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张锁钥的头像

张锁钥

网站用户

小说
202503/31
分享
《生存边缘》连载

第六十二章

得知女儿去世的消息后,杨柳的第一反应是不相信。这很好理解,一颗心太悲痛,它既会抗拒真实,也会心存幻想,还要回避现实。这个消息是赵赫告诉杨柳的。在决定告诉妻子之前,赵赫这位父亲所要承受的那种锥心刻骨的失子之痛已经淋漓尽致地承受过了。是王微安把这个沉痛的消息告诉赵赫的。当时赵赫正在办公室,这个年过四十的男人得知女儿为他留下一个外孙,而她自己命归黄泉后,一言不发地在办公室坐了很长时间,所有来敲门让赵赫处理公务的人,都被他拒之门外了。赵赫像尊雕塑一样,神情呆滞,面如死灰,一动不动地坐在办公桌旁,眼睛木然地盯着某处,那副样子就像他死了。

赵赫就这样在办公室呆坐了两个小时,谁也不知道他坐在那里在想什么,他的思潮在翻滚着怎样的浪涛,只知道当他走出办公室时,他原本夹杂着几根白发的黑发完全变白了。也就是说,仅仅两个小时,赵赫的头发全白了。当赵赫回到家里见到妻子时,杨柳大惊失色,她的丈夫,那个早晨离开她时还意气风发、红光满面的男人,现在竟然面色阴郁,满头白发,仅仅半天的时间,他仿佛老了二十岁。

“老公,你怎么了?”杨柳颤声问道,“是不是发生了什么事?”

赵赫把妻子拥在怀里,这是近十年来,他第一次拥抱妻子,他把脸埋在妻子蓬松的头发里,泪如雨下,泣不成声。

“老公,你怎么了?快告诉我,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杨柳拍着赵赫的背,急切地问道。

“悦馨离开了我们。”赵赫哽咽着说。

“你这是什么意思?”杨柳推开丈夫,看着他的脸,不自觉地又问。但是,当杨柳看到赵赫的那双泪如泉涌的眼睛,以及望着他的那一头如雪一样洁白的头发时,她一下子全明白了。杨柳颓然倒在地上,没流一滴眼泪,只是喃喃地说道:“这不是真的,这不可能,她自杀过一次,绝对不可能自杀第二次。我的女儿不会这么傻。”

赵赫蹲下身子,握住妻子哆嗦、冰凉的手,缓缓地说道:

“悦馨不是自杀,她是在生育时遇到了不幸,她生下一个孩子,但失去了自己的生命。”

“你说什么?”杨柳掐住丈夫的手,是的,不是抓,而是掐,她几乎把指甲掐进了赵赫的肉里,但赵赫不为所动,“你说悦馨生下一个孩子?”

“是的,她生下一个孩子,是个女孩儿,但她自己……”

这时眼泪终于从杨柳的那双惊恐万状的眼睛里喷涌而出,她哭得声嘶力竭、死去活来,有好几次差点儿背过气去。赵赫一直守在妻子的身边,一直在尽力安慰她。在这种骤然而至的不幸面前,这对夫妻第一次消除了多年来横亘在他们之间的所有的隔阂,他们的心相依,身相靠,两颗充满苦痛的灵魂第一次毫无芥蒂、充满温情地融为一体,一起抵御悲痛与绝望,在心灰意冷到不能再心灰意冷后,在灰烬里捡拾那残存的希望,在深渊的底部,捕捉细若游丝一般的活下去的勇气。

假如在人生最得意的那一时期,他们能这样毫无芥蒂、赤诚相待,假如在遂顺如和风日丽一般的那些日子,他们能心心相印、举案齐眉,彼此能多一份理解与包容,少一份指责与抱怨,让家萦绕着和谐的爱,让和谐的爱贯穿亲情这条纽带,也许他们的那个如花似玉的女儿也不会是这样一种结局。因为拥有健全的爱就会构建理性的人格,而拥有理性的人格就不会干出出格的事情,干不出出格的事情就不会导致无可挽回的悲剧。所有的悲剧都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不健全的人格在漫长的岁月里悄无声息地编织着一张悲剧的蛛网,在临界的那一刹那,这张网就成为生命这只巨型蜘蛛的落脚点。

