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张锁钥的头像

张锁钥

网站用户

小说
202504/03
分享
《生存边缘》连载

第六十四章

毋庸置疑,王微安的深明大义感染了赵赫和杨柳。肥沃的土壤生长优良的作物,有良知与人道精神的国家养育有良知与人道精神的国民,同样的道理,假如你的身边都是有道德感与正义感的人,那么你也会变成一个有道德感与正义感的人,哪怕你之前并不是这样的人。环境塑造人,而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促进作用对人的精神与心灵的影响也是至关重要的。所以,一个人终其一生都要学会这样一件事:尽量把自己安置在优良的环境中并与品德高尚的人接触。

“近几年,我和甜馨准备在美国生活。”当赵赫和杨柳问及王微安她以后的生活动向时,王微安这样简洁地回答。

张之琛与王微安之前的谈话,王微安在这对父母跟前只字没提。赵悦馨自杀未遂事件发生后,赵赫去清华大学找王微安,那次赵赫提出想见张之琛一面,为赵悦馨考虑,王微安让赵赫打消了这个念头;在赵悦馨的葬礼上,赵赫终于见到了张之琛,两个男人只是默默地看了对方一眼,谁也没有多说一个字。这种沉默代表死亡的悲伤压倒了一切,所有情感上的个人动向都被悲痛之情淹没了;这种沉默也代表理性的克制优于冲动的惩罚;这种沉默还代表为了甜馨这一个存在,恩怨与仇恨必须冰释前嫌。作为一位感性的女性,作为一位悲伤的母亲,杨柳第一次见到张之琛也表现出了极大的容忍之心,她克制着自己,没有不顾一切地跑过去抓张之琛的脸,没有表现出歇斯底里的愤怒与抱怨之情。在这种错综复杂的关系中,当他们双方不得不做出选择的时候,他们不约而同地选择了隐忍与克制,赵赫与杨柳隐忍的是心中的怨愤,克制的是悲伤的宣泄,而张之琛隐忍的是心中的惭愧,克制的是良心的责罚。在赵悦馨父母这一边没有去指责与抱怨,而在张之琛这一边没有去解释和获得原谅,他们都沉默着,用沉默承载情感上的所有不适与折磨,他们把一切交给了时间,交给了行动。这是理性的魅力,也正是理性的卓绝之处。所以,我们赞扬理性,歌颂理性。

王微安把这一切看在眼里,作为中间人,她不为任何一方做辩解,她只是静静地横亘在他们中间,做自己认为正确的事情。王微安不在赵赫与杨柳面前说张之琛一句好话,当然也不会说他一句坏话;王微安更不会在张之琛面前谈论赵悦馨父母的任何是与非、对与错,在王微安看来,或者更准确地说,在王微安的认知里,他们应该相互认识彼此,但不应该通过别人,而只能自己去认识,自己去判断,自己去下定义。甜馨有一个怎样的父亲,甜馨有怎样的外公、外婆,到最后时间会给他们彼此答案的,这就是王微安保持缄默的主要原因。

所以,即便张之琛用心良苦地为王微安和甜馨勾勒了近几年的生活,但王微安一个字都没和赵赫与杨柳提,她只是简单地陈述了自己的想法,而赵赫满口答应。

“微安,你想在哪里生活就在哪里生活,”赵赫说,“我和你杨阿姨所能做的就是无条件地给予你强有力的经济支持。你也知道,我们只有悦馨这一个女儿,如今她走了,你就是我们的女儿。以后,你和甜馨的生活,我和你杨阿姨会全权负责的。只要我在这人世一天,我就是你们的依靠。”

“老公,不要说这种话吧。”杨柳的眼圈不由得又红了,说道,“我要留下来和微安一起照顾甜馨,近几年我们可能要两地分居了。”

杨柳是过来人,知道抚养孩子需要付出多少心血与精力。王微安太年轻,她没有养育孩子的经验,在初期阶段,她会忙得焦头烂额、不知所措的。所以,杨柳决定留下来帮助王微安,赵赫当然一口答应了。

王微安、杨柳和甜馨就这样开始了她们在美国的全新生活。她们依然住在马萨诸塞州剑桥市赵悦馨租住的那幢房子里。当时赵悦馨只租了一年,后来赵赫又和房主续签了五年的合同。她们之所以选择在这里生活,一是为了怀念赵悦馨,二是为了让甜馨在留有母亲的足迹、身影与气息的房子里长大。把这三个女人安顿好以后,赵赫恋恋不舍地回国了。

