在试一试。”罗丹目的达到,亮出底牌,“姑娘现成有一个。”

李熙年笑了,“姑娘啊,我空腹呀!”

罗丹再激他:“熙年,纵观你的人生档案,知难而上,这样一来,更显英雄本色么。”

李熙年摇摇头说,“我们站的地方刚好御史岭中间站,困难在上面。你不懂。”

刚好一个中年人从后面推着自行车慢慢攀登,一边挥汗如雨,两只箩筐装满大米,足够三百斤。

罗丹不依不饶:“熙年,我才九十斤。”

李熙年瞪着她,欣赏她,再喝两口水,点点头:“那走吧。但愿你不是一个稻草人。”

此时,刚好公路上没有汽车来往,李熙年骑着自行车放手泻下御史岭,停在岭下,罗丹则紧刹车,慢慢往下溜。

路边一片片田园,种有柑桔,香蕉,水稻,台风过去几天了,它们还在疗伤。

李熙年把自行车停在大庵口岭右边,也招呼罗丹停车,把她的车靠在一株两人合抱的树身上,上锁。

罗丹摸着光滑的树皮问:“熙年,这是什么树,这么漂亮高大,还能自己剥皮?”

“蛇都能脱皮,何况树乎?”李熙年以师长口吻回答,“这是相思柳树,简称相思柳,相思树。解放前夕,张博士台湾认子失败,特意带过来的新品种。”

罗丹叹息:“名字和现实,恰如其分。”

李熙年羡慕地说:“伟人每跨一步,不管左右前后,都能留下历史痕迹。丹,来吧,上车,我也即将创造历史痕迹。”

“熙年,真的吗?”罗丹心情激荡。

“罗丹,自古以来,英雄难过美人关,李熙年也一样。”李熙年打趣催促。

李熙年勒紧裤带两个孔,慢慢地踩动自行车,罗丹笑眯眯,熟练而轻盈地跳上车后架,随之一声:“驾。”

“坐好!”李熙年警告,自行车飞奔而去,冲下大庵口岭后,惯性地冲上了御史岭十几米。

李熙年开始用力蹬行,刚好有一个晨拍的长镜头摄影人看到,停下车步行,一路追踪,帮她们拍照,李熙年顿时精神百倍。

到了陡坡处,李熙年屁股离开皮座,弯腰使劲,采用拐S形向上攀登,控制速度,以免自行车因速度慢而倾倒,造成前功尽弃。如果第一次不成功,第二次再来,不如回家读“蜀道难”,然后,第二天再来一试。

苍鹰翱翔,御史岭引发的爱情故事,多如牛毛,足够写一本《御史岭试金石》了。

眼看李熙年就要冲顶,罗丹却轻轻地跳下车来……

李熙年如释重负,可不得不停车,右脚尖踮地,汗如雨下,喘着气对罗丹微笑,“丹,我是能够骑上去的!你重新上车。咱俩一起破御史岭记录。”

“我知道,我知道!这一次责任在我。”罗丹激动得泪水直流,招呼他下车,走近他,用毛巾帮他擦了眼睛周围的汗水,怜爱有加,于心不忍。

摄影人没有放掉这个镜头,拍完照片,鼓掌祝贺。走近他们身旁,要了地址,说好寄像片还给她。

这时候,彩照必须把底片寄出深圳去冲洗,来来回回,得半个月才能拿到,如果寄到江西大学,还好,罗丹偏偏写“江西靖安高河敬老院”转她的奶奶代收,因此,什么时候收到,就很难说了。

李熙年转过自行车头,在公路内侧井仔边停歇,转头招呼:“丹,快来!这里还有一个惊喜。”

一辆“中粮”拖卡汽车慢吞吞驶上御史岭,满载麻袋装的大米,每袋二百斤,汽车仿佛是巨人故意藕断丝连地呼吸,其实力气无穷大,看那司机一边操纵方向盘,一边悠闲地咬着香烟,就知道无后顾之忧,根本不用考虑倒退抛锚。当司机看到罗丹横穿公路,不知道是他产生什么想法,汽车发动机突然骨鲠在喉,“嗝嗝”两声,熄火。

司机拉起手刹,开门下来观察,他拿着“铁棍”,走向汽车头,准备启动发动机,一边喃喃自语:“姑娘就姑娘呗,为什么要长这么漂亮?我以为从天上掉下来!出车祸如何赔?走牛屎岭二十年,从未死火。吕布战三雄,难过美人关。”

罗丹觉得这个司机真好笑,不予理睬。问:“熙年,什么惊喜?”

李熙年已经蹲下:“你也蹲下来,摸一摸这井水。”

罗丹蹲下来了,把右手伸入水里,吓得她缩了回来,“真冰!”

她继而壮胆地让李熙年帮着她洗了浑圆的手臂,凉爽的感觉,沁人心脾,皮肤起鸡皮疙瘩。

突然,从岭顶飞奔下来一辆板车,满载一车番薯,驾驶员是一个高大姑娘,她弯腰跷臀,双手紧紧按住板车手;左右车轮的扶架上,还弯腰站着两个胆大包天的小姑娘;纵使有了这般压力,板车还是像脱缰野马,板车底下的刹车木与路面摩擦,传来轰隆响,扬起滚滚灰尘……

罗丹看呆了,眼看她们像三只彩色蝴蝶,已经安全飞过御史岭门大桥,她才感慨万端地说:“熙年,她们需要多大胆量?”

李熙年也感慨万千:“罗丹啊,从另一方面来分析,你的胆子更大。”

罗丹鼓起两腮,满脸飞红,得意洋洋地说:“本姑娘的胆量么,反正我是有把握的。”

这时候,飞来几只麻雀,在李熙年和罗丹他们周围徘徊、跳跃、吵闹,也许它们也已经口渴了!

本文连载章节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