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十三大势至菩萨圣诞日,约好去龙兴庵拿那神药。《观无量寿经》云----“以智慧光普照一切,令离三涂得无上力,因此称为大势至菩萨。”
天蒙蒙亮,阿丽就起来,拿出《观无量寿经》当作大势至菩萨宝相供奉,净手,焚香,膜拜。按妙乐所嘱,阿丽诵了三遍《无量寿经》,诵了大势至菩萨心咒二十一遍----
嗡-巴扎-嘿-嗡-巴扎-詹扎-摩诃噜卡呐吽嘿
阿丽又诵了大势至菩萨真言二十一遍----
唵-散-髯髯-娑婆诃
我和阿丽来龙兴庵,大当家的正率信众在举办放生仪式。山门外台矶上有笼中鸟,有瓮中鳖,有桶中鱼,有林间蛇,皆学佛之人掏善款从市场所购。大当家的引领信众供灯,读放生疏文,诵放生咒,然后或抬或拎着入林涉水放生。
我和阿丽早在大雄宝殿门口案几处等妙乐。妙乐行完礼,取了神药来。大当家的善良,让妙乐早把治疗阿丽父亲中药熬制好,均分21份,找卖早餐的封了杯,装了满满一大提袋。这样喝药很方便,拿根吸管随口一吸即可。
阿丽见到妙乐端着药,刚欲伸手接,妙乐却缩回了手,噗嗤一笑道:“你不最近在看红楼梦嘛,第二回里智通寺那付对联可否还曾记得?”
“好妹妹,你提这个作什么呢?”阿丽疑惑,脑子里飞转,搜索这个联子。
“背诵出来,才能给你药,这是考试。”
“敲门砖呀。我替阿丽回答,智通寺门商那付对联—‘身后有馀忘缩手,眼前无路想回头。’”
妙乐把药递给我道:“药可不是白取的。出家尚有一日不耕一日不食之“百丈清规”。这药采自庙子千年神树,取材熬药条件如此苛刻,庙子按你所嘱竭力而为,姐姐也得来庙子打杂务七天,算作还愿。”
阿丽双手合掌道:“阿弥陀佛!既然好妹妹如此说,当然遵旨。”
“那你回家收拾一下,明天来庙子报到。”
阿丽拿到药,一刻不耽误让我带她去邮局,打了包裹寄了快递,又汇回家一笔钱。出邮局门,阿丽给父亲打电话,再三叮嘱道:“喝这神药只起药引子作用,并不能代替药物,原来吃什么药继续吃,该透析继续透析,并不能停。”
翌日。阿丽简单拿了几件换洗衣物,装进行李箱,便让我骑车驮她过来庙子。我把阿丽交到妙乐手上警告道:“你假公济私,找理由把阿丽弄来陪你,照顾好还好,照顾不好,小心我找大当家的告你黑状。”妙乐拿了阿丽行李箱,领阿丽上二楼,回首笑道:“我帮你去肉身束缚远八难,你应心怀感激,何故还恶语相向?”
走在楼梯上,妙乐与阿丽耳语道:“大当家的嘱我带你来庙子里打佛七,每日足不出堂,念佛号,念《地藏经》《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经》《佛说疗痔病经》,抄《心经》《金刚经》,为汝父助念祈福消业。”
“哦,让我打佛七原来大当家的意思,为何?”
“我也不知!或许师父觉得汝乃当代慧能,米熟久矣,犹欠筛在。”
“原来如此,派你来杖击碓三下点化我。”
“姐姐笑话了,我何德何能点化姐姐。”
日子飞快,转眼间过了白露,小城天气宜人,舒适惬意。
被看作未进门准媳妇的阿丽,自然得到妈妈百般呵护。她在邻居面前经常夸奖阿丽,为其正名。这些人背后没少乱嚼舌头。尤其赵大妈、王二婶子,吃饱了撑难受,爱瞎编排人,背后叽叽咕咕乱说。
这一日,王二婶子端饭碗来到赵大妈院门过道里,两人坐马夹上,看隔壁老王骑自行车门口闪过。王二婶子撅嘴道:“揪揪揪,赵大妈,你看好,这王小毛子到底能有多抖呵,这估计又是帮马小梅换煤气罐去的。”
“我说呀,自古老话没有说错的,寡妇门前是非多,这王小毛子经常往马小梅房间里去,一来二去的,还能有什么好事?!”
“我也说大,都虎狼之年,到一起还不干柴烈火的。能忍得住,老鬼才相信了。你看那马小梅,平时看见人说句话都脸红,不知道的还以为有多单纯了!”