然而人生没有假如,赵悦馨就这样走了,这个姑娘的人生是戛然而止的,她根本没有机会回顾来路,她那短暂的人生犹如昙花一现,而她的父母却不得不承受这一事实。第二天,赵赫和杨柳飞往了美国。他们并没有把赵悦馨的遗体运回国,而是按着美国的丧葬习俗把女儿的灵魂安置在了她去世的那个国家。在葬礼上,赵赫和杨柳见到了张之琛,但是他们什么也没有多说。葬礼结束后,王微安把一封信交给杨柳。

“杨阿姨,这是悦馨在临终前托付我交给您的。”王微安说着把一封信交给杨柳。

回到酒店后,杨柳打开信读了起来。信的内容如下:

亲爱的妈妈,当你看到这封信的时候,我已经离开了。对不起,我先你一步离开了这个世界。

读到这里的时候,泪水模糊了杨柳的视线,杨柳泣不成声,她再也读不下去了。赵赫接过信,继续读下去:

妈妈,你和爸爸不要太伤心,你们一定要好好地活下去。我是一个不孝的女儿,我走了,却把一个孩子留在了这个动荡不安的人世间。妈妈,我决定让微安抚养这个孩子,是我请求微安这样做的,她答应了。妈妈,你是一位明智的母亲,我相信我也有一位明智的父亲,你们千万不要争夺什么抚养权,这不是我希望的,也不是孩子希望的,孩子只需要一位可以陪她长大的母亲,一位深明大义的母亲。妈妈,你是了解微安的,她有这个资格,她能胜任。微安绝对是一个深明大义的姑娘,也绝对能成为一位深明大义的母亲。妈妈,你和爸爸一定要把微安当亲生女儿一样看待,我走了,让她接替我的位置。

对了,妈妈,我还没告诉你,我已经给孩子起好了名字,叫“甜馨”,至于将来她姓什么,让微安决定。还有,妈妈,你是知道的,养育孩子不容易,微安又是那样的一种一言难尽的处境,你和爸爸在物质方面一定要鼎力支持,因为微安养育的可是你们的外孙啊!

妈妈,参加葬礼的那个男生,名叫张之琛(我相信他一定会出席我的葬礼的),是甜馨的父亲,我曾经深爱过这个男生。妈妈,你如果曾经深爱过爸爸的话,你会理解我的心情与感受的。但是,在我给你写信的这个时候,我已经不爱他了,他伤透了我的心。可是,我不希望你们为难他,人生苦短,不要把宝贵的时间浪费在恩恩怨怨上。

将来,至于张之琛怎么对甜馨,听凭他的自愿,他如果愿意尽一份父亲的责任,你们就坦然地接受;他如果想撇得一干二净,你们也不要过分地苛责。人各有志,毕竟他还年轻,这个孩子的到来对他来说也是个意外。我虽然不爱他了,但我不希望我个人的行为给他造成困扰,我依然希望余生他能过得幸福。

爸爸,我知道你也在看信,千言万语尽在不言中。甜馨就拜托你们了。

赵赫忧郁的目光扫过落款与日期。这一刻,拥有女儿的那二十二年的人生像幻灯片一样,每一个片段、那些刻骨铭心的瞬间从他眼前一一掠过,欢笑与眼泪,感动与幸福,所有那些细枝末节,以及那些粗枝大叶,都汇聚成记忆这条滔滔不绝的河流,贯穿他的整个一生,从不枯竭。每当情感需要慰藉的时候,每当心绪需要充盈的时候,他就回望这条记忆的河流,在平静的记忆的流水中,或者在翻涌的记忆的波涛中,感受人生,感受爱,感受幸福,感受悲伤与喜悦,感受无奈与彷徨,感受过去的点点滴滴,在隐隐的痛苦中捕捉微弱的甜蜜之感,然后继续前行,直到生命的考终。

就像车辙是车子经过后留下的痕迹一样,所有经过你生命的人,当他们离开后都会留下痕迹,这些痕迹有的代表着苦痛,有的代表着悔恨,有的代表着伤感,有的代表着恩德,有的代表着欣喜,有的代表着欢乐,当你感受这些痕迹对你的影响时,证明你还鲜活地活着,当那些痕迹施加它们的影响时,表明他们曾鲜活地活着,相互影响,彼此感受,使生命有了意义,使爱与恨有了意义,意义就是人生,就是生命的要素。

赵赫把信折起来,转过身对妻子说:

“我们得好好商量一下。”

