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运河阳光的头像

运河阳光

网站用户

小说
202505/04
分享
《京东往事(第二部)》连载

第一百四十九章 康向东与安兰三

儿子康安的降生,使得向东有了新的更大的动力。看到儿子第一次打喷嚏,第一次发出咿咿呀呀的声音,作为年轻父亲的康向东热血沸腾,他暗暗发誓,自己青少年时所缺少的父爱,他要加倍施予给儿子;自己所缺少的靠山,儿子是不可以再缺少的。

在工作中,向东干起活儿来雷厉风行,别人办起来棘手的案件,到了康向东手里常常是手拿把攥迎刃而解,就像那次在胡庄乡,将那个年轻的妄自尊大的农工商总公司副总经理铐在货车上游街过后,那个单位的案子,没几天就结了。而那名领导干部之后见到向东,就像兄弟一样的和康法官打招呼,俨然一副不打不成交的样子。而院领导,包括执行庭长谢明坤都对康向东产生不一般的印象。

还有一起是京东县城东南那个叫乔家庄的村子,在1990年代中期已经几乎瞧不出农村的样子,拆桥老旧的平房,盖就焕然一新的有着现代生活气息的满是楼房的新型居住社区,在京东县城近郊已经如火如荼的展开。但因为各种原因,常常有所谓“钉子户”出现,那乔家庄村便走了法律途径,胜诉之后,村里的张书记便和执行庭协商,在大年三十那一天,强拆那个钉子户的住宅。其实所谓的钉子户,大多不是对老旧住宅有多留恋,谁不愿意尽早住上宽敞明亮的具有现代城市气息的楼房?他们也只是拆迁补偿没有达到自己期望值而已。于是就在那一年的春节前一天的大年三十,谢明坤、康向东便出动了,乔家庄那边把一切都准备好了,推土机就在一旁待命,只要人一弄出来,那所农民的老宅,就会在几分钟之内被夷为平地。然而,无论是谢明坤还是康向东,都低估了屋内孤儿寡母保护自己权益的决心,他们硬是说出大天来也不搬走。康法官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劝说得嗓子眼冒火,他似乎觉到了村书记想利用他们,在大年三十这一天采取强制执行措施,是杀鸡骇猴,让那些刁蛮户看看,不听从村里安排安置,就是这样的下场,以此,康法官尽量严肃而不失温和地劝说那孤儿寡母的尽早离开这里,那边他们的住处已经安排好了,搬过去欢欢喜喜的过年,不是很好嘛!劝说无果,且那二十郎当岁的半大孩子竟然操妈日姥姥的口出芬芳,对于康向东这个将妈妈奉为菩萨的人来说,你骂他这个就打他耳光一样!那时康向东已是怒目圆挣,说道,“你再骂,我就对你采取措施了!你的这个年,恐怕要在看守所里过了!你再骂?”一边妈妈连忙制止其子,一边掉着眼泪请求法官看在她的薄面上,不要拘留儿子,他们母子相依为命,着实不易;而村子里对他们安置又存在哪些不合理。

看到留着眼泪哭求的母亲,向东的心一下子软了,他眼前闪过母亲的影子,含辛茹苦啊,失去了丈夫的依靠,独自将孩子带大的母亲,有谁是容易的?但法律就是法律,生效了法院判决,到了执行环节,更是容不得眼泪的羁绊。最终,在法警的帮助下,那母子被带离了老旧的家,之后推土机在五分钟之内,将那里夷为了平地。乔家庄的张书记自是满意,张罗着春节后的安排,而谢明坤心里挺不是滋味的,那康向东就更是五味杂陈,那位只想多争取点权益的护着自己孩子母亲,让康向东心里很不是滋味。

自打参军入伍之后,康向东便有了收入和经济自主权,在和安兰结婚,住进了安父为他们准备的婚房,步入到婚姻殿堂之后,那高薪酬的安兰着实对丈夫给予“理解和支持”,她明确对丈夫道,“向东,你的工资不用交给我,一分钱都不用,你就留着自己花吧!”于是向东的薪酬收入,便大部分用在孝敬母亲和结交朋友上。因为工作的关系,向东结识了以京东县公检法委办局乡镇及企业的众多熟人,而能成为朋友,可以坐下来一起吃饭的也不在少数,因此他的应酬很多,他几乎从来不在家里吃晚饭。那些应酬大部分时候都无须向东来做东请客,尤其是在和企业界的朋友在一起的时候,还有的时候,在外面餐厅吃饭,等到结账的时候,服务员会说,“刚才有人已经把您的账给结了。”向东似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他狐疑地审视周围,究竟猜不到究竟是谁结的账。但妻子安兰既给了向东的绝对的财务自主权,喜好交朋友的康向东自是方便了许多。进入1990年代,康向东在京东县已是小有人脉和名气,自不在话下。

1980年代中后期,那时,谢明坤尚住在1985年盖就的那座有着西厢房的院子新屯村的院子里。院子门前是个长有两株碗口粗细的槐树的子院,出了子院的门,才得望见南河的一脉含烟的白杨的树冠。而进入院子,是正对着被当作客厅的堂屋门的宽宽的水泥甬道,透过没有拉闭窗帘的玻璃窗,能直接望到屋子里的家具什物。那木制的窗子涂着墨绿色的油漆,那种绿极像那仲夏时节玉米的叶子,而在屋檐处,又被另外涂成了红色,于是整个房子看起来便如绿色植物和它生出来的红花,而房屋的背景,是瓦蓝色的时而飘过几朵白云的天空。难怪康向东进得院来便直呼“痛快,比城里的如鸽子窝般的楼房不知开阔了多少!”

谢明坤所领导的执行庭的同事大多关顾个这里,那康向东逢年过节是必要到谢明坤家中来拜望的。

向东私底下到谢明坤家的来访,大多是由妻子安兰陪伴着的,有那么几个春节,还是由安兰的父亲老安想跟着来的。对于陪伴而来的安兰,谢明坤倒不感意外,那本是同事间的走动,但老安的到来则令谢明坤有些不安,毕竟老安是不一般的,并且年龄比明坤大哥明乾还要长几岁,于是,谢明坤对老安进行了回访,时间长了,老哥俩也就熟络了起来。

康向东对于谢明坤院落的喜爱溢于言表,窗明几净、宽敞明亮,站在院子中央,沐浴着冬日里的和暖的阳光,看白云在蓝天的背景下缓缓的游动,听麻雀在干枝上荡动,又忽地一飞冲天,呼吸着新鲜的乡间的空气……这一切,对于长久地生活在城里的人们来说,都是那么的新奇,在城里人的世界里,就是水泥筑就的房子,柏油弄成的街道,以及街道上的人流、车流,熙熙攘攘,而到了这里——谢明坤的位于新屯村的家,那康向东心中由不得生出宁静的喜悦。长久的农耕文明的基因,在慢慢地被装饰地灯光璀璨的城市所取代,但是人的久远记忆深处,在某一个时刻,会被蓝天白云下宁静所触动,会被冬日里仍然在飞动的麻雀所感染,会被自然的风、清新的阳光所唤醒,那便是自然的简朴的力量。

本文连载章节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