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周鸿凌的头像

周鸿凌

网站用户

小说
202501/25
分享
《抬头看彩虹》连载

第一十一章

有福的初中是在公社的中学上的。刚开学没几天,学校就开了全体师生大会,不过这会议具体是什么内容,学生们不是十分清楚,至少有福是糊里糊涂的。

自维聪去世后,作为五保户,瘸腿三婶的口粮虽然由生产队供给,但对于家里的一些活儿,瘸腿三婶缺了帮手。维敏家在村子东头离得远,也不太方便。瘸腿三婶的事主要是维良和巧凤两口子,还有秀芳、秀兰帮助做,有福在家的时候也帮瘸腿三婶跑跑腿——到代销店买盐、买火柴、买火油,都是有福常为瘸腿三婶效劳。

有福放学、放假,与小伙伴们“跳格房”“砸钱堆”“滚铁环”“打陀螺”都在瘸腿三婶家门口,姐姐们“打瓦蛋”“踢毽子”“跳皮筋”也是在瘸腿三婶家门口,瘸腿三婶的门前变成孩子们玩耍游乐的场所。有福知道,瘸腿三婶坐在门口一边纳鞋底一边看他们玩,是一件很开心的事,有什么需要有福做的,瘸腿三婶叫得也方便。不过,就算瘸腿三婶真的有什么跑腿的事,都是在有福玩结束了才叫呢。

在与有福一起上初中的还有小学的几个同学里,有夏有桥的儿子夏守军和袁显万的小儿子袁晓龙。袁晓龙在全班是最小的,比有福还小三岁,但他文化课成绩最好,老师布置课堂作业,有福通常自己不做,也不会做,都是等袁晓龙做好了,拿来抄一下。

那年月,在一个班级里,能把文化课放在心上的没几个人,学生做作业抄来抄去是家常便饭。那次作文课,老师布置了作文题目。不知是谁在报纸上抄一篇,连报纸上的“下转第三版”都一块儿抄进了作文,有福和全班大多数同学几乎都是同一个版本,老师很无奈,只好在课堂上说:“同学们作文写得有高度,都能达到《人民日报》评论员的水平了。”

高中是被推荐上的——公社文教办分了两个县中学的名额给夏村大队,有福和夏守军进入了县城上高中,袁晓龙还继续在公社的中学上高中。

刚进高中时,有福有种新鲜感。临石县中学的房子,比沿港公社中学的房子多得多,班级也多,老师也多,但是学生在学校的活动内容差不多,除了经常开会,还增加了学工、学农的内容。有福是住校生,每周六下午才能回家,周日下午还要赶回学校。回家后,他不但把学校和县城的新鲜事讲给父母和两个姐姐听,还要到瘸腿三婶的屋里去说说。

高一下学期,国家恢复了高考,学校上下备战高考氛围空前浓烈,可有福和有福的同学都没有被这气氛调动起来。他们比谁都清楚,自己肚子里有几斤几两的货。星期天回到家中,夏维良得知了国家高考政策的变化,与有福进行了交流。

维良道:“不能再玩了,要用心学文化课。”

“我又不指望能考大学。”有福回答。

“多读些书,也不一定就是为了考大学。”

夏维良又何尝不知,牛已过河了,拽尾巴又怎么能拽得回呢?有福在小学的时候,陈传轩就说有福不是读书的料,这个时候再叫有福去用心,已是积重难返。没有基础,没打好根脚,是立不稳站不住的。可夏维良又不得不这样去教育自己的儿子,他做了这么多年的村干部,明白一个理——多读书没坏处。不一定要功成名就,起码能够明理。说话有道道,办事有尺度。

总算是混到了高中毕业,不说考大学,就是让有福再回过头来去考初中、高中,也肯定考不上,这一点有福是十分肯定的。所以当班上不少同学进入补习班的时候,有福毅然决然地回到生产队,为家里挣工分。

本文连载章节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