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已被诸将臣子拥立为吴王。
王冕在杭州见着刘基,谈了两件事。首先,王冕自知生性孤直,不善权变,不知道吴王脾性如何,该不该去投他?去了之后能否与之共事?
刘基道:“自古以来,君君臣臣,各有天命,各负其责。为臣者不问君王脾性,唯思效忠用命,以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为榜样,多做有利于社稷苍生的事情。当前群雄中唯吴王有雄才大略,他旗帜鲜明,百姓拥戴,必得天下,是来日新君,贤兄理当投他。”
王冕顿悟,决定安排好家事之后,即刻去见吴王。
第二件事,王冕告诉刘基,曾去庆元走访方国珍,看到方国珍法纪与吴王相近,治下城乡繁荣,百姓安居乐业,各族人士和睦相处更是见所未见。吴王近日却派特使前去逼降,王冕问刘基这是为何?
刘基直言相告:“守土扩疆、一统天下,乃王者本性。卧榻旁,岂容他人酣睡?春秋无义战也可从这个角度去理解。当时的小国大多礼仪周全、民生安定,却被大国弱肉强食,灭君亡国。剩下的几个强国仍要你争我夺,最终成王败寇,归于一统,这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所以,苏秦、张仪无德无耻而身居高位,孔丘、孟轲立言立德却未曾辅君为相。假如尚未通晓此理,君子就不宜出将入相,只能穷守草庐。望先生仔细思量。”
王冕向来认为弱肉强食违背君子之德,但此道却总为王者崇尚,觉得不可思议。听了刘基剖析,才深有所悟;可对自己若事吴王,该怎么去做仍摸不着底。
见过刘基,王冕去伍山面馆,方国玫脚伤在此等他。夫妇俩辞别陈三娘,匆匆回到九里山家中。方国玫的伤口化脓了,王冕立即为其清洗,敷上伤药,扶她躺下歇息。一边叹息:“当哥哥的怎么下得了这样狠手!”
“那个莽汉脑门一热就忘乎所以,总有一天要吃大亏!”方国玫对其很无耐,通过这次事件,两相对比,谁是真正的好人她看得更清楚了。她对王冕的感激和爱恋愈发强烈,内心十分庆幸今生能有这样的好伴侣。她紧紧抱住丈夫说:“你待我真好,一起歇会儿!”王冕躺下闭目养神。两人多日旅途奔波实在太累了,一会儿就已呼呼大睡进入梦乡。
第二天早上,王冕被山下传来的阵阵喊杀声惊醒,他回过神来赶紧起床,说:“一定是朱元璋的兵马去攻打绍兴了!”方国玫惊问:“你要干什么?”王冕说要出去看看,若遇见胡大海,就一起去见朱元璋。方国玫要他打听一下二哥归顺有没有成功。
王冕才走到半山腰,却见胡大海带着亲兵上来。胡大海说:“末将奉吴王旨意,请先生到军营叙话。”他告诉王冕,张士诚不自量力,垂死挣扎,近日又派弟弟张士信来攻诸暨。吴王军与之大战,张士信从这条道路败退到绍兴去了。吴王决定先在此地安营扎寨,整顿军马,然后进攻绍兴,以期一举取胜。
王冕兴奋地说:“原来吴王也随军来了,晚生遵旨立即去见他。”
胡大海带着王冕走进朱元璋大营内。王冕整衣上前施礼:“山民王冕叩见吴王殿下!”
朱元璋请两人坐下,说:“胡将军早就向本王推荐先生,今日得见,果然气宇轩昂、英气逼人。先生满腹经纶,义不仕元,铁骨铮铮,令人钦佩!在驱逐吕珍之役中,先生又助胡将军御敌立功,勇气可嘉。”
王冕道:“山民生不逢时,少时便有杀父夺妻深仇大恨,尤其痛恨元廷暴政肆虐,置百姓于水深火热之中;因此誓不做元廷帮凶,为虎作伥奴役百姓!”
“先生有骨气!”朱元璋赞叹,并问道:“本王必当完成驱逐胡虏,恢复中华,一统江山之大业。今请先生来,愿求安邦定国大计;各地久反之后,何以能服其心?”
王冕道:“张士诚之流,为一己之私造反,忽而附元助纣为虐,忽而独霸兴兵扰民,其暴政腐败与胡虏无异。今殿下以仁义之师剿灭之,乃是替天行道,胜利在望。殿下义旗高举,以仁义服人,何人不服?故必能得天下而大治!”
朱元璋点头,又问道:“本王已得李善长、朱升、刘基、宋濂、叶琛、章溢诸文臣武将辅助,敢问先生肯出山、以共同为建立新朝出谋划策否?”
王冕道:“王某一介村夫,才疏学浅。如蒙殿下不弃,愿庶竭驽钝,尽忠报国。山民还有一大心愿:拟敬献一部安邦兴国之万言书给殿下,只是尚未完稿。”
朱元璋面露笑意:“先生忠肝义胆。此书写好了就送来,本王一睹为快!我军休整之后即将攻取绍兴。先生长住绍兴,能否对攻城事为本王作些筹划?”
