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周鸿凌的头像

周鸿凌

网站用户

小说
202501/17
分享
《抬头看彩虹》连载

第七章

到了虚八岁那年夏天,有福已不怎么受父母和瘸腿三婶管束了,成天光不溜秋,跟着一趟稍大些的孩子们,泡在石羊港里,在弯道边的水中嬉戏打闹,有时玩得饭都不回家吃。石羊港里每年夏天都有小孩玩水而溺亡的,维良和巧凤胆颤心惊,生怕有福出什么岔子,瘸腿三婶走不了远路,也无法跟着有福。维良对巧凤说:“有福散在家里,成天马放南山,叫人担惊受怕的,该送他去学校了,交给先生管教管教。”

夏村大队也算得上有一所小学,学校只有两间教室两个老师,两个老师:一个教语文的,一个教算术的。那时,夏村的村民称呼老师不叫老师,叫先生。学生也这么叫,学生称教语文的老师为语文先生,称教算术的老师为算术先生,不过教语文的先生后来还多出了一个叫法,村民们都称他是而已先生。

之所以这么叫语文老师为而已先生,那典故也是非同凡响的:学校两间半房子,两间作为教室,半间是两个先生的宿舍兼办公室,没有烧饭的地方,先生的一日三餐,均是由学生家轮流供饭。那年,民兵营长夏有桥的儿子夏守军刚上一年级,轮到夏守军家为先生供饭,夏有桥的老婆,也就是夏守军他妈,头一回给先生供饭,不知有什么规矩,就让儿子夏守军去问先生,正好撞到了语文先生,这位教语文的先生慢条斯理地朝夏守军:

“无肉鱼亦可,没有肉和鱼,则青菜豆腐而已。”

这位先生讲的这么斯文,也许是在掩饰着某种尴尬,可一年级的小学生,哪里听得懂先生的这番咬文嚼字。跑到家中把先生的话学给他妈:

“语文先生说了,没得肉和鱼,就青菜豆腐,还有而已。”

显然夏守军把语文先生的第一句话给忘了,也有可能是他根本没听懂先生这句“无肉鱼亦可”是什么概念。

“青菜、豆腐、而已?”夏守军的妈将纳鞋底的针在头皮上磨了磨,有些疑惑。她大字不识一个,在夏村是出了名的粗野泼辣,与人说话从没素静过,不少男人都嫌她太荤。她朝着儿子大声重复道:“青菜!豆腐!而已是什么东西?”

“我也不晓得。”夏守军斜着脑袋:“你大人都不晓得,我怎么能晓得?”

“去问问你老子,看看而已是什么东西。”夏守军的妈不耐烦极了:“从未听说过吃食里还有而已的,这是个什么玩意。”

夏守军飞奔着小腿,朝村子东头跑去,他的老子夏有桥正在那里的一户人家与人打麻将,牌底太背,几块钱输掉了,夏守军上气不接下气地站在麻将桌前:“爸,而已是什么东西?”

夏有桥输了钱,正窝着一肚子火呢,抬头见儿子站在面前说一句听不懂的话,气不打一处来,破口便骂了一句:“你妈妈格B。”

夏守军站了一会儿,见老子夏有桥又聚精会神地摸起了麻将牌,不再说什么了,便跑回了家,告诉妈妈:“爸说了,而已是你妈妈格B。”

听了儿子传回的话,夏守军的妈心里暗骂:“这个骚先生,居然布置这等事来戏弄老娘。”

中午,夏有桥在麻将场上还没回,两个先生被夏守军领回了家,夏守军的妈端上了豆腐、青菜,气愤里含着些歉意招呼着老师:“先生哪,肉和鱼买不起,家里的豆子换了豆腐,青菜是家屋前菜畦里长的,先生将就着吃。”

一会儿又端上了一碗水,朝老师:“先生哪,有点对不住人呢,而已没有,只有而已汤。”

两位老师望着碗里的开水,也懵圈了,教算术的老师伸长了头,望了望:“什么而已汤,不就是开水吗?”

