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崧岳的头像

崧岳

网站用户

小说
202504/03
分享
《我的祖国》连载

第二百五十六章 争锋豫皖边(49)

张豫东一听有徒淌过河的地方,心中一阵兴奋,马上把薛伦叫来,命令1 大队顺着河岸向东行进。

“老总 你们得小心哪, 那里涡流曲成的漩涡很多, 要不然 我跟着你们去吧!”

张豫东一看下这么大的雨,老人家又这么大年龄,他微笑了一下:

“不用了,谢谢您大爷,我们自己去试试吧!”

说着 他叫赵铁良掏出两块银元放在老人手里,老人非常激动:

“官爷 我不要钱,你们自己用吧,只要你们能够给俺报仇就行了!”

说着他就把银元还给赵铁良,张豫东用手一推难过地说:

“大爷 这是给您的辛苦钱,下这么大的雨,您的家人又被小鬼子杀害了, 生活无着落,您拿着生活吧!”

老人家把银元拿在手里又看了看,嘴里念念地说:

“这是一支什么样的队伍呀,问路还给钱……”

大雨中,张豫东辞别老人,顺着河岸向东疾驰,他带着赵铁良 卢晓松一口气跑了几华里,果然前面出现了茫茫的草滩,刚才还湍急的河水到这里变成宽阔一片,远远望上去黄乎乎的,水天茫茫,张豫东让赵铁良带着警卫班砍些小树,拿在手里一点点地往前淌,在水草相间中,水流平缓多了,水深也在下降。

张豫东跟后面,“铁良小心点,注意用棍子探路!”

赵铁良回过头来大喊道:

“司令 你就放心,这里是青沙积淀的硬底。”

兴冲冲的赵铁良话音刚落,就扑通一声没影了,警卫员一片大喊:

“班长 班长……司令……班长不见了……”

张豫东一惊,知道遇到了老人家所说的鬼漩涡,赶紧往前跑,“赶紧救人……赶紧救人!”

张豫东望着吞没赵铁良的一片黄水感到凶多吉少,但是也没任何办法,他只是用木棍慢慢顺着水流向前淌,正在这个时候,前面十多米的一片草丛中传来了赵铁良的声音,大家一片惊喜,过来一会儿果然赵铁良从草棵子中爬了出来,他摇摇晃晃地走过来,张豫东焦急地问道:

“怎么样?”

赵铁良用手抹了脸上的黄泥汤,“司令 没事,我到黄龙府里游逛了一圈,不让进门我就回来了……”

“哈哈……你这个家伙和阎王打个照面还打趣呢!”

张豫东一看他除了满身的黄泥浆没多大的事,就赶快命令前卫人员探路标线,不一会儿几十根木棍插出了一条路,后面的第 1 大队过来了,张豫东站在水里指挥着部队过河,他挥舞着双手嘴里不住地提醒大家,很快第 1 大队全部过去了,接着就是司令部的直属队,淑仪和燕纯这两个军中的女儿被大雨和泥水塑造得完全没了一点美丽的样子,她们那还没剪短的长发都在大雨中一缕缕的贴在脸上,张豫东看到她们打趣道:

“哈哈……两位美丽的安琪儿,怎么都一个个变成落汤鸡了?”

李淑仪和燕纯相互扶着撩起成缕的头发,“为了打鬼子 我们愿意,你看看刚才那个村庄都成了鬼村。”

张豫东看到这两个舍家弃子追随他抗日的两个女子心中不免泛起阵阵怜惜之情,如果不是这场战争,作为女子,这样美丽的生命怎么会在这个时候在这个危险的地方出现呢?战争虽然不是女人的事情,但是在整个民族的灾难面前,承受这种灾难的又怎能都是男子呢?不管是苦难和幸福,生命的天空人类的天空民族的天空都是男人和女人共同顶起来的,上天创造女人的美丽并不是意味着女人就可以逃避生命所面对的一切灾难。

前面的部队按着插好的标线爬上了泥泞的河岸,走在后面的是第 3 大队,陈正刚牵着马过来了,突然一声炸雷,受惊的战马冲过标杆向下跑去,他拉着缰绳被马带着跑,大家大喊着让他放手,可是晚了一步,那匹受惊的战马还是和他一起扑通一声掉进了鬼漩涡,泛起一片泡沫之后再也看不到了,河水很快恢复平缓的流淌,大家一阵乱喊,突然陈正刚和那匹马都从远处的草丛中露出水面,大家用木棍试探着过去把他从水里拖出来,那匹受惊的战马也从水涡里站了起来,张豫东慢慢走过来。

“怎么样?”

