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周鸿凌的头像

周鸿凌

网站用户

小说
202504/03
分享
《抬头看彩虹》连载

第四十八章

随着一阵阵挖掘机的轰鸣声,混凝土加工站在夏村完成了历史使命。拆除现场,袁晓龙、陈宗林,还有无数的夏村村民们禁不住潸然泪下,毕竟混凝土加工站奠定了夏村发展的基础,为夏村人的富裕立下过汗马功劳,村民们望着眼前这棵摇钱树被拆除,神态各异,他们再一次期盼着。

五组村民刘扣美也随着大伙儿来到拆除现场,她已是快七十的老人了,望着混凝土加工站被一步一步地拆除,她扯着衣角,擦着止不住的泪水,再也不像当年晓龙刚回村办实业时那样风凉挖苦了,她和其他村民的流泪是真情流露,是有感情有温度的。她拉着袁晓龙的手:“拆掉加工站,还有比这更赚钱的落头?”

袁晓龙说:“有,你就放一万颗心。”

刘扣美擦擦眼泪说:“有就好,我们一家子,要不是你,不是有这个加工站,也没有今天这个好日子。”

“有就好,有就好。”刘扣美不停地喃喃着。

当年刘扣美在巢湖边上生下儿子夏巢生时才三十多岁,一晃又三十多年过去了。那年因为夏巢生无处读书,刘扣美拖儿带女从黄山回到了夏村,日子过得相当艰难。

从小就失去父亲的夏巢生,虽然有母亲刘扣美的呵护,但贫困的日子一天挨着一天,在他幼稚的心间,时时感受着母亲的艰辛和不易。为了他读书,为了他们孤儿寡母的生活,母亲求爹爹拜奶奶、磕头下跪的情景,夏巢生历历在目。他读书很刻苦,高中毕业就顺利地考上了大学,与袁晓龙上的同一所学校,袁晓龙当年上学时叫黄滨工业专科学校,到夏巢生考大学时,已升格为黄滨工学院了。接到录取通知书时,家里拿不出学费和生活费,是袁晓龙的龙石公司兜的底。当时,龙石公司不仅为村里修了路,为村民出行方便买了车,还建立了扶老助学资金会,资助六十岁以上的困难老人,也资助上不起学的困难学生,刘扣美的家庭获得了双向资助。刘扣美看到混凝土加工站被拆除,怎能不伤心难过、泪水涟涟。

夏巢生考上大学的那年夏天,袁晓龙还额外掏了两千块钱塞给夏巢生,让他带着母亲去了一趟黄山,为他父亲夏有江扫了墓。夏有江被毒蛇咬死后,工友们帮着葬在黄山的山坡上,夏有江的墓一直没有迁回夏村。

夏巢生大学毕业后,没有在城里找工作,他找到了袁晓龙,成了龙石公司的一名员工。

袁晓龙对刘扣美这家子的帮助出乎刘扣美的意料。她开始是觉得,袁晓龙是不是在嘲弄她家孤儿寡母的,以此来报复她男人过去的所作所为。后来她越来越觉得,晓龙不是那种人,是真心诚意地帮助她这个支离破碎的家,因此羞愧不已。再后来,刘扣美无论在什么场合,只要提起袁晓龙便满口夸赞:“晓龙是大人不记小人过,大仁大义,天生就有做大事的襟怀。”

晓龙的老母亲,还有哥哥大相和侄儿长顺起先也想不通。大相曾抱怨弟弟晓龙:“你帮人又不看看对象,怎么还去帮一个跟我们家有仇的人家。”

晓龙笑笑说:“过去的事就让他过去,一切要朝前看。”

大相不无担忧地提醒弟弟:“升米恩,斗米仇,你这么没完没了地帮下去,到头来这家人不一定记你的好。”

晓龙像是要完成某种使命似的,对哥哥说:“现在这一家子是夏村最困难、最穷的,都跨世纪了,她家还住那个土墙草房子,那还是石羊港改道时建的。在夏村,大家的日子都好过了,就忍心落下她这一家子?”

从此,母亲和哥哥、侄儿便不再说什么了。

本文连载章节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