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牛保山的头像

牛保山

网站用户

其他
202504/27
分享
《牛保山批注《红楼梦》》连载

第八十二章 老学究讲义警玩心 病潇湘痴魂惊恶梦

话说宝玉下学回来,见了贾母。贾母笑道:“好了,如今野马上了笼头了。去罢,见见你老爷,回来散散儿去罢。”宝玉答应着,去见贾政。贾政道:“这早晚就下了学了么?师父给你定了工课没有?”宝玉道:“定了。【早起理书,饭后写字,晌午讲书、念文章。”】(上面刚刚说过,这里又重复一遍,不简练,应该换种说法)贾政听了,点点头儿,因道:“去罢,还到老太太那边陪着坐坐去。你也该学些人功道理,别一味的贪玩。晚上早些睡,天天上学早些起来。你听见了?”宝玉连忙答应几个“是”,退出来,忙忙又去见王夫人,又到贾母那边打了个照面儿。

【赶着出来,恨不得一走就走到潇湘馆才好。刚进门口,便拍着手笑道:“我依旧回来了!”】(宝玉在说他不但身体回来了,心也回来了,观念是不会变的)猛可里倒唬了黛玉一跳。紫鹃打起帘子,宝玉进来坐下。黛玉道:“我恍惚听见你念书去了。这么早就回来了?”【宝玉道:“嗳呀,了不得!我今儿不是被老爷叫了念书去了么,心上倒像没有和你们见面的日子了。好容易熬了一天,这会子瞧见你们,竟如死而复生的一样,真真古人说‘一日三秋’,这话再不错的。”】(此句像与黛玉的问话不衔接,但符合人物心理。宝玉特别想黛玉,一心挂念着黛玉,所以就按照自己的思路自然流出这些话来)【黛玉道:“你上头去过了没有?”宝玉道:“都去过了。”黛玉道:“别处呢?”宝玉道:“没有。”黛玉道:“你也该瞧瞧他们去。”宝玉道:“我这会子懒待动了,只和妹妹坐着说一会子话儿罢。老爷还叫早睡早起,只好明儿再瞧他们去了。”黛玉道:“你坐坐儿,可是正该歇歇儿去了。”宝玉道:“我那里是乏,只是闷得慌。这会子咱们坐着才把闷散了,你又催起我来。”黛玉微微的一笑,因叫紫鹃:“把我的龙井茶给二爷沏一碗。二爷如今念书了,比不的头里。”】(黛玉这次出场的确是变了。让宝玉到处瞧瞧别人,让他早些歇歇,因为念书而给他沏好茶,后面还说八股有好文章,特别是要取功名离不了它,变化得太突然。高鹗可能是想让人物发生变化,但这不符合曹公的原意,连宝玉都觉得愕然)紫鹃笑着答应,去拿茶叶,叫小丫头子沏茶。宝玉接着说道:“还提什么念书,我最厌这些道学话。【更可笑的是八股文章,拿它诓功名混饭吃也罢了,还要说代圣贤立言。好些的,不过拿些经书凑搭凑搭还罢了,更有一种可笑的,肚子里原没有什么,东拉西扯,弄的牛鬼蛇神,还自以为博奥。这那里是阐发圣贤的道理!】(宝玉把八股文批驳得体无完肤,是发自内心地讨厌,与之前的思想一脉相承)目下老爷口口声声叫我学这个,我又不敢违拗,你这会子还提念书呢。”黛玉道:“我们女孩儿家虽然不要这个,但小时跟着你们雨村先生念书,也曾看过。【内中也有近情近理的,也有清微淡远的。那时候虽不大懂,也觉得好,不可一概抹倒】(这话有道理,符合黛玉的文学水平)。【况且你要取功名,这个也清贵些。”】(这绝不是黛玉该说的话,倘若她这样想,后面就该设计她在贾母、王夫人或者贾政面前劝宝玉读书的情节,她的婚姻大事也就能如愿以偿了。事实上后面没有涉及,这里的变化就成了无本之木)宝玉听到这里,觉得不甚入耳,因想黛玉从来不是这样人,怎么也这样势欲熏心起来?又不敢在她跟前驳回,只在鼻子眼里笑了一声。正说着,忽听外面两个人说话,却是秋纹和紫鹃。只听秋纹道:“袭人姐姐叫我老太太那里接去,谁知却在这里。”紫鹃道:“我们这里才沏了茶,索性让他喝了再去。”说着,二人一齐进来。宝玉和秋纹笑道:“我就过去,又劳动你来找。”秋纹未及答言,【只见紫鹃道:“你快喝了茶去罢,人家都想了一天了。”】(这是在开秋纹、袭人的玩笑,里面隐含着醋意)秋纹啐道:“呸,好混账丫头!”说的大家都笑了。宝玉起身才辞了出来。【黛玉送到屋门口儿,紫鹃在台阶下站着,宝玉出去,才回房里来。】(这句删除似乎也不影响啥)