“商量什么?”杨柳问。

“商量微安和甜馨以后怎么生活。”

“这还用商量吗?”杨柳说,“让微安和我们一起生活不就行了。”

“不行,得首先征询微安的意见。”赵赫说,“年轻人有年轻人的想法。不得不承认,微安答应抚养甜馨,这是大公无私的行为。所以我们不能道德绑架,我们一定要尊重微安自己的想法,我们只能提供无条件的经济支持。”

当赵赫与杨柳正这样交谈的时候,在另一个房间,王微安与张之琛再一次见面了。这时,这两个年轻人的心境已完全不同。以前在他们之间暗流涌动的是情感的微波,张之琛不动声色地施与情感的影响,而王微安则不动声色地感受情感的蔓延,两个人虽然都是情场新手,但是心理素质都非常强,那幽暗、诡谲的心理活动一个比一个复杂多变,谁都想成为这场心理战术的赢家,张之琛想赢回的是王微安这个人以及她的爱与心,而王微安想赢的只是赢这个结果。王微安不要张之琛这个人,更不要他的爱与心,她只想掌控情感这种动向,她以掌控为乐。在这种掌控中,王微安真切地感受到理性的魅力与威力,理性不再是一种抽象的概念,而变成一件可见的实打实的工具,就像农夫手里用的那把锋利的镰刀,农夫挥动镰刀,一把把金黄的小麦就被整整齐齐地割倒了;更像农夫耕地时用的那张犁,耕牛拖着犁,农夫手扶犁柄,把肥沃的农田犁出一道道笔直的田垄,王微安享受的仅仅是掌控理性的这种极致的快感。

但现在,一切都变了,张之琛对王微安不再有爱的倾向,而王微安也不再耍弄理性这张王牌了。他们的心变得极其透明,也极其统一,他们坐在沙发上面面相觑,只为了一个目的,谈论以后该怎么样抚养甜馨。这个小生命的出现改变了与她有关的所有人的生存动机。这时孩子不在他们身边,依然在赵悦馨分娩时所住的那家医院。

“谢谢你,微安,答应抚养甜馨。”张之琛首先打破了沉寂。

“这种客套话就没必要说了。”王微安说。

张之琛没有立即接话,他显出一副若有所思的样子,过了一会儿,慢悠悠地说:

“我是甜馨的父亲,我会承担养育她的责任,但是现在我还在求学,我不能半途而废,我一定要把学业完成。”

王微安默不作声。

“我的双亲已经知道了全部事实,他们知道甜馨的存在,也尊重我的决定。微安,我是这样考虑的,你看合适不合适,”张之琛紧接着说,“近几年,你和甜馨能不能在美国生活,一切费用我来承担?我之所以提出这样的建议,有三点考虑:其一,你一个年轻女孩子带着一个孩子生活,会招来非议的。这是现实问题,无法回避。在美国生活,对你来说处境会好一点儿,因为美国人不会对一个中国人的生活评头论足;其二,近几年我在美国学习,我也不知道会学习几年,我只知道我在你们身边,对你俩有个照应。不然遇到紧急情况,你一个女孩子会方寸大乱的,带着一个孩子毕竟不像你孑然一身的时候,更随性、自由;其三,微安,你懂外语,在语言沟通与交流上没有任何障碍,我相信,你在美国生活一点儿问题也没有。等甜馨稍微大一点儿,该上学了,你想回国就回国,我不再干涉。微安,你要明白,我现在的任何考虑都是为了能减轻你的负担,你成全了悦馨临终的遗愿,但我不希望这种成全剥夺你的人生的无数种可能性,更不希望这种成全是建立在你牺牲自己的幸福与追求的前提下的,我衷心地希望,你成全了悦馨,也成全了甜馨,到最后这种付出对你人生而言也是一种正面的成全。好人都应该有好报,这是我现在真心希望的。”

毋庸置疑,张之琛的这番发自肺腑的话感动了王微安,而且王微安本身也是一位性情中人,如若她不注重感情,她也不会答应抚养甜馨。

“好,我留在美国生活,”王微安简洁地说,“只是,负担我们两个人的生活,恐怕你要破费了。”

张之琛笑了,说道:

“非常幸运的是,我的双亲有这个实力,而且他们都是深明大义的人。”

“等甜馨大一点儿以后,我会自食其力的,”王微安说,“我的生活不用你来负担。”

张之琛没有作声。

本文连载章节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