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孙氏二郎的头像

孙氏二郎

网站用户

小说
202502/03
分享
《缘来缘往》连载

第九十六章 走上正规

厂房角落里,小锅里热气吱吱冒着,白色的雾珠,上升着,屋内弥漫着白菜豆腐的香味,一旁的小桌上,白瓷茶碗里,白酒像一条线,溅到碗外。

“爷,你老了,在农村一辈子,有什么感觉?”宋新才嘴角的话语,有些沉重。

“什么感觉也没有,该吃吃,该喝喝,闭着眼睛过日子。”

“爷,你看工人怎么样?”

“工人好,我们学不来,我下生就下在土坷垃里。”

“爷 ,你看我不是出来了吗?”

“你是考的,给你老子我争光了。”

宋父拿起杯子,咧着嘴,吱吱的喝酒声,响亮地砸在屋内的各个角落。

“爷,将来我的孩子下生在土坷垃里,怎么办?”

“那是你的事情,不该我事。”

新盖的大楼里,到处堆放着涂料桶和干活用的工具,人们从小摊上随便买点咸菜或者白菜炒豆腐充饥,目的比较明确,不论孬好,吃饱肚子,两个字,挣钱。

“宋老师,一起吃点?”

“给我一份,吃点。”

“宋老师,结婚了吧?”

“没有,还没有对象。”

“宋老师找对象,得找个正式的吧?”

“现在正式的不好找。”

“找个正式工人不好找,找不着好看的,如果从农村找,可是剔剔挑挑的,光找好的。”

他笑着,农村人的大实话。

“要我找,就找好看的。”

他点着头,秀色可餐这句话,不光城里人,乡下人,都是实打实的可靠。

“好看的好吃?后代还在庄禾地,那叫单职工,累死人。”有人分析着。

“你们在庄禾地里,懂的事情,还不少。”

“我们供销社的大胖刘,可丑了,人家是正式的,有好多男人追呢。”

“物以稀为贵吗。”

“宋老师,找农村的对像,我可以给你找个嘣俊的。”

工厂内的夜晚,凄凉无比,周围的荒草地里,到处是蓝色或者红色的光,闪烁着,偶尔几声凄厉的夜猫子的叫声,持续在寂寞的空旷里。

宋父和儿子坐在炕上,一人一个大大的圆柱形的搪瓷缸子,一人一个茶碗,各人冲着各人的茶水,宋父端住把儿,拇指摁在盖上,外侧露出一层缝隙,茶水咕咕地流进茶碗里。

“新才,涂料走上正轨了,考虑考虑个人问题?”

“这不考虑着吗?”

“以前常到我们家那个老师的闺女怎么样了?”

“她不行。”

“我看着她挺好的,不像厉害人。”

“她考学没有考上,得过一个阶段的精神病,不敢要。”

“后来那个胖乎乎矮噗噗的老师呢?”

“考上师范了。”

“工作了?”

“嗯。”

“在哪里教学?”

“没有教学。”

“不当老师?”

“不当。”

“那更看不上老师,还非得找个正式工人?”

“难说,以后再说吧,睡觉。”

他躺在炕上,翻来覆去睡不着,想着父亲的话,自己辅导的民师,考上学就变,人们的趋利性选择,有什么错呢?

出差进料的时间到了,拿着旅行包,随着人群走出火车站,站台外,到处是介绍住宿的吆喝声,便宜干净放心是他们的口头禅。

“同志,我们是附近旅馆的,便宜,住下吧?”

他低着头,一直往外走。

“同志,住我们哪儿吧?挺便宜的?每晚上十元。”中年妇女拦着他。

他继续往走着,这是创业,不是享受。

“同志,我们那儿,在这里附近最便宜?住吧?”

他站住了,拿着包,望着祈求的妇女,指着闪烁着白光的候车室,能省点,就省点吧。

“死老扣。”妇女扭头骂着走着。

噪杂的声音中,醒过来,新的一天开始了,他从候车室里走出来,来到馄饨摊前。

“老板,多少钱一碗?”

“肉的还是菜的?”

“菜的呢?”

“菜的五角,肉的一元?”

“老板,给我两碗菜的吧?”

