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周鸿凌的头像

周鸿凌

网站用户

小说
202503/03
分享
《抬头看彩虹》连载

第三十一章

深秋,黄滨的第一场冷空气比往年早来了将近一个月,秋雨裹着秋风,风吹落了路边法桐的黄叶,雨打在袁晓龙的脸上,又重又冷,他正走在郊区通往黄滨汽车站的路上,哥哥袁大相从乡邮电所打来长途电话,说父亲已经不行了,望速速赶回。袁晓龙来不及到厂部办理请假手续,与科长讲了一下家中的实际情况,也同包括张容波在内的技术科的其他几个人说:“老家中有点事,要立即回去一趟。”便急急忙忙地离了厂。

待晓龙赶到家的第三天,袁显万这位还有两个月就要庆八十岁寿辰的老人,终于走完了他坎坷的岁月。老人还算是幸运的,在他有生之年,他能看到自家的土地收归集体,又分到各家各户;他也能看到夏村的每户人家都从顶头屋、茅草房,变成了宽敞的大瓦房,甚至是楼房;他还能看到最小的儿子上大学进入城市,在国有企业里有所作为,袁显万老人算是没留下什么遗憾。

就在袁晓龙在夏村老家与哥哥一起为父亲办丧事期间,厂里出了一件令袁晓龙刻骨铭心、终生都忘不掉的事。

袁晓龙从车间被调到技术科,提拔担任副科长,当上了张容波的领导,这让张容波一万个不服气——自己就是技术科的人,一进厂就被分在技术科,科班学历也不比谁差,厂里提了袁晓龙,无非是袁晓龙会拍厂长马屁。

凭张容波多年谈恋爱的经验,他多次观察袁晓龙与厂长的闺女丁小虹,发现他们并没有发展到谈恋爱的程度,仅是袁晓龙接送丁小虹,讨厂长欢心而已。

在邓慧玲面前立过海誓,想成为厂中层干部的张容波,悄悄地盘算并实施着自己的计划。张容波慢慢地疏远了自己的女朋友邓慧玲,而邓慧玲全然没感觉出来,可能是恋爱时间长了麻木了。张容波接着是要制造袁晓龙与其他女孩子谈恋爱的假象,再找机会接触厂长的女儿丁小虹。他还准备买一辆摩托车。不就是接送么,袁晓龙用自行车接送,他用摩托车接送,看谁比得过谁。

一旦傍上了厂长的闺女,那提拔就不是问题了。张容波越发不把心思放在工作和钻研技术上,满脑子盘算的尽是在水泥厂要当上干部。

袁晓龙因父亲临终而回老家,张容波感到机不可失,厂里很快就传出袁晓龙回家相亲去了的流言,说得有鼻有眼的。摩托车还没来得及买,张容波就向在厂里承建技改工程的包工头借来一辆摩托车,他算准时间,在丁小虹下班前赶到市劳动服务公司。

雨后的深秋,冷中夹着寒气,张容波在市劳动服务公司门口不远处静静地候着,他时而跨在摩托车的坐凳上,时而又支撑着摩托车,站在车子的一旁,眼睛始终盯着劳服公司的门口,生怕错过这天赐的机缘。

天早就黑下来了,怎么还没见人出来,难道是提前下班了?张容波暗示自己,再等等,这种事情急不得。张容波在获取姑娘欢心这个问题上经验是丰富的。当初追邓慧玲时,一开始被拒之门外,他在邓慧玲家的门外站了整整一夜,第二天早上才见上面,邓慧玲被他的痴情所感动,从那以后才有这么长时间的恋情。

冷风中的等待是漫长的,张容波的思绪在跳跃,他时而憧憬着美好的未来,时而又回到现实中来。张容波看了看手表,已快八点了,他不由得又走近劳服公司门口张望,见门口对面有一间办公室的灯刚熄,有人向门口走来,果然是丁小虹,张容波立即跑向摩托车,发动了车子,顺着丁小虹走的方向慢慢地开着。

“丁小虹,这么晚了才下班啊?”张容波的摩托车靠近了丁小虹。

丁小虹转过头,借着路灯定睛看了看,好像在厂里见过这骑摩托车的人:“是的,有材料要赶着打出来,明早领导上班就要用。”

“坐我的车走吧,顺道,我也是去黄滨工专图书馆还书,路过这儿的。”

一听说黄滨工专,丁小虹顿时就想到了与袁晓龙一起分配进水泥厂的还有一人,她听妈妈说过,除袁晓龙之外,带着女朋友一起进水泥厂的大学生,也是黄滨工专的。她猜定,眼前这人,就是妈妈所说的那个人,便说道:“不了,我坐二轮车回去。”

“顺道,又不费事,客气什么。”张容波再次邀请,把摩托车停在了丁小虹的面前。

面对张容波的热情邀请,此时再不上车似乎太不近人情,丁小虹正犹豫着,张容波又笑着催道:“上车吧!”丁小虹也不再推辞了,便跨上了摩托车的后座。

张容波发动油门,摩托车飞速行驶在黄滨市最繁华的人民路上。丁小虹马上后悔了起来。她感受到,坐张容波的摩托车没有坐袁晓龙的自行车安全和稳重,更重要的是,坐在这摩托车上,没有坐袁晓龙自行车的温暖和说不出的幸福感,倒是觉得有一股股寒气透进她的五脏六腑。

她不得不示意张容波开慢一些:“我坐袁晓龙的自行车习惯了,不适应这么快的速度。”

张容波放慢了摩托车的速度,侧过头,借题发挥了起来:“袁晓龙昨天回老家了,没有跟你讲吗?”