赵悦馨像一位艺术家一样,既有独特的审美观,也有一种浪漫的艺术气息,当初刚发现自己怀孕,并决定生下这个孩子的时候,她就开始给自己物色房子了。那时,只要一有时间,赵悦馨就在各大住宅区四处走走转转,像个暗探一样,观察那些独门独院的房子。一个月后,赵悦馨终于相对了一幢她自认为既美观又有艺术气息的房子。这幢房子离哈佛大学不太远,临街,远看像一座古堡,近看像一座茅屋,有两层,屋顶是土灰色的,墙面是白色的,窗户都是小格子,屋顶上有两个烟囱。院子是用篱笆围成的,篱笆周围又攀附着密密麻麻一层绿色植被,夏天甚是美观。院里又种了各式各样的花花草草,被打理得井然有序、错综有致。冬天的时候,篱笆的本色又露了出来,显出一种别样的美感。篱笆门与门廊相对,篱笆门与门廊之间有大约七八米的距离,这是一条由石块铺成的小道。门廊比地面高出五个台阶。当初,当张之琛找来这里的时候,正是在这五级台阶前,赵悦馨把手里拎着的塑料袋递给了张之琛。篱笆外面又围着一圈植被,紧挨着这圈植被的是一条铺着方石块的大路,当初,张之琛就是在这条路上迎面遇到了赵悦馨。无须怀疑,这幢房子既不缺乏浪漫的气息,也不缺乏神秘的色彩。

房子很大,住三个人绰绰有余。里面是那种典型的美国式的简约结构,所有的房子格局都差不多,我们在这里就无需赘言了。人生有时充满了苦痛,但有时一些意想不到的欢乐也会悄然而至。而对在美国安定下来的这祖孙三代来说,她们这曼妙的生活序曲就这样缓缓地拉起了帷幕。

甜馨的人生在她的母亲精心挑选的这座房子里开启了。最初的几个月,用焦头烂额来形容王微安和杨柳的生活根本不够分量。她俩都没在国外生活过,而杨柳虽然懂点外语,但是和不懂也没什么区别。在口语交流方面,杨柳自己不会说,也听不懂别人在说什么。因此,购买家里所需的一切生活用品就成了王微安一个人的事情了。而王微安对她所住的这一区域又人生地不熟。如果没有张之琛经常来搭照,这一时期,可以说王微安和杨柳简直寸步难行。在带孩子方面,王微安一点经验也没有,她简直找不到头绪。孩子没吃过母亲的一口奶水,完全靠奶粉过活。而杨柳虽然带过孩子,但那时赵悦馨是吃她的奶水长大的,她很少喂赵悦馨奶粉,现在甜馨却只能吃奶粉,一开始,杨柳拿不准量,要么冲多了,要么冲少了。反正是问题层出不穷,她们俩一天睡不了几个小时,围着孩子团团转。即便如此,孩子还是出现了很多小问题,要么动不动就把奶水吐了出来,要么是哭个没完没了,也不知道孩子为什么会哭。但是,再难熬的日子也会一天天过去,孩子总会慢慢长大,日子也会越来越好。就这样,不知不觉间,最初的、最艰难的那几个月还是熬过去了,后来王微安与杨柳都找到了诀窍,孩子带得越来越好,问题也越来越少,她们也逐渐习惯了美国的生活。因为人的适应性是非常强的。

某一天,甜馨刚刚睡着,杨柳看着正在厨房洗碗的王微安,用疼惜的语气说:

“微安,你看看,你的头发多长了,出去剪一下吧。”

王微安扭过脸望着杨柳,微微一笑,说道:

“杨阿姨,不碍事儿,扎起来就行。”

杨柳没有说什么。这几个月,王微安的好杨柳都看在眼里。孩子在夜里一有什么动静,王微安总会第一时间起来。她从来不会惊动杨柳,假如孩子哭个没完没了,把杨柳吵醒了,杨柳会来到孩子身边,看到王微安抱着孩子在地上转圈,杨柳说让她来抱一会儿,她想让王微安休息一下,王微安总会说:“杨阿姨,我年轻,熬夜没什么大不了的,你不像我,你身体吃不消,快去睡吧。”孩子的衣服,也基本上都是王微安洗的。王微安很少用洗衣机,都是用手洗,她担心洗衣机洗不干净衣服,婴儿的皮肤娇嫩,怕残留的洗涤剂与污渍让她感到不适。