“好了,那边马扎,休息一会儿,马上就好。”

一碗馄饨,摆在桌上,他拿起汤匙,吸溜着,几下子进去了,老板又端上来,肚子有了底,慢慢地品尝着。

“老板,什么菜的?”

“你不是吃过一碗吗?”老板哈哈大笑。

“你的馄饨真好吃,还想吃第三碗呢?”

“好呀,要想开饭店,不怕大肚子汉。”

“再吃,就要吃肉的了?”

“别介,老板,开玩笑的。”

一辆货车缓缓地开进涂料厂,他坐在货车上,招呼着工人卸货。

“宋老师,这回拉回货真价实的料了?”

“胶、滑石粉全部都是最好的,各种颜料都是上乘的。”

“这一回,蓝天涂料肯定被我们甩在大后边。”

“这回我要研究对人体无害的涂料。”

“是呀,人活一辈子,谁不想活在舒适的环境中。”

“等着看好吧。”

工人们有条不紊地卸着滑石粉和各种胶,宋父跑前跑后地忙着。

一个大胆的计划在他内心形成了,申请专利,走出县城,他拿着材料,来到专利申请处。

“同志,你看我们的材料,还有那些缺陷?”

“你们作为个人申请还是公司申请?”

“临时作为个人申请。”

“申请人是?”

“宋新才。”

“需要保护的名字和图形是?”

“名字是“白龙山牌”,图形,就是白龙山。”

“填好表格,等待通知,符合规定,予以公告,自公告之日起,三个月没有人异议,核准,发给商标注册证,并予公告。”

“谢谢。”他如释重负,总算走出了人生的第一步。

工作人员指着窗口,缴费去吧。

涂料厂里,一派庆幸的氛围,象征性地放了两支鞭,午饭的餐桌上,摆好了菜肴,宋父坐在首位,其余人依次坐着。

“老爷子先讲,还是宋老师先讲?”有人开了腔。

“当然老爷子先讲。”宋新才纠正着。

“我们的涂料厂有了牌子,白龙山,好,我们就在山脚下,好呀,端起来,喝酒?”

相互碰杯,介绍着。

“现在社会,要讲法,我们申请白龙山牌,以后白龙山牌就是我们的了。”

鼓掌声盖过桌子上的碰杯声。

“质量要求更高了,我们要引进设备,工厂化生产高质量的涂料。”

“欧耶。”

“我们的涂料,发现问题 ,马上反馈到工厂,谁把有质量问题的涂料用上去,我就砸谁的饭碗。”

“早就应该这样了。”

“看到了吧?城里竖起的高楼,只要好好干,我都让你们买得起楼房。”

“谢谢,宋老师,一定好好干。”

一遍遍的电话,催促着,他急匆匆地赶到学校。

“新才,你看,检查的日期,马上就来了,中心校的房子应该刷成个什么颜色,更好看一些?”校长征求他的意见。

“您的这一趟办公室,应该和老师的学生的分开。”

“好主意。”

“这叫突出重点。”

“说的详细点。”

“您的这一趟以新鲜的黄色为主,教室办公室以土黄色为主,学生教室还是大白。”

“太好了,新才,我就交给你了。”

“一定不辜负您老人家的期望。”他笑着,笑的那样灿烂,他看中的是背后的轻而易举的银子。

“新才,现在你变得比以前成熟多了,简直换了一个人。”

“几年河东,几年河西吗。”

“我还指望着你给我争名誉。”

“一定一定。”他抱着双拳。

“一周之内完成任务。”

“保证完成任务。”他举着左手,敬礼。

坐在长排车上,后面装满了各种颜色的涂料,忙的团团转。

“宋老师,先到哪里?”

“继续转圈吧,这样不耽误时间?”

“从哪里开始转?”

“西外环路边工地?”

“三桶土黄,四桶大白,走,拐个弯,龙源学校。”

“那所私立小学?”

“对。”汽车轻轻地驶进龙源学校。

“十桶大白。”

“下一站?”

“特殊教育学校?”

“那个哑巴学校?”

