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崧岳的头像

崧岳

网站用户

小说
202503/12
分享
《我的祖国》连载

第二百四十七章 争锋豫皖边(40)

人群按照队列的秩序由各队的临时指挥官代领服装,警卫班打开绳索,掀开草毡子,他们从大车身卸下木箱,这些存放几十年的木箱竟然只是朽糟了一点皮,大概因为沙土干燥的原因,只是木箱封口钉子露在外面的盯冒朽黑了,打开木箱,里面整整齐齐摆放着浸满枪油的用布裹的枪支,去掉最外层已经彻底朽糟了的麻布,露出里面的新麻布, 很快沾满着油渍的步枪完全露了出来,除了刺刀有点乌黑之外,其它地方没有一点变化

“小召 别看了,枪是没一点问题,我们昨天夜里扒出来以后看过了,枪栓拉起来还是咔咔响,子弹也没事,只是手榴弹外皮微有点锈迹,打开盖里面的拉火绳一点事都没有!”

张豫东高兴地连声说:

“好 好 好……爹……这么多年我怎么一点也不知道啊?这事你们三个做得这样保密!”

“儿子 埋藏大批枪支弹药是掉脑袋的事,如果口风不密,我们三个的脑袋早就搬家了,挖坑埋藏的事情都是我们三个和徐老三 老麻圈等一帮老家伙一起干的,别的任何人都不知道,就连你娘他也不知道。”

“外甥啊!你带着队伍突然回来,是天助我们张齐 李三大家啊!这样以来,你拉起队伍在我们这一带活动,我们有枪有人,谁敢动我们三家一根毫毛,除了小日本和国军我们不能硬干之外,谁也不敢打我们三家的主意!”

“舅舅 你放心,我张汉召在豫东这个地面上把大旗一插,号召四方,谁不望风来投!”

“哈哈……胥儿眼下万事齐备 什么都有了,你小子就好好干吧,我那个傻丫头该有福了,你要好好待淑仪哟,别让爹为你担心!”

“爹 你就把心装肚里吧,我也不是那个时候的我了,淑仪一直等我这么多年,并且还给我养了儿子 娶了儿媳 养了孙子,她在我面前是大功臣。”

“胥儿当初我们听说雪中 燕纯准备和你一起打鬼子有点担心,毕竟我们三个老家伙打了一半辈子仗,知道枪林弹雨里没有永远的幸运,子弹炮弹不长眼睛,可是没有办法,眼下乱世,你看看我们周围的这些村庄,有几个没被鬼子烧杀过的,其中王胡庄 铁犁庄这两个大庄子孩娃不留,都被小鬼子这帮禽兽杀光了,在这个兵荒马乱的年月,没有保险的地方,到哪里都危险,国破了安全又何在?随时随地就有可能死在鬼子的屠刀下,他们和你一起打仗看着蛮危险,但是我们还是放心,这一次淑仪和雪中 燕纯决心都很大, 一定要跟着你上战场, 在部队上, 无论到哪里,你一定要照顾好他们,你们每个人都是我们的连心肉都是我们的希望,等将来站住脚,你们再要一个孩子,不管是男孩女孩,我们都给你们养 给你们带, 最好是个男孩,你们张家就你一个独苗,我们李家也是淑仪和他哥哥两个孩子,这么多年,我那臭小子一点音信都没有,不能帮你了,不过淑仪跟着你,我们都对你的才能放心,都相信你一定能在这个地方成气候,到那个时候除小鬼子之外,不管是哪方神仙都得望着我们三个笑着说话。”

“爹 你放心,我不会让你们失望,只是战争年月军旅之中,照顾不到会让你们受苦的。”

“胥儿 你就放心大胆的干吧,我们三家的事你不用操心,虽然兵荒马乱,但是我们守着家,有家员和仆人有吃有喝,小日本来了我们就跑,怕什么,他们大不了把我们这些房子都烧光,烧光也没有事,烧光了我们就挖地窨子,哈哈……难不倒我们。”

“爹 我们现在这么大的声势,不愁铁路附近的小鬼子不知道,这里只是暂时的权宜之计,等将来打出来自己的地盘,我都会把你们接过去。”

“哈哈……好好好……我们会去看看我们儿子的王国的!”