陈正刚用手把满脸的泥水一抹,“司令 没有事,灌了几口黄泥汤。”

那匹战马也被赵铁良拉了起来,他边拉边骂:

“你这个狗日的,胆小鬼,一声雷就把你吓成这个样子,以后炮火硝烟你个狗杂种还不吓得没有魂!”

张豫东看着陈正刚和马都没事呵呵一笑:

“全当陈大队长洗了一个黄泥汤的澡!”

部队在大雨中很快渡过了变得脾气暴躁的白龙河,顺着大路又继续向前进发,张豫东和陈正刚走在后面,“司令 你知道,刚才我和马为什么没有淹死吗?”

“还有什么道理吗?”

“我用生命知道了白龙河的这些漩涡,它们大多都是箭形的,前深后浅,刚刚掉下去的时候,两脚没触到底就被涡流给推到比较浅的边沿上,如果没有河水巨大的推力,要想爬上来几乎不可能。”

“嗯 是吗?这次阎王殿你没有光顾后悔了?”

部队在着黄草滩上曲曲折折的向南行进,在这样的风雨中,对于张豫东这些老兵来说不算什么,可是对于新兵来说可不一件容易的事情,虽然他们在老兵的带领下没有出现明显被动,但是张豫东从那一张张脸上可以看得出一些异样来,大雨中行军是一件苦累的事情,但是战争环境是不允许选择的,能够纵横疆场的部队必须是一种适应能力很强的部队,战争的恶劣环境不但但疲乏筋骨,还能磨练出他们坚强的意志,没有一支部队天生就是适应环境的高手,所有能征善战的部队都是一点点从战争中适应战争的,这中间意味着淘汰和选择,永远都是适应者胜,战争是个磨练意志的大训练场,所有的人都是以生命为赌注来接受残酷磨练的。

其实生命与生命中间的厮杀,也是生命向着更高进化的一种方式,有的人有的群体 有的民族在战争中适应环境战胜对手生存下来,有的就会付出灭亡的代价来完成自己生命的最后一笔,战争来到世上,只要生命存在,就将以它特殊的形式存在下去,直到所有的生命退出历史舞台,战争作为一个生命存在必须有的名词才能画上句号。

如果我们站在上天的高度,战争虽然是残酷的,但是它是不容选择的,战争永远都是强者和智慧者的笑脸,永远都是弱者和愚蠢者的悲凉,这种形式和结局是永远无法改变的,上天根本也不容改变,胜利者永远接受上天的褒扬和嘉奖,人类的道路不管如何的曲折,毫无疑问都是胜利者的道路。

头顶上的炸雷依旧接连不断的炸响,全身上下湿透的铁血军官兵依然按照计划向南前进,风仍然没有一点减弱的意思,泥水道路的两边都是被狂风吹倒的树木和庄稼,风头旋过,铁血军也被吹得东倒西歪,张豫东依然没有下令休息的意思,大雨中他把马交给那些体弱的战士,他也和战士们一样不时地在风头中踉跄,之所以没有下令停止前进, 他有个想法, 就要利用这样的恶劣天气锻炼部队,尤其是新兵,如果这样的天气能够抗下来,那么在将来激烈的战斗中就不会因为天气出现问题,不管是进攻撤退 打伏击都能运动自如。