夏守军的妈赶忙解释:“先生哪,这可是我用了洗而已的水做成的汤。”

可怜的老师一头雾水,然而,就此“而已先生”的“美名”在夏村传得沸沸扬扬。在那种知识分子就是臭老九的环境里,这个语文老师称得上是夏村最大的知识分子,把“而已先生”这类不尊重的帽子扣在他头上,一点也不足为怪。

其实,这两个老师是很辛苦的,夏村小学四个年级的教学重任,全落在他们肩上,学校的一年级与三年级合在一个教室,二年级与四年级合在一个教室,两个教师上起课来连轴转,除了课间十分钟,没有休息的时间。学生们在夏村小学只能读到四年级,等到这些学生升五年级的时候,都要到石羊港北边的九灶小学去就读。

有福上学的第一天,就被老师罚了站。老师给一年级同学讲过课之后,布置一年级同学将课文内容:“毛主席万岁”抄写三遍,就去给坐在教室另一半的三年级同学上课了。有福用铅笔一笔一划地写,写了第二遍时,铅笔的笔芯断了,他还没学上削铅笔,没法再写字,也没什么事可做,就转过身,拉着坐在自己左侧比自己还小的同学袁晓龙的手,嘴里说开了:

“躲躲飞,上草堆,下个蛋,抱个龟……”

声音越叫越大。全教室的同学轰堂而笑,老师停住了对三年级的讲课,走到有福身边:“夏有福站起来!”

有福振振有词,歪着头对老师:“我没说错,瘸腿三婶就是这么教我的。”

老师没再说什么,又继续给三年级学生上课了。

这是违反了课堂纪律,几天学一上有福才知道。从此他不在课堂上玩这些了。但有福总感到上学念书,没有跟瘸腿三婶在一起时好玩有趣。

有福背不上书,背错书,算术题答数不对,是家常便饭。挨罚站、挨老师用戒尺打手,也习以为常。在日复一日的重复中,对罚站挨打这类处罚,有福的耐受力逐步增强。

三年级以后,背书量更大。那次老师布置课后背《纪念白求恩》,有福在家背,背不上,又跑到瘸腿三婶家顶头屋前去背。瘸腿三婶喜欢听有福背书,无论有福背的对还是不对,都能耐心地听着。

那天早上,牛都下田耕地了,维聪也在家,他在屋外收拾着夏天割洒的蒲草。

有福大声背着课文:“白求恩同志是加拿大共产党员,不远万里来到中国……”

瘸腿三婶在门口听着有福背书,笑眯眯的,听得很认真。维聪好像也在听,边听边垒蒲草,冷不丁地插上了一句:“白求恩同志不在家养牛,跑到中国来做什呢啊?”

上课时间快到了,有福不再背了,连奔带跑到学校,已上课了。老师见有福迟到,带有一点惩罚成分,第一个就抽查他背书,有福气喘吁吁地站起来:“白求恩同志是加拿大共产党员,不在家养牛,跑到中国来,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走到一起来了……”

全班一阵大笑,连一年级小同学也跟着笑了。老师憋着笑没出声:夏有福何止是白求恩不在家养牛的错啊,他把《为人民服务》上的句子套到《纪念白求恩》上来了。

背书让有福伤透了脑筋,到四年级的时候,不但要背毛主席语录,还要背林副主席语录。那次,有一课林副主席语录,老师连续三次抽查有福,都没背得上,被罚站两次,被罚鼻子杵墙一次。有福又背了两个早上,还是突突拉拉,估计这回老师应该用戒尺罚打了。

有福对老师的处罚规律已经把握得很透彻,一站,二杵,三打手。可第二天语文课上老师却宣布,林副主席的语录不需要背了,课本上所有的林副主席语录也都不要背了。有福笑了,这是他上学以来,在背书这件事上第一次走运,他的心里感觉到了一丝甜甜的滋味,比瘸腿三婶给他吃的水果糖还要甜。

本文连载章节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