在杨柳眼里,王微安比一个真正的母亲更像母亲。几个月以来的点点滴滴,所有的细枝末节,一次又一次地、深深地感动着杨柳的那颗几近麻木的心。一成不变的生活有这样一种魔力:它会消磨人的激情,偷走人的斗志,使一个活生生的人在日复一日的重复生活中变成一具行尸走肉,会说话,能思考。但说的基本是一些车轱辘的话,思考的基本是一些根本不再需要思考的事情,死气沉沉的习惯推动着一切,每天吃饭、睡觉看似靠得是一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其实这种主观能动性早就在不知不觉间演化成一种机械的习惯了。在这种习惯中,思想在倒退,灵魂在发霉,身体在孕育疾病,后来,慢慢地,人在一潭死水的生活中失去了灵性,回顾过去已没有必要,憧憬将来亦没有希望,于是,不得不无奈地怀着一种淡淡的愁怀之情耐心地等待着死期的到来,这就是大多数人后半辈子的生活。所以,那颗心不可能不麻木,那颗心也只能就这样静静地麻木着,在某一瞬间,内心会突然产生一种想法,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活着,片刻的虚无感过去以后,继续投入生活,却早已认不清生活,也无法改善生活。在这之前,杨柳就是这样生活的,她的身体里就跳动着这样一颗麻木不仁的心。

但是甜馨的到来以及与王微安朝夕相处以后,杨柳的这颗半死不活的心被注入了活力,而这种活力就是感动。这种由衷的感动之情撼动了杨柳那灰暗的心境,直到这时杨柳才明白自己的女儿在临终前为什么执意要王微安来抚养自己的孩子,因为赵悦馨比任何人都明白王微安是一个怎样的人,她拥有着怎样纯金般的品质和厚重的责任感。在赵悦馨看来,把孩子交给王微安就相当于她自己在抚养孩子。为此,杨柳第一次真正地了解了女儿的良苦用心,也了解了王微安的为人。

“杨阿姨,”王微安一边摘围裙,一边说,“现在甜馨省事儿多了,我教你学外语吧。”

杨柳笑了,说道:

“你说我也是上过大学的人,当初也不知道自己学了点儿什么,来到美国后,才发现自己像个文盲。”

王微安的脸上浮现出善解人意的笑容。

“人的一生是学无止境的,”王微安说,“大学所学的那点儿东西就是九牛一毛。”

“微安,你说得对。”杨柳用赞赏的语气说,“听你的,我会认真学习外语的。”

就这样,伴随着甜馨的成长,王微安又当起了老师,而杨柳年过半百又当起了学生。很难相信,杨柳竟然是一位非常刻苦的学生。一年后,当赵赫来到美国,他们一家四口去餐厅就餐的时候,杨柳已经可以用非常流利的英语和侍应生交流了。赵赫坐在杨柳的对面,怀里抱着甜馨,看着妻子用正宗的美式口语点单,不由得笑了,说道:

“真是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那。”

“都亏了微安,”杨柳说,“她是一位好老师,非常有耐心。”

“微安。”甜馨接着奶奶的话用稚气的童声说。

是的,甜馨已经会说话了。她从襁褓中的婴儿成长为一个一岁多的小姑娘了。但是,有一点很奇怪,赵悦馨非常美丽,张之琛也十分英俊,但一岁多的甜馨好像完美地避开了她母亲与父亲明显的容貌上的优点。甜馨一点也不好看,甚至可以说是很难看。对此,杨柳百思不得其解。杨柳不明白,无论是自己,还是女儿都算得上是美人胚子,但自己的外孙怎么就这么难看呢。杨柳情不自禁地对遗传学产生了怀疑,她猜测在孕育甜馨的过程中,女儿的基因是不是突变了。但王微安却一点也不着急,也不担心,她深信甜馨将来一定会出落成一个仪态万方、雍容华贵的美丽的女子。

杨柳问王微安她怎么这么肯定甜馨会越长越好看,王微安只是微微一笑,也不做解释。

此时,听到甜馨叫“微安”这个名字,赵赫十分惊讶,他不由得问道:

“甜馨为什么不叫妈妈,而叫微安?”

“是微安,她坚持要让甜馨叫她的名字,”杨柳用疼爱的目光看了王微安一眼,微微一笑,对丈夫解释道,“打从一开始,微安从来没让悦馨离开过我们的生活,她总是拿悦馨的照片给甜馨看,告诉甜馨这就是她的妈妈;她总是拿悦馨的视频给甜馨看,让甜馨听妈妈的声音,看妈妈的笑容与身影。在甜馨的心目中,她的妈妈只有一个,那就是只出现在照片上和视频里的悦馨。”

“为什么,微安?”赵赫不解地问,“为什么你要这样做?在我们心里,你就是甜馨的妈妈。”

“赵叔叔,我只是甜馨的养育者或者叫陪伴者,她的妈妈只有一个人,那就是悦馨。”王微安说。

赵赫与杨柳对望了一眼,两个人谁也没再说什么。但是,他们再一次被王微安的行为打动了。

本文连载章节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