张豫东和岳父聊着天, 父亲和舅舅指挥着发放东西,这两个老人忙得不亦乐乎,双手和全身沾满黑乎乎的枪油,满脸汗水往下流,服装和枪支很快发放完毕,战士们都高兴地摆弄着这些刚刚拿到手的武器,三位老人最后叫人把大车上的粮食卸下之后,在这里吃了顿饭就高高兴兴回去了。

部队一下子补充这么多的新鲜血液,整编和训练的任务又摆在了桌面上,第二天还没放亮,张豫东就起来了,战士们还在睡觉,周围一切还是静悄悄的,自从兰封战役之后,日本鬼子忙于武汉大会战,整个豫东地区成了他们运输兵源辎重的大通道,如果不是路过的鬼子进村烧杀抢掠之外, 很少能够听到枪声,从大局上来看,这个时候正是在敌后发展抗日游击武装拉队伍的大好时机,张豫东走在林间的草地上,挂在草尖上露珠把昨天新穿的布鞋打湿了,所有的人都发了新军装,整个部队面貌焕然一新,父亲天上掉馅饼一样弄来的一批枪支弹药解了他的燃眉之急,枪有了,弹有了,人有了,整个部队的架子扎了起来,就他本人而言,绝对没有想到那三个老头竟然能帮这么大忙,突然想到以前不理智的冲动给家人造成这么大伤害,他心中不免泛起一阵愧疚,现在什么都不用说了,剩下的就是投入全部身心把队伍拉起来,训练好,把仗打好,实现老人的愿望,实现他自己的理想。

他是一个喜欢自由的人,这一辈子最反感的就是被别人管束,从孩子开始,他就养成了独大的性格和脾气,如今他拉部队出来了,自己的日子自己过,再也没有人指手画脚,听命于人的日子过去了,他自由了,他终于在这个乱世中开始一步步雏形自己的王国,在他理想的国度里,将来他就是国王,他心中成型的许许多多那种人间不曾有的他认为境界高于现实社会的理想情景都可以在将来的王国里付诸实施,把那些设想和梦幻的东西变成现实,这是他人生最大的理想和愿望,自由和平等将成为将来王国里的主题。

虽然是战争年代,在他将来的国度内,他将要实现耕者有其田,消灭不劳而获的寄生现象,他知道要实现这种设想,大力支持他的豫东三大家的张齐 李将有一番透骨的阵痛, 但是不管多么难,只要环境允许, 他就会循序渐进一步一步地推下去,在他的抗日王国中,除了抗日军队需要的一切之外,所有不必要的税费都将尽量避免,目前的大方向大前提一切都是为了抗战,人为抗日动,事为抗日做,汗为抗日流,血为抗日洒,命为抗日殉,这里的劳动者战斗者都要为抗战而劳作、而战斗,劳动者有其食,战斗者有其慰,牺牲者有其恤,只有军民团结,握成拳头才能和小鬼子长期打下去消耗下去,才能在将来残酷的战争环境中得到生存和发展,才能在这场轰轰烈烈的抗日战争中赢得自己的一席之地,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天刚蒙蒙亮,远处模模糊糊的景象正变得越来越清晰,林间枝头树上的鸟儿越来越多的加入了夏日清晨的大合唱,从东南方向吹来的带着清凉气息的晨风轻轻地爱抚着树叶和草尖,草丛中虫蛰的晨曲更加清幽,如果不是战争,他张豫东有可能在这个静无人世的地方搭建一所茅草屋带着妻子悠悠然地终老一生,他虽然出身一个军人家庭,生长于一个富足人家,但是他的性格仿佛从来就对生他养他的那个环境有着天然的排斥。