汽车拐进特殊教育学校,工人们在屋里忙着,他走下车,和司机卸下四桶大白,一转眼,大白涂料溅到他刚刚穿着的西服上。

厂房角落里,小锅里热气吱吱冒着,白色的雾珠,上升着,屋内弥漫着白菜豆腐的香味,一旁的小桌上,白瓷茶碗里,白酒像一条线,溅到碗外。

“爷,你老了,在农村一辈子,有什么感觉?”宋新才嘴角的话语,有些沉重。

“什么感觉也没有,该吃吃,该喝喝,闭着眼睛过日子。”

“爷,你看工人怎么样?”

“工人好,我们学不来,我下生就下在土坷垃里。”

“爷 ,你看我不是出来了吗?”

“你是考的,给你老子我争光了。”

宋父拿起杯子,咧着嘴,吱吱的喝酒声,响亮地砸在屋内的各个角落。

“爷,将来我的孩子下生在土坷垃里,怎么办?”

“那是你的事情,不该我事。”

新盖的大楼里,到处堆放着涂料桶和干活用的工具,人们从小摊上随便买点咸菜或者白菜炒豆腐充饥,目的比较明确,不论孬好,吃饱肚子,两个字,挣钱。

“宋老师,一起吃点?”

“给我一份,吃点。”

“宋老师,结婚了吧?”

“没有,还没有对象。”

“宋老师找对象,得找个正式的吧?”

“现在正式的不好找。”

“找个正式工人不好找,找不着好看的,如果从农村找,可是剔剔挑挑的,光找好的。”

他笑着,农村人的大实话。

“要我找,就找好看的。”

他点着头,秀色可餐这句话,不光城里人,乡下人,都是实打实的可靠。

“好看的好吃?后代还在庄禾地,那叫单职工,累死人。”有人分析着。

“你们在庄禾地里,懂的事情,还不少。”

“我们供销社的大胖刘,可丑了,人家是正式的,有好多男人追呢。”

“物以稀为贵吗。”

“宋老师,找农村的对像,我可以给你找个嘣俊的。”

工厂内的夜晚,凄凉无比,周围的荒草地里,到处是蓝色或者红色的光,闪烁着,偶尔几声凄厉的夜猫子的叫声,持续在寂寞的空旷里。

宋父和儿子坐在炕上,一人一个大大的圆柱形的搪瓷缸子,一人一个茶碗,各人冲着各人的茶水,宋父端住把儿,拇指摁在盖上,外侧露出一层缝隙,茶水咕咕地流进茶碗里。

“新才,涂料走上正轨了,考虑考虑个人问题?”

“这不考虑着吗?”

“以前常到我们家那个老师的闺女怎么样了?”

“她不行。”

“我看着她挺好的,不像厉害人。”

“她考学没有考上,得过一个阶段的精神病,不敢要。”

“后来那个胖乎乎矮噗噗的老师呢?”

“考上师范了。”

“工作了?”

“嗯。”

“在哪里教学?”

“没有教学。”

“不当老师?”

“不当。”

“那更看不上老师,还非得找个正式工人?”

“难说,以后再说吧,睡觉。”

他躺在炕上,翻来覆去睡不着,想着父亲的话,自己辅导的民师,考上学就变,人们的趋利性选择,有什么错呢?

出差进料的时间到了,拿着旅行包,随着人群走出火车站,站台外,到处是介绍住宿的吆喝声,便宜干净放心是他们的口头禅。

“同志,我们是附近旅馆的,便宜,住下吧?”

他低着头,一直往外走。

“同志,住我们哪儿吧?挺便宜的?每晚上十元。”中年妇女拦着他。

他继续往走着,这是创业,不是享受。

“同志,我们那儿,在这里附近最便宜?住吧?”

他站住了,拿着包,望着祈求的妇女,指着闪烁着白光的候车室,能省点,就省点吧。

“死老扣。”妇女扭头骂着走着。

噪杂的声音中,醒过来,新的一天开始了,他从候车室里走出来,来到馄饨摊前。

“老板,多少钱一碗?”

“肉的还是菜的?”

“菜的呢?”

“菜的五角,肉的一元?”

“老板,给我两碗菜的吧?”

