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张锁钥的头像

张锁钥

网站用户

小说
202503/29
分享
《生存边缘》连载

第六十章

有时,一个承诺会捆绑一个人的一生,假如你把这个承诺看得十分慎重、十分认真的话。承诺在说的时候只是一句简单的话,而在做的时候却需要付出一生的时间、心力与情感。这是使命感,也是责任感。比如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是个人对国家的承诺。而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承诺,尤其是对于一个即将瞑目之人的承诺,其分量也是重如泰山的。而王微安就应下了这样一个重如泰山的承诺。

在世界历史上,有孔子、亚里士多德、马克思、莎士比亚这样的人物,也有嬴政、拿破仑、华盛顿这样的人物,还有牛顿、贝多芬、达·芬奇、爱迪生这样的人物,等等,不一而足。英雄不问出处,天才各领风骚。是这些人的存在,让世界臻于完善,让进步从不止步。他们用个人之力,付出艰辛的劳动,使世界这个浩大的巨轮慢慢地向前推进,演绎出一个世纪又一个世纪的兴衰与辉煌。前人倒下了,后人接住接力棒,继续推着巨轮前进,思想的洪涛永不停止,进步的号角永不停奏。这些改变世界、撼动世界秩序的人都曾是一个需要被养育的孩子,当一个婴儿呱呱坠地之时,有谁敢说将来他不会成为一个响当当的人物呢!有谁敢说将来他不会是一个推动世界向前走的人物呢!每一个孩子都承载着改造世界的使命,每一个孩子都能点燃未来的希望。想当年,在森林里采松子的青年努尔哈赤有没有想到未来他会成为清王朝的奠基人?想当年,还在当摆渡工的林肯有没有想到未来他会成为美国的总统?想当年,还在当童工的狄更斯有没有想到未来他会成为一位享誉世界的作家?命运最终能转出什么骰子,也许连命运自己也说不清。但活着就有希望,新生命的诞生就意味着有创造奇迹的可能性,在每一个小小的生命里都孕育着万千种惊天动地的可能。生命就是这个世界上最伟大的存在。

而王微安就把这样一个鲜活的、稚嫩的生命安置在了自己的命运的心房里,开始了她新的人生的征途。以前是单枪匹马地蹒跚前行,现在不得不汗流浃背地负重前行了。人生的路有时总是这样,你越觉得艰难,它会让你更艰难。你的双腿原本已经疲乏至极,提不起一点儿劲儿,它还要给你挂两个秤砣,这个时候,一个人的意志力就起了决定性的作用,是放弃还是前行?是缴械投降还是勇往直前?王微安选择了后者。人生的路有时也往往就是这样,在你觉得看不到一丝希望的时候,前面突然出现了曙光。坚持得到了褒奖与赞赏。

答应抚养一个与自己毫无血缘关系的孩子,对于一个有很牢固的社会根基的富人来说小菜一碟,充其量是损失一点儿钱财而已,但是对于一个没有社会根基、一贫如洗的姑娘来说无异于承载了青天巨任,她所要付出的东西在认知范畴内是无法想象的,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有时甚至需要付出生命。我们都知道王微安读过雨果的《悲惨世界》,芳汀的遭遇犹如雷霆万钧一般震颤了王微安的灵魂。所有读过《悲惨世界》的人都知道这样的剧情:一贫如洗的芳汀为了自己的孩子先是卖掉了那一头漂亮的、引以为豪的金发,继而卖掉了两颗洁白、美观的门牙,紧接着,在万般无奈下,她卖掉了肉体。一个女人所能卖的,她都卖了。只是为了她的孩子。母亲的伟大正在于此,母亲的光辉也正在于此。但是,卡内基有一句话:女人最重要的自律,就是不乱生孩子。别人赞不赞同这句话,我们不太清楚,但是笔者我,作为这本书的书写者,我完全赞同这句话。因为乱生孩子就意味着不负责任。孩子的苦难也许就是从母亲不负责任地乱生的那一刻开始的。

二零一八年五月十七日,在法国上映了一部电影,名叫《何以为家》。这部电影是根据真人真事改编的,讲述了一个十二岁的黎巴嫩男孩赞恩状告父母让其来到这个世界,却没有能够好好地抚养他的故事。赞恩是那一类在这罪恶的人世间受苦受难的孩子们的代表,而他的一纸诉状则是他们共有的心声:我们不能决定是否要来到这个世界,但是,如果我们来到这个世界就是为了来承受无尽的苦难的,那么我们宁愿不来。

无论在哪个时代,无论是雨果所处的十九世纪,还是我们现在所处的经济全球化的二十一世纪,女人的确有生孩子的义务与职责,因为人种的繁衍生息就是世界的根本。但是,作为女人,作为拥有生育器官的独一无二的女人,在条件不允许的情况下,为了孩子,也为了自己,绝对不可以乱生育,因为这个世界,这个社会,这个社会上的那些努力争取生存权利的人,那些努力享受生活的人,不会因为你是个会生育的女人,你生下一个鲜活的生命而善待你。恰恰相反,正因为你是个女人,生下一个孩子,这种沉重的养育职责会在没有完备的养育条件的情况下拖垮你,毁了孩子。这叫一石二鸟,而这种一石二鸟带有浓重的悲剧色彩。

王微安是懂这一点的,而且,她比任何一个人还要懂,但她还是决定在没有养育条件的情况下承担养育甜馨的责任,为什么?因为王微安自己曾经就是这样的一个孩子,她非常清楚对这个孩子而言,她最需要的是什么。那细腻如丝的母爱是孩子一生的支柱,那广阔如海的母爱是孩子一生的后盾,那看不见、抓不住,却充盈在空间的缝隙里与时间的滚动中的母爱,是孩子一生的给养,就像建房子要打牢固的地基一样,童年是一个人一生的根基。根基打不好,一个人的一生就会在精神与情感的苦难里颠沛流离。成年后,即便你把自己的身体安置在金碧辉煌的御座里,你的心,你的精神,甚至你的灵魂,都在童年阴影的凄风苦雨里备受摧残。童年的点点滴滴会以看不见的形式追随一个人的一生,你的一言一行,你的苦乐悲喜,你的大起大落,都有童年的痕迹,这痕迹刻在性格里,刻在情绪中,刻在命运的脉络里。毫不夸张地说,一个有过童年创伤的人,即便他已经去世,他的骸骨也许也泛着悲悯的童年创伤的光泽。

王微安决定抚养甜馨的那一刻,她给予了甜馨在爱的呵护下成长的权利,与此同时,她也给予了自己回顾自己的童年岁月的一点一滴的权利。成全甜馨的同时,王微安也成全了那个在情感上并不健全的自己。两颗苦难的灵魂准备相互扶持着在命运的深海里颠沛,但她们绝不会流离,因为她们有彼此。

命运看似不公平其实最公平,命运从来不会亏待那些努力活着的人,命运一定会善待那些有良知,有道德感,充满正义,且精神不灭的人。王微安在完全不考虑自己,而只考虑甜馨的这种大无畏的精神的指引下答应了赵悦馨的请求以后,赵悦馨心满意足地闭上了眼睛,结束了她年仅二十二岁的人生使命,为与她有关的所有人以及这个广大的世界留下一个嗷嗷待哺的孩子。这个孩子用她那不自觉的一笑,为自己争取来一位母亲。最后我们会看到,对一个孩子来说,拥有一个深明大义、宽大为怀、理性而又博学、明智而又聪慧的“母亲”,对她的一生而言,究竟起着多么大的作用。

本文连载章节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