十九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中国内忧外患,是一个激烈动荡的年代,几千年旧的封建传统的大厦在内外新生力量的不断进攻和瓦解下摇摇欲坠,所以 在张豫东生长的年代里,中国社会的斗争矛盾日趋不可调和,新旧思想激烈碰撞,在封建与反封建激烈斗争中,在半封建半殖民的现实惨痛环境中,中国这个几千年的封建大帝国正在经受着覆灭的巨大的历史阵痛,正在经受着惨烈的颤栗的无法忍受的被人宰割,所以中国的内部矛盾与外部矛盾空前达到了沸腾化白热化,到了必须质变的时候,这个时候不管是无产者还是有产者,都生活在社会不断加剧动荡的大环境中,人人都是渴望变革,人人都渴望新的事物诞生,外部民族矛盾已经到不可调和的程度, 这一切都是因为我们这个中华大帝国的大厦内部出现了腐朽,已经到了帝王政权日落西山的时候,世界列强一个个趋之若鹜带着狰狞贪婪的目光冲过来,扑向这个奄奄一息的庞然大物,在它即将死亡的庞大身躯上分得一块肉,日本帝国主义就是其中之一,从 1840 年以来,他们强迫腐朽不堪的清政府签订了一个又一个丧权辱国的卖国条约,琉球台湾辽东半岛山东半岛相继被瓜分,这个恶狼还不满足,随后又在1931 年 9 月18日发动了东北事变,侵占了我东三省,就这样还是欲壑难填,他们大量侵占中国领土之后,又发动了长城 上海等大的侵华战役,展开了吞并全中国的战争,被逼得毫无退路的中华民族不得不起来与小日本血拼到底,全中国每个人都知道,如果再像以前那样忍辱退让,其结果毫无疑问就是亡国灭种,随着中日战争的全面展开,中国将进入一个战争时期混乱的社会,各种势力各种名目蜂起的 社会武装形形色色,有的打着抗日旗号,有的连抗日的旗号也不打,拉武装搞割据 做乱世英雄,在这个混乱的年代,如果方向把握得好,坚定打出自己的一片天地 熬到抗战胜利,到那时候不管国民党还是共产党掌权对他都不能轻视,虽然他无意于官场,无意于觅爵封侯,但他作为一代英雄绝对不能被世人所忽视,生于这个动荡的岁月,长于这个乱世的时代,呼啸纵横于这个古老而又疆域无际的国度,他一定要做到无愧于国家和民族,无愧于自己这千年万年不再有的生命,人生天地间,虽然就是这么样,但是这几十年的时光也绝不能虚度,决不能碌碌无为,现在整个国家和民族正处在生死存亡的危难时刻,也正是好男儿建功立业的时候,真正的英雄挺身于乱世之时,在这个大英雄书写豪迈人生的时代,只有懦夫才惶惶不可终日但求自保,只有胆小如鼠的人面对沧海横流才会畏缩逃避,这个天崩地裂的时代是一个男子汉的时代,这个沧海横流的时代是英雄辈出时代,他张豫东是这个时代一朵小小的浪花,生命虽然短暂,但他决不辜负命运所赋予的一切机会,他要在这样滔 滔的横流中以豪迈的气概书写人生的伟大篇章,用苦的逗号用血的顿号 用搏斗的句号 用生与死的破折号来完成他生命这份最最美丽的伟大的民族事业,到那个时候 中华民族彻底胜利了,全民族进入一个伟大复兴的时代,他作为这个时代他们奠基者 拼杀者将功成名就,如果生命还在,他将脱下战袍,将军队交给国家,带着妻子 儿女重新回到他生命所系的乡村田野犁耧锄耙,或驾一叶扁舟烟雨湖泊,做个放下一切生命重负的农夫渔夫 樵夫,悠然于天地间,这是他生命的最高理想,他的人生要做这样淡然的完美的谢幕。

如果他和妻子儿女都在这场战争中为国捐躯,那么他们作为民为族的拼杀者,无论尸骨埋在哪里 过多少年,当人们阅读黄淮大平原抗战史的时候,后来的人们都将阅读到他们的英雄事迹,如果有幸拥有一座墓碑的话,每到清明,作为这片土地上的后来者,就会前往沉入历史荒芜的墓丘追悼他们 缅怀他们。

人这一生其实很简单,赤条条地来,赤条条的去,不同的是,每个人所走过的不同是脚下的路,有的人碌碌无为没有一点印痕,有的人虽有印痕,但那是出卖国家背叛民族被人唾弃的印痕,像张豫东这些人,他们生在这个乱世,为国家为民族 抛头颅洒热血,人们将永远 永远把他们纪念,他们将作为一个真正的历史书写者进入国家民族气势恢宏 波澜壮阔的前进史,成为中华民族五千年伟大历史中一段闪光的记忆 永远 永远不可磨灭。

这就是一个真实的张豫东,他就是要以这种方式来豪迈的书写人生的历史,他为这个民族死,也是为这个民族生,他是这个民族一个普通的细胞,他的生生死死都要与这个民族联系在一起,他是一个用自己真实生命来书写历史的人,这样的人无论是生 无论是死都将是伟大的,因为他的一切都和他出生的这个民族、这个民族所面临的战争联系在一起。

这个风云激荡的时代终会过去, 在一百年 两百年之后, 在一千年 两千年之后,这些为民族为国家抛头颅洒热血的英雄们必将为民族所铭记,现在的一切都将成为历史,所有以自己的生命和鲜血书写这段历史的英雄就让公正的历史见证和记忆吧,这一点是无疑的、是任何妄想无法抹灭的,否则 历史将不真实 不完整,将出现残缺和断层。

本文连载章节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