大雨中铁血军已经连续走了四五个小时,按时间计算,已经到了下午的四五点钟,风还在一个劲地狂吼,雨还在紧一阵慢一阵地下,头顶上的闪电霹雳按照上天的意志发着自己的脾气,在危险中趟过白龙河之后,他们又连续穿过了十多个村庄,已经走出睢县到达柘城地界,大雨中侦察员骑着马不断地向张豫东汇报着周围的情况,依然没有发现鬼子的任何消息。

部队越过张良村,依旧向东南方向前进,出了村庄,雨中的道路在一片庄稼地里折向东南,前方看不到一个村庄,刚才路两边东倒西歪的庄稼渐渐退去,大雨中的道路在弯曲中伸向了一片黑莽莽的树林,走在前面的第1 大队立即派出搜索小分队前出探路,走进茂密的树林,加上雨天光线灰暗,向林中延伸的道路立刻就变得模糊起来,风雨狂舞着大树,像千军万马冲锋陷阵一样,阵阵的风涛在莽荡的树林里翻卷,越往里走越暗。

张豫东从后面追上来,他叫住薛伦简单商量几句,命令各部队提高警惕,准备战斗,刚才还在大雨中有说有笑的官兵一下子严肃和紧张起来,老兵不断地提醒新兵注意保持队形,搜索两边的情况,在第1 大队后面的司令部直属队接到准备战斗的命令后立即行动起来,李淑仪和燕纯这两个女性也和其他人一样把枪从肩膀上拿下来,握在手里,这种情况还是她们平生第一次,张豫东不在身边让她们多少有点紧张,虽然她们在决定追随铁血军的时候已经千万次告诉自己——你不再是一个女人,你是一个军人!

可是 这样的提醒对她们来说已经没有任何效果。

部队在这片看不到边的大树林中越走越深,前面的光线也越来越暗,道路在树林中越来越弯曲,路面上积满了雨水,有些地段积水过膝,部队非常肃静,只有哗哗的淌水声。

队伍在树林中已经走了一个小时,这时候天彻底黑了下来,几百人只能借着不断闪耀的雷电趟水前进,还没有一点走出树林的迹象,闪电过后大家不得不牵手前进,什么也看不见,大树站在路边像一群群张牙舞爪的巨怪,在大风的纵容下,对这支孤单的队伍发出一阵阵凄厉瘆人的怪叫,随时都会从道路两旁扑过来,用那撑天的巨手把他们抓起来抛到空中张嘴吃掉似地。

前方的道路越来越弯曲了,闪电下 后面的队伍竟然一点也看不见前面的队伍,张豫东带着部队走在前面,他心里在想,虽然在行军计划里有一片叫做鬼见愁的大树林,这样的苍莽,显然侦察的跟实际的情况有些不符,闪电熄灭的时候,什么也看不见,已经到了伸手不见五指的程度,这样的地方最容易出现突发情况,好在通过这几天的侦察还没有发现任何的敌情。

这样的大雨天气看上去危险,其实也是一种安全,因为这一带没有任何的抗日部队在活动,路过这里的鬼子也不会有任何紧张的防备和蓄意的攻歼意识,这里虽然有几股土匪,但是对于攻城略地的日军来说根本就不会放在眼里,那些活动在这里的小股土匪大部分也无心和日军作战,他们也不想惹火烧身,因此 在这样的大雨夜,张豫东的南征部队只要不和日军突然遭遇是没有任何危险的。

大雨中闪电下,这支四五百人的队伍又连续走了一个多小时,依然还是没有走出树林的征兆,越往前走前面的路越多,有许多弯曲的路交织在一起,他们寻着正南的方向一直往前走,

这支队伍从仙人山出发已经连续行军八九个小时,战士们肚子里的那点东西早已消化得一干二净,那些平时吃饭规律的庄稼汉早已饿得前心贴着后心,他们的体力都已耗尽,两腿像灌了铅一样,那杆出发时还很轻的步枪这个时候压在肩膀上也像千斤重的大梁让人痛苦不堪,他们很想一屁股坐在地上或躺在脚下哗哗的积水中好好闭上眼睛喘口气,可是 所有的人都在前进,这种念头也只能作为一种渴望在心头想想而已,这次出征摊上一个大雨天,如果第一次都挺不住,往后还怎样有脸说自己是一个爱国的抗日军人呢,等打了胜仗回去的时候,总不能舔着脸说,我没有打一仗,大雨中的连续行军我都拉稀了吧,说是出来打日本的,豪言壮语也说了,爱国誓言也发了,还没见到日本鬼子就被一次行军打垮了,还算什么兵呀?还打什么仗,还说什么抗日呀?