“好了,那边马扎,休息一会儿,马上就好。”

一碗馄饨,摆在桌上,他拿起汤匙,吸溜着,几下子进去了,老板又端上来,肚子有了底,慢慢地品尝着。

“老板,什么菜的?”

“你不是吃过一碗吗?”老板哈哈大笑。

“你的馄饨真好吃,还想吃第三碗呢?”

“好呀,要想开饭店,不怕大肚子汉。”

“再吃,就要吃肉的了?”

“别介,老板,开玩笑的。”

一辆货车缓缓地开进涂料厂,他坐在货车上,招呼着工人卸货。

“宋老师,这回拉回货真价实的料了?”

“胶、滑石粉全部都是最好的,各种颜料都是上乘的。”

“这一回,蓝天涂料肯定被我们甩在大后边。”

“这回我要研究对人体无害的涂料。”

“是呀,人活一辈子,谁不想活在舒适的环境中。”

“等着看好吧。”

工人们有条不紊地卸着滑石粉和各种胶,宋父跑前跑后地忙着。

一个大胆的计划在他内心形成了,申请专利,走出县城,他拿着材料,来到专利申请处。

“同志,你看我们的材料,还有那些缺陷?”

“你们作为个人申请还是公司申请?”

“临时作为个人申请。”

“申请人是?”

“宋新才。”

“需要保护的名字和图形是?”

“名字是“白龙山牌”,图形,就是白龙山。”

“填好表格,等待通知,符合规定,予以公告,自公告之日起,三个月没有人异议,核准,发给商标注册证,并予公告。”

“谢谢。”他如释重负,总算走出了人生的第一步。

工作人员指着窗口,缴费去吧。

涂料厂里,一派庆幸的氛围,象征性地放了两支鞭,午饭的餐桌上,摆好了菜肴,宋父坐在首位,其余人依次坐着。

“老爷子先讲,还是宋老师先讲?”有人开了腔。

“当然老爷子先讲。”宋新才纠正着。

“我们的涂料厂有了牌子,白龙山,好,我们就在山脚下,好呀,端起来,喝酒?”

相互碰杯,介绍着。

“现在社会,要讲法,我们申请白龙山牌,以后白龙山牌就是我们的了。”

鼓掌声盖过桌子上的碰杯声。

“质量要求更高了,我们要引进设备,工厂化生产高质量的涂料。”

“欧耶。”

“我们的涂料,发现问题 ,马上反馈到工厂,谁把有质量问题的涂料用上去,我就砸谁的饭碗。”

“早就应该这样了。”

“看到了吧?城里竖起的高楼,只要好好干,我都让你们买得起楼房。”

“谢谢,宋老师,一定好好干。”

一遍遍的电话,催促着,他急匆匆地赶到学校。

“新才,你看,检查的日期,马上就来了,中心校的房子应该刷成个什么颜色,更好看一些?”校长征求他的意见。

“您的这一趟办公室,应该和老师的学生的分开。”

“好主意。”

“这叫突出重点。”

“说的详细点。”

“您的这一趟以新鲜的黄色为主,教室办公室以土黄色为主,学生教室还是大白。”

“太好了,新才,我就交给你了。”

“一定不辜负您老人家的期望。”他笑着,笑的那样灿烂,他看中的是背后的轻而易举的银子。

“新才,现在你变得比以前成熟多了,简直换了一个人。”

“几年河东,几年河西吗。”

“我还指望着你给我争名誉。”

“一定一定。”他抱着双拳。

“一周之内完成任务。”

“保证完成任务。”他举着左手,敬礼。

坐在长排车上,后面装满了各种颜色的涂料,忙的团团转。

“宋老师,先到哪里?”

“继续转圈吧,这样不耽误时间?”

“从哪里开始转?”

“西外环路边工地?”

“三桶土黄,四桶大白,走,拐个弯,龙源学校。”

“那所私立小学?”

“对。”汽车轻轻地驶进龙源学校。

“十桶大白。”

“下一站?”

“特殊教育学校?”

“那个哑巴学校?”

汽车拐进特殊教育学校,工人们在屋里忙着,他走下车,和司机卸下四桶大白,一转眼,大白涂料溅到他刚刚穿着的西服上。

本文连载章节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