“没有,估计老家有什么急事。”丁小虹知道袁晓龙家中有年迈的父母,平时回家看望也只是一两天便回厂了。

“哎哟,你还不晓得啊,袁晓龙这次回老家是相亲的,好像是他们老家临石县哪个副县长的千金……”张容波把话说得既模棱两可,又有鼻子有眼的。

听到张容波这番绘声绘色的言辞,丁小虹不再说什么了。

张容波接下来又滔滔不绝地说了些什么,好像是在叙述自己与邓慧玲性格合不来,已经中断恋爱关系之类的话,可丁小虹一句也没听进去,她连气都吭不出一声来,完全失神了,丢了魂似的。

张容波好像还有说不完的话,他丝毫没注意到丁小虹像木头一样地坐在摩托车的后座上。摩托车又拐了一道弯,进了市郊的水泥路上,这条路上没有路灯,漆黑漆黑的,只能看到不远处的水泥厂传来的星星亮光,过了这条路不需几分钟就可到水泥厂了。

这条不足两公里的横路上,中间地段有一条水渠穿过,路面刚修好,路灯还没装,水渠上的平板桥才铺好一半,另一半已垒好两侧的桥墩,桥面尚未浇筑。袁晓龙骑自行车经过这里时,总是提前绕到铺过桥面的那一边去。而此时的张容波,却打开摩托车的车灯,快速地骑着,他眼前的路面,被车灯照得一马平川,当发现水渠上没有桥面时,已来不及躲避了。

“哎呀”一声惊恐的尖叫,摩托车和两个人一起扎进了水渠,可怜的小虹,连喊都没来得及喊一声就沉到了水里。

直到第二天天亮,两具僵硬的遗体才被人们发现,从水渠里打捞上来。

待袁晓龙处理好父亲的丧事回单位,丧父之悲、失爱之痛,祸不单行的生离死别叠加在一起,袁晓龙伤心至极,痛不欲生。本该洪水暴发般的泪水,此刻却一滴也流不出来。

张容波、丁小虹的意外,给几个家庭带来的伤痛与黑暗是难以言表的。

经公安机关调查,尽管张容波借了包工头的摩托车说是去黄滨工专,事实上没有去,但根据现场勘探,公安部门确认非他方谋害,纯属意外。

可丁启胜和茆广芹始终没有弄明白,小虹究竟是怎么会搭坐上张容波的摩托车?他们在悲痛中煎熬,久久不能从阴霾中走出来。

此后,袁晓龙没有交过女朋友,他更加勤奋地工作、满身心地扑到水泥厂的技术攻关上,以此来排解心头那难以释怀的苦闷。

盼望着男朋友能晋升为水泥厂中层干部后再结婚的邓慧玲,万万没想到结果来得如此惨痛,她一度对生活失去信心。小姨金曼琼耐心开导,厂卫生室同事反复劝慰,才让她破碎的心灵慢慢恢复。小姨金曼琼在市广播电台和市二小为她张罗着介绍男朋友,她连面也懒得见。

三年后,丁启胜被调入市建材局担任常务副局长,袁晓龙也因工作表现出色,被选调进了市建材局技术安全科。已是黄滨市水泥厂工会副主席的茆广芹,为袁晓龙和邓慧玲牵线当红娘,起初,袁晓龙摆手,邓慧玲也直摇头,茆广芹一不做二不休,索性把俩人喊到家里,给俩人共同上了一课。

“你们俩也都老大不小了,念着过去的情感是人之常情,人是感性动物,不管是亲人还是恋人,他们走了,谁不痛心?我和老丁在那段时间头发都白了一半,我的眼几乎要哭瞎了,老丁埋怨自己,不该把小虹从纺织厂调到劳动服务公司,我倒是感到那是小虹的命,在哪里也躲不过的。”

茆广芹安慰着自己,也更多地是在宽慰眼前这两个年轻人。她望了一眼墙角上的五斗橱,橱子上方摆着小虹生前的照片,照片中的小虹,略带清纯的微笑,之后,她继续说:“活着的人好好活下去,也是对逝者的最好告慰,在过往的情感中走不出来,那小张,还有我们家的小虹,他们的在天之灵也是难以安宁的。”

茆广芹的坦然和苦心相劝,让袁晓龙和邓慧玲两颗冰封的心渐渐解冻。当着茆广芹的面,两个人都同意了相处,其实也不需要相处那么多,他们知根知底,彼此都熟悉对方。

袁晓龙与邓慧玲的婚礼是在市水泥厂的小食堂举行的。当年,茆广芹发放登记表时,误将袁晓龙、邓慧玲当成一对,而今却成了现实。当年连看一眼邓慧玲都觉得对不起朋友的袁晓龙,现在要和邓慧玲脸对脸地生活在一个屋里,吃在一张桌上,睡在一张床上。这难道是老天早就定好的姻缘?

收获了爱情的袁晓龙,也于不久后被提拔为市建材局技术安全科的副科长。

本文连载章节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