王冕道:“回殿下,山民在绍兴居住十余年,对城内外险要探测、攻防策略思考均有图文记述,今日正好献给王师提供参考。”
朱元璋大喜:“好啊!先生原来早就有驱虏救国大志,本王就封你为咨议参军,先在胡大海军中供职,协助他攻夺绍兴!”
王冕跪拜:“谢殿下!臣一定恪尽职守,助胡将军攻克绍兴!”
来到帐外,刘基祝贺他受封咨议参军一职。王冕向刘基请教在朱元璋手下的为官之道。刘基坦诚授以三条戒律:一是不可违反吴王禁令;二是对吴王如临如履,决不能有丝毫不敬;三是低调谨慎,不介入任何党派之争。王冕多谢刘基指教,但不免有点诚惶诚恐。
王冕向他打听方国珍投降吴王的事怎样了?
刘基说,这个老猾头玩惯了诈败佯输的把戏,派侄儿来做人质,表示顺从;吴王知道他没有诚意,遣返了人质。方国珍这才以五十斤黄金、一百斤白银,命他的部属郎中张本仁带他次子方关来上表献城。吴王已封方国珍为福建等处行中书省平章政事,三个兄弟也封了官,以本部人马待命征讨,方关仍回庆元。但方国珍一直心持两端,窥伺成败而进退,估计仍不会真降,但也不敢与吴王为敌。所以,在杭州未攻下时,吴王还不会去讨伐方国珍。
王冕心中有了底,谢过刘基,匆匆回家。
* * *
从此王冕去胡大海军中供职。
方国玫在九里山家中养伤,伤口逐渐愈合,无事可做,她有时拿出王冕写的诗稿念念,有时帮着刘嬷嬷养鸡养鸭,种花种菜,天天盼着丈夫归来。这天刘嬷嬷看着满地黄花说:“梅花又开了,老爷去做官已经一年,他该回来看奶奶啦!”方国玫说:“我天天做梦,梦见他高高兴兴回家,可醒来他却不在身边。我今天仍旧到山下去看看。”她牵出马,轻轻一跃上了马,缓缓走下山坡。
在山下凉亭前,行人来来往往。方国玫下马四瞧,发现王冕快马加鞭奔向亭子。方国玫万分惊喜,挥手高呼:“喂!喂!”王冕听见叫声勒马缓缓走来,将到凉亭,他带着一脸悲伤和沉重的神色下马,问:“国玫,你怎么知道我今天会回来?”方国玫说:“我夜里梦见你回家,白天就常到这里等你。——看你脸色不好,在外面太辛苦了吧?”
王冕说:“是出大事了。前几日一天夜里,胡大海将军的部下苗将蒋英、金华突然叛变,杀害了胡将军,提着人头、带着军队去投你二哥了!”
方国玫惊诧不已问:“有这样的事!他们为何要叛变呢?”
王冕说:“我事先只知道他们自恃功高兵强,又因两个副将违纪被杀,心怀不满。后经询问胡大海身边的人,估计是苗兵厌战,不愿当先锋攻打杭州,想投你二哥去当安乐兵。也有人估计是你二哥怕胡将军攻打三州,策反了苗兵。”
方国玫慌了,忙问:“你看怎么办好?苗将杀了朱元璋的大将,又去投我二哥,不管是哪种原因,我哥都很危险。三州百姓又要遭战火之灾了!”
王冕道:“此事我有失察、失职之过,已上书吴王请辞。苗逆罪不容诛!我虽无力平叛,但要竭尽全力为胡将军报仇!二哥那边我们要去陈说厉害,让他认清大势,不做糊涂虫——坚决诛杀苗逆,以求免祸。”
方国玫说:“你说得对。事不宜迟,我们回家安排一下就动身罢。”
金华、蒋英和他的兵马已到庆元路城外,方国珍连夜召集将领、谋士商量对策,到底该不该收留。有人以为,苗兵骁勇善战,可以收编,命其驻兵前线,以作抵抗朱元璋的盾牌。反对此议的人则认为,不愿为攻打杭州冲锋陷阵的人,怎么肯为我们卖命当盾牌?
方国玫和王冕急急忙忙冲上大堂。
方国珍又惊又喜道:“你们来得好快呀,一起坐下商量大事吧!”
王冕道:“我听说金华、蒋英投奔二哥有两个主因:一是苗将厌战,不愿攻打杭州。二是有传言称,是二哥怕胡大海攻打三州,策反了他们。到底有无此事?”
方国珍道:“后者纯属诬陷!我已受了吴王封赏,等待效命。绍兴之战,我未助张士诚一兵一粟,便是证明。我岂会事后策反苗人杀吴王爱将!”
主张收编苗人的老年谋士认为:“此乃朱元璋对三州用兵的借口!我看还是接收他们,用苗人去跟朱元璋决一死战的好。”
王冕严肃地说:“万万不可以这样做!诬陷也好、借口也罢,二哥唯有杀苗将才能证明自身清白,否则难免朱元璋兴师问罪之祸,到时候就真的没有退路了!”
