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张南山的头像

张南山

网站用户

小说
202503/12
分享
《塔山作证》连载

第六十八章 挣脱命运的枷锁

东边的太阳,像一个调皮的少年爬上了蓝天;西边的月亮,像一个贪玩的姑娘,迟迟不愿从蓝天回去;所有的白云、黑云,已经被溪墘楼门口那个弹棉花的统统收购……

面对蓝天,面对群山,面对大海,面对未来,他们俩从来没有像今天一样,看得如此清楚,如此透彻。

罗丹突然笑着问:“熙年,我有一个要求,你能不能抱一抱我呀?”

李熙年诧异:“苍天作证,我不是一直抱着你吗?”

罗丹收起笑容,眼睛发红,眼角充满晶莹的泪水,呢喃细语:“每当我看到你轻松地抱着洁青上下楼梯,我就想,也让你抱抱我,就在光天化日之下。有时候,我真的想装病。”

李熙年大吃一惊,歉意地回答:“丹,不好意思,我忽略了你的情感,是我太自私了。现在,我就抱你,抱你下山!”

罗丹扑哧一笑:“逗你的!你能骑自行车载我冲上御史岭,我早已心满意足。”

突然,一声声爆破,响彻山谷,御史岭门垭口点火爆炸成功,造桥工人正式入住竹棚,省道南山段三十公里改造扩建工程提前三年开工。南山人都清楚,之所以能够提前三年扩建并且浇铸水泥路面,是因为李树源捐赠二千万元港币。

李树标不仅去造桥工地帮建设者们煮饭炒菜熬汤,还动员老婆也去,而且告诉她,从此以后工资可以自己拿、自己存、自己花。

李树标有多少钱?一时成为南山人猜测的敏感话题,热情高涨,洋洋自得。

罗丹尚未回答,这时候,李熙年十三岁的小弟,一路冲上山顶,气喘吁吁,满脸红光,望着罗丹憨笑,他把一封信交给李熙年,然后,仰起脖子,一口气喝了半瓶矿泉水,一个字也没说,就回头冲下山去。

李熙年撕开信封口,拉出书信,共有两页,第一页是丁洁青的一首诗《冲出御史岭》。李熙年不看,而是直接看第二页。

第二页是罗奶奶写的信,字字珠玑。

熙年,丹丹,你们好!

代我问候南山的亲人身体健康!

在你们回南山的第二天,林夕替丁洁青剪掉了长发,判若两人,英姿飒爽。

小青剪掉长发,我纳闷,觉得可惜。

告诉你们一件意外事,经我和林师傅同意,林夕和丁洁青“出走”了!

至此,我才恍然大悟,小青剪头发是她们计划的第一步,其实“密谋”已久。

不过,她们骑着林师傅改装的一辆三轮车,有挡风、遮阳、避雨功能。

她们已离开高河三天了!丁洁青的意志,令我敬佩。我认为,她的身体尚未完全恢复,可她的精神早已健康。

她的兰花,我一定细心培养,她的花瓶和鹅毛,却被她带走了。

我和林师傅的意见,唯一能做的只能是等待,等待她们“知难而退”。

另外,我告诉你们一个秘密,据我细心地观察,林夕深爱着丁洁青,丁洁青也默许了这种爱。不像姐妹,更像母女。她们的出走,不是心血来潮,而是有规划地势在必行。所以,你们尽可放心,不用急着回来。

此致!

平安顺利

罗奶奶桂月

李熙年匆忙看了信,罗丹接过也接着看了一遍……

“不可思议。熙年,小青的出走,是不是我们做得不好?我一定惹她生气了。说真话,我没有拒绝生一个女儿过继给她呀,只是要考虑一下。我们面对这么多困难,能够解决,我是害怕把困难这么早就留给孩子,是不是显得我们过于自私?你不是说过吗,医生说她的寿命在十三年左右。”

“医生说是说过,可也是概率而已,说不定奇迹降临她身上,就活到七十了。奶奶就说过洁青是一个长寿之人。何况我又没有告诉她,只有我知你知。丹丹,我们猜到太阳下山,也难以猜出结果。想了想,也许是我对不起她。”李熙年极其自责。

“怎么了,熙年,你们闹矛盾了?小青是一个残疾人,你要处处让着她,包括言听计从,有求必应,善始善终。”

李熙年一咬牙,眼睛飚泪,坦白地把丁洁青想要和他生一个孩子的事情告诉罗丹。

罗丹初听,极为惊讶,细想一下,她紧紧挽住李熙年的手臂,眼睛发红地看着他,但平静地说,“熙年,难为你了!我不会怪你。如果是我,可能、一定也有这个要求。以局外人来分析,你真太自私!”

“丹丹,别调侃我,你越宽容,我越惭愧。我差点就铸成大错了,如今想起,后怕得很,我向你道歉。你不责怪我,我更加难受。以前,她为了赶我走,泼我菜汤,说我毛遂自荐,可我就是不走。也许她也没办法,才出此下策。我们与其这样瞎想,不如回家求助。”李熙年苦恼地说。

“对,向大伯求助。”罗丹也心里难受,同意李熙年的想法,却不忘再调侃一句,“放心好了,塔山作证,我不会秋后算帐。”

李熙年苦笑着,和罗丹匆忙下山,骑上自行车,越过十字路口,奔回老屋。

李树标获悉,也焦急万分,忙问,“大哥,要不要报警?”

李熙年和罗丹焦虑得脸色只剩下一指,不知道要怎么办,眼睁睁看着大伯。罗丹同时也担心,大伯的回归,会不会从某一方面、某种程度制约李熙年的智慧,诸如今天这件事情,要是没有大伯出现,李熙年一定自有办法处理。

十几个人围着李树源,仿佛一群新入伍士兵围着一个老将军,问这问那,束手无策,焦头烂额。

李树源看了信,看了着急的亲人,哈哈大笑,“大家不用着急,不用着急!纵然我们现在兴师动众去寻找她们,找到了,她们也不会回来。我认为,她们这次的不辞而别,不是心血来潮,而是深思熟虑。丁洁青那种成全她人的高尚情操,值得称赞。她这样做,不仅成全熙年和丹丹,还成全自己,为她未来铺垫。放心吧,等她们在长江黄河、三山五岳、五湖四海游了一遍,奇迹就会出现。小丁这种气魄和高度,只有天鹅才能飞得起。”

李熙年和罗丹听了大伯这番话,点点头,舒一口气,可心中还是忧虑。

……

招待所里,温度适宜,罗丹却睡不着,便找李熙年聊天,聊不到几句,罗丹还是不放心地问:“熙年,小青第一站会去哪里?”

李熙年不用思索就回答:“井冈山!”

罗丹忧愁地问:“井冈山,为什么?”

“放心吧。”李熙年轻言细语地安慰罗丹,“我也是直觉。再过几天,收到她的来信,我们不就真相大白了。”

“再过几天,几天?那我们这几天如何度过呢?你不用摸我,我没说糊话。秋天过后是冬天,冬天过后是春天!而我现在已经开始失眠了。”罗丹忧虑地追问,尔后又表态决定,“明天,打破鼓我也没兴趣去了。”

李熙年顿时语塞,仿佛罗丹问的是:“如果丁洁青真的能活到七十岁,就不知道那时候的杜鹃还叫‘布谷’吗?”令他无所适从,可他必须尽快想出一个“悬崖勒马”的办法,无论罗丹提出什么条件,诸如改变想法要去羊城定居,或者离开南山回高河种地,等等等等,他都会答应,为的是先把她的烦躁情绪安抚下来。

本文连载章节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