却说宝玉回到怡红院中,进了屋子,只见袭人从里间迎出来,便问:“回来了么?”秋纹应道:“二爷早来了,在林姑娘那边来着。”宝玉道:“今日有事没有?”袭人道:“事却没有。方才太太叫鸳鸯姐姐来吩咐我们:如今老爷发狠叫你念书,如有丫鬟们再敢和你玩笑,都要照着晴雯、司棋的例办。我想,服侍你一场,赚了这些言语,也没什么趣儿。”说着,便伤起心来。宝玉忙道:“好姐姐,你放心。我只好生念书,太太再不说你们了。我今儿晚上还要看书,明日师父叫我讲书呢。我要使唤,横竖有麝月、秋纹呢,你歇歇去罢。”袭人道:“你要真肯念书,我们服侍你,也是欢喜的。”宝玉听了,赶忙吃了晚饭,就叫点灯,把念过的“四书”翻出来。只是从何处看起?翻了一本,看去章章里头似乎明白,细按起来,却不很明白。看着小注,又看讲章,闹到梆子下来了,自己想道:【“我在诗词上觉得很容易,在这个上头竟没头脑。”】(宝玉有灵性,所以诗词上理解得快;无奴性,因此不愿被八股的陈腐调子左右)便坐着【呆呆的呆想】(词语重复,呆想的“呆”字可删去)。袭人道:“歇歇罢,做工夫也不在这一时的。”宝玉嘴里只管胡乱答应。【麝月、袭人才服侍他睡下,两个才也睡了】(改为“麝月、袭人好容易服侍他睡下,”是否顺畅些)。及至睡醒一觉,听得宝玉炕上还是翻来覆去。袭人道:“你还醒着呢么?你倒别混想了,养养神,明儿好念书。”宝玉道:“我也是这样想,只是睡不着。你来给我揭去一层被。”袭人道:“天气不热,别揭罢。”宝玉道:“我心里烦躁的很。”自把被窝褪下来。【袭人忙爬起来按住,把手去他头上一摸,觉得微微有些发烧。袭人道:“你别动了,有些发烧了。”宝玉道:“可不是!”】(宝玉讨厌八股该到何等程度,竟至发烧了)袭人道:“这是怎么说呢!”宝玉道:“不怕,是我心烦的原故。你别吵嚷,省得老爷知道了,必说我装病逃学,不然怎么病的这样巧。明儿好了,原到学里去,就完事了。”袭人也觉得可怜,说道:“我靠着你睡罢。”便和宝玉捶了一回脊梁,不知不觉大家都睡着了。

直到红日高升,方才起来,宝玉道:“不好了,晚了!”急忙梳洗毕,问了安,就往学里来了。代儒已经变着脸,说:“怪不得你老爷生气,说你没出息。第二天你就懒惰,这是什么时候才来!”宝玉把昨儿发烧的话说了一遍,方过去了,原旧念书。