“就这样的才勾人,眼睛跟个狐狸精一样。勾引得王小毛子整天跟个花痴一样,天天狗巅疯一样往人家门上去。”
两人先嘀咕了一通隔壁老王和马寡妇,又开始嘀咕到阿丽--
“老秦家那外地来的黄花大姑娘没脸没臊的,没正式过门就同居在一起,太阳爬到头顶上才起床,还经常看到穿睡衣在阳台上走来走去的。”
“不是什么,现在这女孩子真的太开放了,要放我们那个年代早买块豆腐撞死了。”
“这哪一天要是怀里给揣上了,可真丑死了!”
“我看前两天老秦家那个又吐又呕的,可别是怀上了?”
“身子还看不出来,最多一个月就出怀了,藏也藏不住。”
“你看这小的不知好歹,老公俩难道也不知道管管?!”
这些邻居,眼睛亮着了!
雨璇中午下班回家,路过赵大妈家门口,听到这两个长舌婆只言片语,回家愤愤地和妈妈说,妈妈说:“她们就爱嚼舌头根,自家一腚屎都夹不过来,倒吵多少心!”
阿丽在楼上听到雨璇的话,自是气恼。不过,突接到爸爸来电,让她开心不已。爸爸回馈:神药很是神奇!煎服两星期,病情大为好转,已能控制住血糖血压,超标的胆固醇、肌酐、铁蛋白、尿酸、转安酶等关键指标大幅下降。主治医生说药效神奇,西药要吃一大把,副作用很大,如同跷跷板,这项指标下去,那项指标又会起来。真不知道这一剂药何以如此见效?苦查了医书,也弄不清楚方子医理,特地让其代问。
阿丽道:“千年古树,生于佛脚,得千万信众供奉,或虔诚感动了上天 ,或有如来加持。”
知道爸爸的病情好转,阿丽的脸上重新涌上红晕,阳光又荡漾在眉目之间。妈妈知道阿丽吃不惯面食,晚餐常单独为阿丽蒸一钵米饭。用钵蒸米饭是阿丽所提,说定量定食。
妈妈专门去杂货商场买来了瓷钵,蒸一钵米饭正好二两,与阿丽饭量相当。“这方法好,每天吃多少主食有数!”妈妈赞叹阿丽道,“阿丽有知识有文化,就是不一样,做米饭用容器量,加水用容易量,看她自制糕点,放黄油、面粉和糖都用小秤称量。”
我在阿丽建议下,买了蛋糕机,吃惯了馒头包子饺子的妈妈,乍乍吃上阿丽亲手烤制的新鲜蛋糕,很是欣慰,逢人便夸阿丽心灵手巧。
妈妈总为别人着想,她一辈子都在生活中诠释这一美德!
雨璇嫉妒道:“妈妈偏心,这么疼阿丽,比疼女儿还疼。还可气的天天催婚,准备把我们当一盆水泼出去吗?!”
“阿丽离家远,当然对她好。再说,她进秦家门就是秦家人。你和小染等结婚后,就是泼出去的水,是人家人。”
“都说妈重男轻女,我今天才算相信。”
马上要到中秋节,应季美食密集下市。妈妈瓜果桃李、螃蟹月饼尽着去买,说要让阿丽吃个称心如意,吃个过瘾。妈妈对阿丽的饮食最为上心,心疼她一人在外,怕她吃不好,亏着身子。
“中秋想吃什么,尽管说,都给你买?!”妈妈对阿丽关怀无微不至道。
“阿姨,我不挑食的,家里吃什么我就吃什么。不要单独喂我买,不要对我特殊照顾,这样我会觉得见外。阿姨,把我当家里人好了!”
妈妈听了阿丽的话,高兴!她每日去超市、菜场买菜,顺便把那山东烟台苹果、海南椰子、香蕉、地产花果山山栗子、宿城冰糖心山楂、新疆库尔勒香梨、浙江嘉兴馄饨菱等时令果蔬一一买回家来。
“妈妈对阿丽比对亲生的好!”小染私里噘嘴道。
“阿丽在我家过第一个中秋节,没有父母在身边,我要像她亲生父母一样疼她。”
小染道:“是呀,要让阿丽宾至如归。”
雨璇道:“大姐比喻不当,宾至如归是说客人,阿丽是大嫂子,是秦家的人,我们都是人家的人。人家阿丽可比我们腰杆子还挺。”
妈妈笑道:“什么人家的人,什么自家的人,都是一家人。”
小染、雨璇不乐意道:“这人家人自家人可都是妈妈你说的哦。”
妈妈笑道:“两个小乖,我就随口这么一说,你们天天挂嘴上。你们是我生的,是我身上掉下来的一块肉,我怎么骂你们也不跑。我能骂阿丽吗,骂一句人家跑了,再也不来了!”
小染和雨璇和阿丽处得和睦,虽偶尔“哼唧哼唧”拿阿丽开个玩笑,但确实很契重阿丽,嘴上喊“阿丽姐”,心里已把她当作嫂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