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悟空无相的头像

悟空无相

网站用户

小说
202504/16
分享
《那山那水那人》连载

第一百三十三章 新年将至 (十五)

出溜滑儿也是我们常玩的。用根绳子拴住一块钉了两根铁条的木板,一个人蹲在上面,另一个拽着绳子跑,蹲着的人得紧紧抓住绳子,由于绳子很软,往往在转弯儿的时候,会翻车,把人从模板上甩下来,滚到冰面上。

为了解决绳子软的问题,我们索性就用木锨(方头,与尖头儿的桃形铁锨不同)代替木板。木锨头儿在冰上的摩擦力更小,蹲着的人只要使劲儿抓住木锨把儿,就不会被掀翻下来。唯一的缺点就是两个人的距离太近,跑不起来。

我们享受着西大坑那如镜子般的冰面,你拉我、我拉你地数轮儿过后,身上的小棉袄儿就甩到了地上......

自从结了冰,这里就成了我们的天然滑冰场。每逢假日,孩子们纷纷在这里打滑溜,“抽懒老婆”(用鞭子抽陀螺)。孩子们两手空空来到冰上玩耍,也不会枯燥乏味,俩人一组,你蹲下,我拉你,我蹲下,你拉我,轮流拉着在冰上滑行,仿佛坐在冰车上一样。一个人也可以在冰上滑行,先助跑,再滑行,我们当地叫“打呲溜滑儿”,一个人也会玩的兴高采烈,人多的时候,可以互相比赛,看看谁滑的最远。

每项活动都能使我们大汗淋漓,和窝在屋子里挨冻遭罪相比较,这里就是孩子们的乐园。“小丫头片儿,上井沿儿,打出溜儿,摔屁蛋儿。大姑娘呀,梳俩辫呀,拧搭拧搭上河沿儿呀,打出溜滑儿呀,摔屁蛋儿呀。”从这顺口溜可见,打出溜滑儿对我们的诱惑力有多大。

很快,在大人的带领下,我们又增加了一项有趣的活动——冰下捞鱼,这是我跟二叔学会的。

快三月了,还下了一场雪,枝头树梢雪挂低垂,遍地银白,坑里冰面上那薄薄的积雪,增强了滑度,更引起了我们溜冰的兴致,几个伙伴相约去西大坑。

虽然开了春,可天气依然冷得厉害,这也许就是所谓的“倒春寒”吧。早晨的风挟裹着雪粒儿,嗖嗖地顺着脖领子往里灌。刚出屋的几个人顿时觉得进了另一个天地,先是冻手冻脚,双手都塞进挂在脖子上的棉手套儿里也啥事不管,之后竟然觉得自己像什么都没穿一样,冻得打起了哆嗦,昏沉沉的脑袋瞬间清醒了很多。

这时气温还是偏低,尽管冰面被砸开了一个大洞,鱼还是不肯到破冰处来呼吸新鲜空气。那些鲫鱼、拐子(鲤鱼)等深水鱼,到这个时候都处于半休眠状态,不去流水中觅食,只是栖身于密集的青苔水草中呼(hour)哈大睡。

二叔给我出了个主意,用带杈的树枝从冰窟窿里伸进水中搅和水草,这样就会把在里面藏身的鱼裹着和水草一起带出水面。

从坑边的柳树上撅下一根树枝,用冰穿(一种类似洛阳铲的破冰工具,利用它打开的冰眼儿没有裂纹,不易塌陷。)戳开一个冰眼儿,把树枝慢慢地伸进水里,绞住水草,快速地转动,感觉费力了,才把树枝拖拽出水面。果然有两条鲫鱼被挟裹在水草里面拽了上来。几个伙伴羡慕不已,纷纷效仿,果然各有所得。

白亮嫌用冰穿打冰眼儿费事,就动开了歪脑筋,纠集了几个孩子围在砸出的一个大洞边绞水草捉鱼。几次之后,竟然也带上鱼来,几个家伙高兴地在那儿连蹦带跳。

也许乐极生悲,他们正高兴的时候,出事了:

砸开的冰窟窿本身就有裂纹,已经不堪重负。周围的孩子又多,再加上他们的大蹦大跳,偏巧白亮又胖,就在他再次跳起落下的时候,洞口边的冰块断开。他脚下一滑,就掉进了冰窟窿里。

毫无防备的他两手乱抓,可冰面上连一洋能抓挠儿的地儿都没有,虽然会水,但想要爬上冰面却也绝非易事。他一边在水里挣扎,一边大声呼救。

众人闻声看时,就见他一窜一爬一滑,跟着边上的冰块再次断开,他又掉进水里。几个人赶紧跑过去,想直接拽住他的手,把他从水里拖上来。

“不行!别去,咱们砸开的冰窟窿边上也有裂缝儿,不结实了。刚才他们几个乱蹦乱跳,裂缝儿一定更多,咱们几个再过去那会更危险,更得塌了。”听了黑三儿的话,几个人都醒过悟来,站住了。

“快去撅根大树枝来。”随着他一声大喊,几个孩子争先恐后地跟着他快速地跑上了坑沿,七手八脚地撅了一根鸡蛋粗细足有两米多长的树枝,跑到冰窟窿边,把树枝子伸了过去,让白亮攥住。

几个孩子一个拉住一个的衣服,跟拔河似的齐心合力地往上拽。就这样,在大家拖拽之下,白亮总算爬出了冰窟窿。

看到白亮获救,大家都没了继续玩下去的兴致。异口同声地催他赶快回去换衣服,我们也相约回家了。

尽管撅树枝时有人湿了鞋,有人在划破了手,白亮还被冻得脸红脚疼浑身发麻,一幅狼狈相,可看着手里的鱼,众人还是笑逐颜开,蹦蹦跳跳地跑回走,大声议论着到家后就可能喝上新鲜鱼汤。

虽然大家没有白亮掉进冰窟窿里这件事宣扬出去,可还是应了“贼不打三年自招”这句俗语,没过多久,各家大人还是知道了这件事,再也不让我们去大坑里玩了,这个活动彻底停摆,没人敢去玩儿了。

本文连载章节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