到了下晚,代儒道:“宝玉,有一章书你来讲讲。”宝玉过来一看,却是“后生可畏”章。宝玉心上说:“这还好,幸亏不是‘学’‘庸’。”问道:“怎么讲呢?”代儒道:“你把节旨句子细细儿讲来。”宝玉把这章先朗朗的念了一遍,说:【“这章书是圣人勉励后生,教他及时努力,不要弄到......”说到这里,抬头向代儒一瞧】(省略号明显指“将来一事无成”的意思,恰好就是代儒现在的境况,只能当个教书匠,所以宝玉说到这里恐怕代儒不高兴,就不说了)。代儒觉得了,笑了一笑道:“你只管说,讲书是没有什么避忌的。《礼记》上说‘临文不讳’,只管说,‘不要弄到’什么?”宝玉道:“不要弄到老大无成。先将【‘可畏’】(因不知道年轻人将来会是什么结果,有无限可能,所以就觉得他值得敬畏)二字激发后生的志气,后把【‘不足畏’】(到了老年一事无成,已经定型了,就不用敬畏他了)二字警惕后生的将来。”说罢,看着代儒。代儒道:“也还罢了。串讲呢?”宝玉道:“圣人说,人生少时,心思才力,样样聪明能干,实在是可怕的。那里料得定他后来的日子不像我的今日。若是悠悠忽忽到了四十岁,又到五十岁,既不能够发达,这种人虽是他后生时像个有用的,到了那个时候,这一辈子就没有人怕他了。”代儒笑道:“你方才节旨讲的倒清楚,只是句子里有些孩子气。【‘无闻’二字不是不能发达做官的话。‘闻’是实在自己能够明理见道,就不做官也是有‘闻’了。不然,古圣贤有遁世不见知的,岂不是不做官的人,难道也是‘无闻’么?】(贾代儒这是在为自己争面子,他没有做官,但他“明理见道”,也算是有成的)‘不足畏’是使人料得定,方与‘焉知’的‘知’字对针,不是‘怕’的字眼。要从这里看出,方能入细。你懂得不懂得?”宝玉道:“懂得了。”代儒道:“还有一章,你也讲一讲。”代儒往前揭了一篇,指给宝玉。【宝玉看是“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宝玉觉得这一章却有些刺心】(他刺心的原因是反感存天理、去人欲这样的鬼话,是觉醒的青年对封建礼教的反抗,续书作者忠于曹公的原意),便陪笑道:“这句话没有什么讲头。”代儒道:“胡说!譬如场中出了这个题目,也说没有做头么?”宝玉不得已,讲道:【“是圣人看见人不肯好德,见了色便好的了不得。殊不想德是性中本有的东西,人偏都不肯好他。至于那个色呢,虽也是从先天中带来,无人不好的。但是德乃天理,色是人欲,人那里肯把天理好的像人欲似的。孔子虽是叹息的话,又是望人回转来的意思。并且见得人就有好德的,好得终是浮浅,直要像色一样的好起来,那才是真好呢。”】(这段议论很有意思,宝玉直接肯定了色是先天中带来的,无人不好,这是对封建礼教的直接攻击)代儒道:“这也讲的罢了。我有句话问你:你既懂得圣人的话,为什么正犯着这两件病?我虽不在家中,你们老爷也不曾告诉我,其实你的毛病我却尽知的。做一个人,怎么不望长进?你这会儿正是‘后生可畏’的时候,‘无闻’‘不足畏’全在你自己做去了。我如今限你一个月,把念过的旧书全要理清,再念一个月文章。以后我要出题目,叫你作文章了。如若懈怠,我是断乎不依的。自古道:‘成人不自在,自在不成人。’你好生记着我的话。”宝玉答应了,也只得天天按着功课干去。不提。

且说宝玉上学之后,怡红院中甚觉清净闲暇。袭人倒可做些活计,拿着针线要绣个槟榔包儿,想着如今宝玉有了功课,丫头们可也没有饥荒了。早要如此,晴雯何至弄到没有结果?兔死狐悲,不觉滴下泪来。【忽又想到自己终身本不是宝玉的正配,原是偏房。宝玉的为人,却还拿得住,只怕娶了一个利害的,自己便是尤二姐、香菱的后身。素来看着贾母、王夫人光景及凤姐儿往往露出话来,自然是黛玉无疑了。那黛玉就是个多心人。想到此际,脸红心热,拿着针不知戳到那里去了,便把活计放下,走到黛玉处去探探她的口气。】(这延续了袭人心思重,好洑上游的心性。)

