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达大酒店旁有一座五层的附楼,是海达集团有限公司的办公大楼,三楼最左侧是董事长室,董事长室隔壁的接待室里,省报的知名女记者丛文佳正在对杨正桂进行采访。
“杨董事长,非常感谢您在百忙之中接受我们的采访。”
“没关系,接受媒体采访也是我近期工作的一部分。”可见,之前已有多家媒体采访过杨正桂。
“从相关资料和报道中了解到,您和您的团队都富有传奇经历。”
“都没有什么的,创业是艰难的,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无论是个人还是集体,没有苦难的历练,是干不成事业的。”
“您怀揣五十几块钱去外省,能打拼出现在这样有规模的集团公司,一定有非同寻常的思维模式吧。”
“也谈不上什么思维模式,作为农家子弟,我当过兵,吃苦耐劳也许是天性,是刻在骨子里,流淌在血液中的,个人的想法与目标,离不开天时、地利、人和,离不开各方的大力扶持,海达集团的成立是改革的产物,我们正在寻求更大的发展。”
“对海达集团今后的发展,您有什么规划和打算吗?”
“海达集团是搞煤炭贸易起家的,但只从事煤炭贸易对海达集团而言只算是小打小闹,今后煤炭贸易会作为集团发展的一个部分,集团公司的主要发展方向是,以资本运作为新的起点,以兴办实业来支撑。在兴办实业中,我们打算以汽车制造业为首选。”
杨正桂继续说:“当下老百姓的家庭,拥有轿车的占比微乎其微,在国外绝大部分家庭都拥有轿车,有的家庭不止一辆,我们未来的发展会赶上他们的,普通百姓拥有轿车那不是梦,我们要抢占这一市场先机。”
“佩服杨董事长的魄力。”丛文佳右手拿着笔在采访本上不停地记着,左手下意识地跷起了大拇指。
“当然,要想集团顺应新的形势,我们的实业也要多元化,结合黄滨的地域优势,未来我们集团可能还要涉足房地产业、纺织业等,我们的发展思路正在规划之中。”
采访不知不觉已经持续三个小时了,窗外人民路上的路灯也都亮了,杨正桂看了看手表,丛文佳也知趣地说:“耽误杨董事长的宝贵时间了,今天的采访就暂告一段落。”
杨正桂叫来办公室主任,将丛记者一行领进海达大酒店住了下来,并表示晚上要亲自招待省报的大记者。
在海达大酒店十八楼的豪华餐厅里,接着下午的采访话题,丛文佳意犹未尽,她与杨正桂边吃边聊着。
“杨董事长,我听说,海达集团在外省建了一个煤矿,才有了第一桶金?”丛文佳好奇地问道。
“这说法不完整,严格来说是我市的煤炭工业公司建的,我们仅是协助而已。”
“哦,海达投资参股或注有资金?”
“只能说有这方面的设想和意向。”面对记者的提问,杨正桂没有说出应该出资而又不愿出资的真实情况,接着又补充道,“无论是谁出资,都是咱们市里的钱,其实就是愿意放在哪个口袋的事。”
“那么董事长对当下经济的变革又如何理解呢?”丛文佳接过话题。
“过去我们是找市长,企业才有希望,现在我们找市场,企业才能成长,我们海达既要找市长,也要找市场,未来才能有更宽更大的出路。”
从杨正桂回答记者提问中,不难看出他把不能兑现给市煤炭工业公司的投入,说成是市长或是市场造成的。也可以看成是杨正桂与海达集团的运气好,市长与市场的空子都让他钻到了位。自此,杨正桂对不兑现投资的事越发感到心安理得,没有半点过河拆桥的愧意。
记者招待宴上的菜很丰盛,黄滨当下流行的“鳗甲蟹”都得上桌。鳗鱼,甲鱼,还有螃蟹,这些无不是市场上价格很贵的食材,至于这些菜营养有多高,谁也说不清。不管怎么说,在宴请时,餐桌上有“鳗甲蟹”,这是对客人的尊重。
“千里传情!”服务员又端来由玻璃盆盛着的一道汤菜,先报着菜名,又补充了一句,“这是我们酒店的一道特色菜。”
丛文佳和随行的其他两位记者有些好奇,眼神探望着服务员用汤勺给每个人的小碗分餐。丛文佳看出来了,这“千里传情”其实就是牛鞭汤,只是制作上讲究了些——发制后的牛鞭被切成了菊花状,再加上枸杞、大枣、藏红花和葱、姜之类的佐料炖制而成。
待服务员给每个人都分盛好,杨正桂便招呼客人用菜。丛文佳先尝了一口汤,赞赏道:“这汤的味道真独特。”
接着便拿起筷子,夹起那菊花状的牛鞭朝嘴里送,哪知这筷子一滑,牛鞭滑落到自己并拢的双腿中间。坐在杨正桂对面的办公室主任见此情况,赶紧叫服务员拿来毛巾,给丛记者擦拭掉。服务员捧着雪白的毛巾站在她的身旁,这丛大记者视而不见,双腿仍夹着掉落的牛鞭不动弹,还夹得紧紧的,她低头望着两腿间的牛鞭,又抬起头,一脸认真地对着全桌人说道:
“这剁碎了,煮熟了,炖烂了,还能找到地方,真不愧是千里传情!”
一桌子的人先是怔了怔,接着便轰堂大笑。这丛文佳性情的豪气,也造就了她奔放的文章,不久,省报头版的显著位置便以通栏大标题发表了她的长篇通讯《立时代潮头,驾万里航船》,副标题是:杨正桂和他的海达集团在改革中抢先机谋发展图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