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天后,罗丹的回信,李熙年收到了。
在这寂寞又单调的医院里,能收到一封家书,也是生活中的一件大事,足以让人高兴好几天。
李熙年剪开信封,浏览一下信的内容,字里行间,罗丹充满着对他的思念和对丁洁青的祝福。李熙年恍惚之间看到了罗丹那花样的笑脸,还有那双幽怨的眼睛,矛盾着喘着气,正紧紧盯住他。
李熙年把信递给洁青,洁青迅速伸手接过来,可口里还是说,“我能看吗?”
其实,她已贪婪地看了起来,也不管李熙年回不回答了。
“小青妹妹呕吐的毛病好了吗?”丁洁青看到罗丹信中这句话,咬住下唇,内心深处萌生了一个念头。
“真的吗,丹姐春节要来广州?”丁洁青又惊喜又怀疑地说,心中对于罗丹的定位,发生了重大变化。
“时间还长呢,有的事情,往往一日三变。”李熙年也不大相信罗丹会来广州。
如果罗丹来,他该怎么办?幸福和担心,交织在一起,缠绕着李熙年的思路。
时间一步一步走过,通过各种渠道,李熙年把丁洁青的病历和像片送给一些医学专家研究、诊断,力求寻找黑夜里那一颗希望之星,流星也行啊!反馈信息,结果只有一个,丁姑娘此生与轮椅有奇缘。
炎热的天气含含糊糊,不想离开,要留下来等待千年前某一个约定似地。风云变幻,闷热潮湿,也严重地影响丁洁青的身体,后背的酸痛又严重起来。每天晚上,至少三次被折磨得死去活来。
头痛难忍,李熙年去开药,马医生打趣:“是丁洁青生病还是你生病?丁洁青的后背隐疾,再也不能靠止痛药了,要加强锻炼,坚固体质。”
终于,好不容易盼来今年的第一次寒流,已经是农历十一月了。
北风呼啸,细雨狂舞,每当一年的时光走过四分之三,冬天就履行义务一样登上舞台,发号施令……
李熙年默念: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医院的大部分病人,脸皮在迅速地折皱,可丁洁青例外,随着精神障碍的突破,饮食正常,睡眠充足,锻炼到位,她的身体素质已在快速恢复。居然有一整晚,她的后背没有酸痛的感觉,睡得好香啊。
护士长说:“我们这个医院的历史上,即将时来运转。丁洁青的美丽物归原主,李熙年功不可没。”
李熙年又开始煮晚饭了,丁洁青想喝骨头莲藕汤,想吃牛肉炒菜辣,想吃湛江白斩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