黛玉正在那里看书,见是袭人,欠身让坐。袭人也连忙迎上来问:“姑娘这几天身子可大好了?”黛玉道:“那里能够,不过略硬朗些。你在家里做什么呢?”袭人道:“如今宝二爷上了学,房中一点事儿没有,因此来瞧瞧姑娘,说说话儿。”说着,紫鹃拿茶来。袭人忙站起来道:“妹妹坐着罢。”因又笑道:【“我前儿听见秋纹说,妹妹背地里说我们什么来着。”】(宝玉第一天放学回来紫鹃开玩笑:“人家都想了一天了”,袭人指的就是这个。倘若紫鹃再把那句话重复一遍,她不是自找没趣吗?设计得不太合理)紫鹃也笑道:“姐姐信她的话!我说宝二爷上了学,宝姑娘又隔断了,连香菱也不过来,自然是闷的。”【袭人道:“你还提香菱呢!这才苦呢,撞着这位太岁奶奶,难为他怎么过!”把手伸着两个指头道:“说起来,比他还利害,连外头的脸面都不顾了。”】(这里设计得很巧妙。袭人正想探探黛玉的口风,紫鹃就说到香菱头上,袭人便顺势提到了妻妾关系这个主题了。这是冒着得罪凤姐的风险来引出话题。上次平儿伸出过三个指头,指探春,怕伤了她的脸面。探春是姑娘家,平儿也没说她坏话,那次没啥顾虑的。这次是在背后议论人的坏话,且议论的是当权者,很冒险)【黛玉接着道:“她也够受了,尤二姑娘怎么死了!”袭人道:“可不是。想来都是一个人,不过名分里头差些,何苦这样毒?外面名声也不好听。”黛玉从不闻袭人背地里说人,今听此话有因,便说道:“这也难说。但凡家庭之事,不是东风压了西风,就是西风压了东风。”袭人道:“做了旁边人,心里先怯了,那里倒敢去欺负人呢!”】(黛玉先正常评价了凤姐,后来听到袭人的话,突然就明白了什么,她说的东风西风的就是嫡妾的意思,专门给袭人听的,这说明她渐渐成熟了)

说着,只见一个婆子在院里问道:“这里是林姑娘的屋子么?那位姐姐在这里呢?”雪雁出来一看,模模糊糊认得是薛姨妈那边的人,便问道:“作什么?”婆子道:“我们姑娘打发来给这里林姑娘送东西的。”雪雁道:“略等等儿。”雪雁进来回了黛玉,黛玉便叫领她进来。那婆子进来,请了安,且不说送什么,只是觑着眼瞧黛玉,看的黛玉脸上倒不好意思起来,因问道:“宝姑娘叫你来送什么?”婆子方笑着回道:“我们姑娘叫给姑娘送了一瓶儿蜜饯荔枝来。”回头又瞧见袭人,便问道:“这位姑娘不是宝二爷屋里的花姑娘么?”袭人笑道:“妈妈怎么认得我?”婆子笑道:“我们只在太太屋里看屋子,不大跟太太、姑娘出门,所以姑娘们都不大认得。姑娘们碰着到我们那边去,我们都模糊记得。”说着,将一个瓶儿递给雪雁,【又回头看看黛玉,因笑着向袭人道:“怨不得我们太太说这林姑娘和你们宝二爷是一对儿,原来真是天仙似的。”】(薛姨妈若议论宝黛婚事该和谁说呢,不外乎就是宝钗,而宝钗绝对有做贾府二奶奶的想法,她不会和她妈多说一句有关宝黛般配话,所以,这里婆子的话不够合理。况且,薛姨妈自己也一定有“金玉良缘”的想法)袭人见她说话造次,连忙岔道:“妈妈,你乏了,坐坐吃茶罢。”那婆子笑嘻嘻的道:“我们那里忙呢,【都张罗琴姑娘的事呢】(第78回提到梅翰林,现在说张罗宝琴出嫁的事,秉承了曹公的笔法,一句话交代事情次要人物的结局)。姑娘还有两瓶荔枝,叫给宝二爷送去。”说着,颤颤巍巍告辞出去。黛玉虽恼这婆子方才冒撞,但因是宝钗使来的,也不好怎么样她。等她出了屋门,才说一声道:“给你们姑娘道费心。”那老婆子还只管嘴里咕咕哝哝的说:“这样好模样儿,除了宝玉,什么人擎受的起?”黛玉只装没听见。袭人笑道:“怎么人到了老来,就是混说白道的,叫人听着又生气,又好笑。”一时雪雁拿过瓶子来与黛玉看。黛玉道:“我懒待吃,拿了搁起去罢。”又说了一回话,袭人才去了。

本文连载章节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