在黑暗的行军中正在忍受饥饿疲劳的新兵们大部分心里都在这样的斗争着,可是在这个黑暗的树林里,却没有一个想弃枪逃跑的。

闪电在树林上头把天空瞬间撕碎了,那强烈的电光把这片大森林照得一片惨白,电光下的队伍像条向前蠕动的长蛇,不停地向前移动着,这时候侦查员打马而来,见到张豫东激动的说,前面不远就走出森林了。

张豫东听到报告命令往下传:

“就要走出森林了!”

这个消息对于那些渐渐失去耐性的战士来说无疑是个好消息,让那些早已疲惫不堪的新兵麻木的神经突然兴奋起来,在这个消息的激发下双腿也有劲了,肩上的大梁又重新变成一杆杀敌的步枪,行军的速度也加速了,快出树林的时候,大雨也变得小多了,那助纣为虐的狂风也变得温顺起来,只是天空依然黑得让人恐惧,那刚才还照亮前进道路的闪电间隔时间越来越长, 利用闪电判断前方道路变得很困难,好的是,快走出这片莽荡的叫做鬼见愁的大森林,雨变得越来越小。

终于走了出来,虽然还是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夜,但在战士们心中那无边的压抑突然不见了,每个人的肚子开始一阵接着一阵擂起饥饿的战鼓,张豫东也早已饿得没有了感觉,整个肚子变得空荡荡的,那种刚开始的饥饿感对食物的催促和渴望慢慢变成了全身的疲惫, 突然侦察班长卢晓松从前方打马跑来, 他轻声地告诉张豫东,前面十多里就是雷大庄,宿营地地就要到了,问张豫东是不是按计划宿营,他下意识估摸了一下,大概已经到子夜的时分。

“雷大庄南边不是还有一片树林吗?这个时候不要进村,我们就在村前的树林里休息一下,黑更半夜进村会把老百姓吓个半死,这大雨天让那些人往哪里逃啊,算了还是少折腾人吧,我们自己就到村前的那片树林里过夜!”

张豫东说完,卢晓松转身消失在茫茫的黑夜里

“往后传,加快行军速度,前面十里就是宿营地雷大庄!”

部队又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行军很快到了目的地,命令要求秘密宿营,早累得人困马乏的官兵一个个倚在大树上悄悄从行军包里拿出干粮静静吃了起来,由于命令要求,没有任何人发出任何声音,他们就这样简单填充一下饥饿的肚皮都不知不觉睡去了。

张豫东指示各大队布置岗哨以后,又让赵铁良把三个大队长叫来开个简短的会议,询问一下各部队的情况,讨论明天的行程和安排

“简短说几句,今天的大雨行军,对于我们这支新成立的队伍来说确实是一个不大不小的考验,从这次行军看来,我们这半个月的训练成绩还是可以肯定的。”

他顺手抹了一下脸上的雨水继续说道:

“现在 深更半夜的,我们就不惊动老百姓了,兵荒马乱的年月,老百姓整天在胆战心惊中过日子,就给他们一个安静的夜晚吧,部队简单地在这片小树林里休息,吃点东西打个盹,到天亮继续向既定的地方前进,各大队回去要做好警戒工作,连续在大雨中行军十多个小时,官兵非常疲劳,吃点东西之后很快就会椅在大树上睡去,越是这个时候,越要加强警戒!”

会议很快结束,各大队长都回去了,只剩下张豫东,他来到早已疲惫不堪瘫软在地上的淑仪和燕纯那里,雪中也来了。

“父亲 你吃东西了吗?”

“没有 刚刚开完会,雪中 怎么样?这一路还行吗?”

“咬着牙还可以!”

本文连载章节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