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张锁钥的头像

张锁钥

网站用户

小说
202504/18
分享
《生存边缘》连载

第七十二章

在古希腊有一个学派叫犬儒学派,由苏格拉底的学生安提斯泰尼创立,但是犬儒学派的代表人物却是第欧根尼。犬儒学派否定社会与文明,提倡回归自然,清心寡欲,鄙弃俗世的荣华富贵;要求人克己无求,独善其身。第欧根尼身体力行,他住在一个木桶里,以天为被,以地为床,渴了就到泉边掬起一捧水送到嘴里,饿了就向路人随便讨一块面包和几颗橄榄,然后旁若无人一般蹲在地上大嚼起来,吃饱喝足后,就躺在他的木桶里晒太阳。亚历山大听说第欧根尼的这种苦行生活后,来造访他,问他需要什么,并保证会兑现他的愿望。第欧根尼回答道:“我希望你闪到一边去,不要遮住我的阳光。”这一桀骜不驯的回答体现了第欧根尼的那种无与伦比的精神的自足性,因此,亚历山大感慨道:“我若不是亚历山大,我愿是第欧根尼。”

作为军事家和政治家的亚历山大大帝是伟大的,但是作为苦行主义的践行者,作为一位安贫乐道的哲学家的第欧根尼又何尝不伟大?第欧根尼宁愿要阳光,也不要一位国王的赏赐,这是何等的精神境界?当衣衫褴褛的第欧根尼不假思索地说这句话的时候,以及说完那句话的一瞬间,可想而知,那一刻,在第欧根尼的眼里,亚历山大只是一位可怜的被世俗的荣华富贵与政务缠身的国王,而他第欧根尼则是一位拥有天地万物,身心自由、逍遥自在的神仙级别的人物。这一瞬间,作为精神世界的“神”的第欧根尼对作为物质世界的“人”的亚历山大的藐视可谓达到了藐视的极致。

毋庸置疑,在这个世界上,于一个人而言,除了精神,其他任何东西都可能被掠夺,无论是至高无上的权利,还是令人眼羡的荣华富贵,拥有这些身外之物的那一刻,也意味着你迟早要失去它;拥有的那一刻,表面上看似你占有了它,其实在本质上是你被它占有了。你占有它的是有形的物质,而它占有你的是无形的自由。在这相互占有的过程中,那物质始终是那物质,它不会消亡,它只会被倒手。权利会消亡吗?不会,权利只会移交;荣华富贵会消亡吗?不会,荣华富贵只会易手。但是,自由会消亡吗?会,而且自由消亡起来比其他任何东西更彻底,更万劫不复。一个没有自由的人,犹如断翅的鸟,笼中的兽,基本上就谈不上幸福与欢乐可言了。当一个人精神贫瘠,而只是盲目地追求物质财富的时候,可以毫不夸张地这样说,这个人已经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被物质支配的奴隶了。其实,物质无所谓占有,没有任何一个人能真正地、长久地占有物质,那些拥有财富的人,哪怕他富可敌国,他也只是一位管家,而不是主人。物质的真正主人是天与地,是事物的发展规律。所以,一个终其一生追逐物质财富的人他是一个真正意义上丧失精神自由的人。

在清朝乾隆时期,被称为千古第一贪官的和珅在当权的二十多年间,所聚敛的财富据说超过了清朝政府十五年财政收入的总和。那么,我们反过来问,和珅最终享受到这些财富给他带来的幸福与欢乐了吗?难说。一条白绫终结了和珅四十九年的人生,对于这巨额的财富而言,和珅也不过是煞费苦心地保管了二十年而已,最后还不是完完整整地归还了国家。

在我们正在讲述的这个故事中,李白甫曾任教于哈佛大学,赵悦馨在哈佛大学附近的一幢美妙的房子里孕育了甜馨,现在,张之琛怀着精忠报国的理想就读于哈佛大学,而王微安也生活在哈佛大学附近,无时无刻不在沐浴着哈佛的那种浓郁而深厚的文化底蕴。那么,哈佛大学是如何得名的呢?

一六三七年的冬天,有一位英国剑桥大学的毕业生移民到了新大陆。他时年二十九岁,刚结婚不久,尚没有孩子。他的名字叫约翰·哈佛,来自伦敦。约翰·哈佛住在查尔斯镇,与那所新成立的学院(当时尚没有正式的校名)的所在地中间隔着一条河,这条河的名字叫查尔斯河。

约翰·哈佛当时的梦想是成为查尔斯镇教堂的助理牧师,可惜,他在新大陆活了不到一年,一六三八年九月,约翰·哈佛因患肺病死于查尔斯镇。临死前,约翰·哈佛立遗嘱,将自己一半的财产(约值七百八十英镑)和所有的图书(约四百本)捐赠给河对岸那所新成立的学院。这是该学院成立以来所接受的最大一笔捐款,是当年该校全年财政拨款的近两倍。为表示感谢,校方决定将这所尚未正式命名的学院命名为哈佛学院,也就是后来享誉世界的哈佛大学。

约翰·哈佛因为这七百八十英镑把他的无私奉献精神永远与哈佛大学捆绑在了一起,哈佛大学屹立在学术殿堂的巅峰,而约翰·哈佛的精神则萦绕于这巅峰的周围,万古流芳,永垂不朽。

从一九零一年开始,每年的十二月十日,在瑞典的斯德哥尔摩,瑞典国王都会为来自世界各地的在物理学、化学、和平、生理学或医学以及文学上“对人类作出最大贡献”的人士以及在经济学领域作出杰出贡献的人颁发诺贝尔奖。诺贝尔奖使瑞典成为捍卫真理、歌颂真理、宣扬真理的殿堂;诺贝尔奖使来自全世界的优秀人士聚首在这一处,享受尊荣与桂冠,享受喝彩与掌声;诺贝尔奖使全世界的每一个小分子知道在这个蓝色星球上有瑞典这样一个为卓越的奉献者铭记其价值的国家;诺贝尔奖使诺贝尔这样一个护卫人类进步的凡胎肉体的人的精神千秋万代地传下去。

阿尔弗雷德·贝恩哈德·诺贝尔出生于斯德哥尔摩,他是一位化学家、工程师、发明家、军工装备制造商和矽藻土炸药的发明者。诺贝尔的一生拥有三百五十五项专利发明,并在欧美等五大洲二十个国家开设了约一百家公司和工厂,积累了巨额财富。诺贝尔去世的前一年,即一八九五年,立遗嘱,将其遗产的大部分作为基金,将每年所得利息分为五份,设立诺贝尔奖,分为物理学奖、化学奖、生理学或医学奖、文学奖及和平奖五种奖金,授予世界各国在这些领域对人类作出重大贡献的人。这就是诺贝尔为全人类留下的遗产,一笔由物质转化为精神的财富:真理永存人间,进步永无止境,贡献得到褒奖。

我们常说:挣钱不易。其实最不易的是如何把你挣到的每一分钱花的既有意义,又有价值。

本文连载章节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