方国玫极其恳切地说:“大哥,在此紧要关头,只有杀了苗将才能救自己。若再左右摇摆,举棋不定,降了又反,不仅被天下人耻笑,而且危机就在眼前;朱元璋势力强大,你们多半打不赢,那时就毁了全家,百姓也遭殃!你要悔不当初的。”
底下仍有个谋士持反对意见,他说:“大人,战祸既然难免,不如迅速南联陈友定,重结张士诚,收下苗军,与朱元璋决一死战,稳定大局!”
王冕据理力争,坚决予以否定:“如今民心向往朱元璋,杭州路期日可克。朱元璋的实力足以吞并整个江南,二哥千万别再听庸人之言,误了大事!”
方国璋也听明白了当前形势厉害关系,说:“姑爷和小妹说的有理。苗酋今日可以不仁不义卖主求荣,杀胡大海投我们,来日亦可以杀我们以投他人!留下这种狐鼠小人,后患无穷,不如杀了他们,以保住我地长治久安。我愿领本部人马围歼苗逆!”
方国珉附和道:“大哥说得有理!二哥你赶快下令罢!”
老年谋士还在固执己见道:“大人,苗酋所领兵马乃胡大海主力,必然有备而来,我军久未征战,只恐难胜呀!”
方国璋怒斥:“你这是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二弟,我军必须在今晚趁敌军疲乏、地形不熟、没有戒备时一股作气,将其歼灭!你赶快下令吧!”
方国珍一声叹息:“好罢,那就辛苦大哥带领本部人马围歼苗逆,四弟守庆元。为防朱元璋乘虚而入,我领兵将把城内库银辎重装船、连同眷属退守海上,以防不测。”
方国玫、王冕说:“二哥,我二人愿随大哥上阵杀敌!”
方国珍道:“去罢,不过你们一定要小心!”
当夜庆元城外刀光剑影,鼓角震天动地,唤杀声响彻云霄。方国珉和王冕夫妇披甲骑马围住金华,方国璋跟蒋英对阵厮杀。
蒋英咬牙切齿地叫:“狼心狗肺的方国珍,我不占你庆元、屠你全城,誓不为人!”方国璋道:“我不杀你无耻小人,算不得大丈夫!”一阵混战之后,金华、蒋英部败退,满地是丢弃的军械和尸体。方军呐喊追杀,方国璋拦住方国珉和王冕夫妇:“庆元乃我军首府,必须死守,万无一失,否则军心民心动摇,不可收拾,你们都留下守城吧!苗军死伤可能已经过半,追杀穷寇,有我领军指挥即可。你们赶快打扫战场回城!”他说完就催马走了。
三天之后,方国珉、王冕夫妇带着亲兵在庆元南城楼上巡视。方国珉说:“城外没有动静。看样子,朱元璋不会来攻庆元了。”王冕道:“朱元璋应感谢我军剿灭苗逆之举,暂时应当不会来攻城。”方国玫问怎么不见三哥?方国珉说,他老是冒失莽撞,上次砍伤你被抓回来之后关了一个月,大哥命他到台州水军去当了头领。
方国珍带着一队人马从海上回来了。他刚进城,忽然又一白衣白帽的队伍载着灵车,举哀向城门走来。方国璋的副将、亲兵扶着灵柩,哀叫着“大将军,大爷!”号哭进城。
刚刚喜气洋洋与方国珍相见的方国珉、王冕夫妇,顿时都呆住了。尔后清醒过来,大家都猛冲上去,方国珍抱住灵柩大哭:“大哥!大哥!这么多年你出生入死都吉人天佑,这次怎么会马失前蹄呀!”方国珉、王冕夫妇一起向灵柩哭叫:“大哥!大哥!”众官兵、百姓围着举丧队伍沉痛哭泣。
方国珍愤怒地责问副将:“大将军为何会出事?”副将哭丧着脸回道:“这事几句话说不清楚。”方国珉说:“二哥,事已至此,先迎大哥去灵堂吧!”方国珍点头。队伍缓缓行进在人山人海的长街上。
方国珍端坐公堂询问,副将跪着陈述:“金华领着几个随从先自逃窜了,蒋英仍带着大队人马负隅顽抗。大将军找三将军商量围歼蒋英计策。三将军自傲轻敌,认为大将军无能,他擅自带兵出战,想一举将蒋英歼灭。谁知蒋英懂得兵法,会布阵应战。三将军不知道破阵之法,带兵闯入阵中无法脱身。大将军为救三将军,杀入重围,结果在救出三将军后,大将军寡不敌众被蒋英戕害。”
方国珍厉声斥道:“你们这些副将就不知道跟随护卫吗?”副将禀告:“大将军严命我们分队带兵马紧随其后依法破阵,违令者立斩,无人敢违令乱冲。最后敌阵被破,在我军追杀下,蒋英才带着残敌往西逃窜。”方国珍哀痛叹息:“三弟你不成器,枉送了你大哥性命!罢去方国瑛一切职务,押回庆元审讯!副将先予关押,待对质后再作处分!”
守城参将进堂报告:“朱元璋派蔡元刚前来吊唁大将军,在城外等候。”方国珍心想,该是逼降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