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栖阳逐剑的头像

栖阳逐剑

网站用户

小说
202503/14
分享
《不能归来的无名英雄》连载

第六十六章 被冻在冰泥中的志愿军

玛格丽特伤感地摇头,对李超英过分的做法很愤怒,但她只是记者,在战场上,她没有任何发言权。龚剑诚想尽办法让孩子不哭,然后给了小女孩战地套餐,还拿出不少食物给她带着,在战斗还没有开始前,送孩子出了营区。

白天是美军的天下,只有月亮属于志愿军。当天下午,F连连长召集班长以上人员和联合国情报顾问人员开会,研究固守死鹰岭的对策。首先他并无感情地表扬李超英排长“忠诚和勇气”,当然也仅此而已,并未过多渲染。龚剑诚这才得知李超英战场上炸骗同胞感情然后骗杀的恶行,他愤怒地瞅着他,如果不是身在敌营,他一定会想办法结果这小子的狗命。

这件事在他心底激荡起轩然大波,当李超英在发言时,兴高采烈提到中国志愿军如何相信他的脸,相信他的话而造成重大伤亡时,龚剑诚气炸了肺!他冷冷看着李超英这个民族败类,内心杀性顿起。汤姆逊和龚剑诚这么长时间,很了解主任的心思,他拽了一下龚剑诚的军服,挑了下眉。悄悄说:“千万别动怒,这儿可不是我们的汉城。”

龚剑诚憋气点点头,低下头抚摸大腿上的绷带,不说话。汤姆逊年轻气盛,站起来对李超英说道:“诸位长官,我觉得这个中国少尉的这种手段不可鼓励。”汤姆逊是典型的英国绅士,对李超英少尉的这种手段很不理解,他的话引起一阵沉默,上尉连长也暗暗挑了下眉毛,对汤姆逊的话给与默许。“连祖宗都忘了的人,这样的人不能交朋友。”他蔑视地对李超英说,英国人可不会像龚剑诚那样谨慎。“对不起,英国人,我不是中国人,我是美国人!”李超英被盟军白眼,又看看美国人的态度,似乎还不服气,但他的话说完,就因为伤口剧烈疼痛,不得不坐下了。

形势对美军来说很严峻。巴伯上尉的膝盖打伤了,不能站起来,就躺在担架上忧心忡忡地说明了眼下局面:“柳潭里我们的团部和第5团都被包围了,伤亡很大。下碣隅里师部前指也受到强大攻击,现在也被包围着,新兴里的麦克莱恩第31特遣团级战斗队很难再逃出去了,我们与古土里、真兴里的交通全被共军切断。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连不可能再得到救援。必须准备比以前更为激烈的进攻,当然,我们有空军和炮兵,那是上帝送给我们的泰坦和普罗米修斯。”

巴伯上尉吩咐部下,“设置警戒饵雷,悬挂照明弹要固定牢。别给我提什么勇敢,只考虑战斗得象个样子就行了。”会议就这样在无声和哀叹声中结束。前半夜是平静的。午夜将过,志愿军约两个连的战士端着刺刀从南侧绝壁一侧的山岗猛冲上来,这里美军因为悬崖峭壁没有设置饵雷和罐头铁丝网,守军疲惫不堪,不少都在睡袋里睡实了,战斗打响时准备仓促。志愿军这一次不喊不叫,也不吹号,上去就短兵相接。

美军最惧怕拼刺刀,这一杖伤亡很大,但因为志愿军缺乏弹药,难以维持,两个连发动冲击没有达到预定目的后主动后撤,F连以迫击炮发射照明弹确定志愿军攻击位置,然后通过无线电台呼叫下碣隅里的炮火支援,105毫米榴弹炮准确地在阵地前形成了火制地域。

F连电台接连被美军飞机自己炸毁。为防止空投损坏,美军再派直升机为F连送来无线电台和电池,运输机还投下了补给的迫击炮和重机枪弹药。F连有充足备用弹药和志愿军耗下去,这是志愿军所不能企及的。到了凌晨,长津湖畔又开始漫天飞雪,气温继续下降,新下的雪在四个小时内厚达一尺。

围攻德洞山口的志愿军再没有能力发动进攻了。龚剑诚和汤姆逊他们去搬运重伤员,再一次爬上阵地,望着死去的同胞尸体,看着他们单薄的衣服,被冻掉了耳朵和手指的尸体,就知道志愿军战力损失多么严重,人员冻伤已普遍了。志愿军付出的重大牺牲,可叹的是并非在战斗中,这样带着冻伤的士兵打仗,能打到这样已是亘古奇闻!龚剑诚看着山坡上那些没办法抢救回去的志愿军尸体,心如刀绞。

为了防止士兵因战况平静陷入疲倦,巴伯命令士兵清扫阵地。他们将伤员的装备收集到一处,死者遗体排列整齐,垛起来用苫布覆盖。李超英请战,他还想故伎重演,换上志愿军战士的衣服,带着几个南曹县看押战俘的宪兵向北侦察,但巴伯上尉对他的奸炸把戏并不太热衷,对他这么干很有些反感,毕竟陆战一师从未这么卑鄙,打仗靠实力,而李超英这个特别的华裔的做法,让他感觉不舒服。不过,李超英很热心,这个人也很会打仗,虽然个子不高,但人激灵,子弹似乎躲着他走,故而巴伯也无奈,只好点头。

不过,李超英再玩这一手似乎不那么灵光了。志愿军军首长得到了因轻信一个中国口音的敌人而遭埋伏牺牲的消息,下令今后不管遇到什么人,都要询问口令,并严防美军中的华裔和国民党情报人员浑水摸鱼。李超英第二次伸着脖子用中国话喊对面的同胞,但没有回答出口令,结果他的侦察兵和他本人受到志愿军侦察连射击,损失了身边的美军士兵,李超英被志愿军第二次打伤,这次伤的不轻,差点要了他的命,在韩国人的保护下侥幸逃回,他的侦察队未能取得半点情报。

入夜,志愿军进攻再次减弱。柳潭里派出第7团的第1营踏着积雪突破封锁,前来救援F连,但被志愿军打退。F连被完全包围了4昼夜,但这个连不是孤立的,一直受到下碣隅里的集群炮火接应,因此成了志愿军难啃的骨头。双方的伤亡都很大,F连几乎全军覆没,只是在关键时刻,得到了补充。由于F连坚守了德洞山口阵地,一周时间内牵制住志愿军两个主力团的进攻,因此减轻了志愿军主力对柳潭里环形阵地的压力。

但是,坚守绝地是有限度的。美军指挥官阿尔蒙德中将终于统一陆战一师的请求,已做好第五、第七团从柳潭里撤退的准备,因而大批轻伤员还是先运往德洞山口。茱莉亚就在这批队伍里。战斗停止的时候,茱莉亚带着红十字会的护士登上了死鹰岭主峰。而马鞍形高地已有一大半易手,被志愿军控制,尤其是德洞山最高峰侧面的主峰1519高地,现在已经是志愿军控制之下。昨夜,马鞍形山脊处进行了激烈战斗,志愿军和美军都有伤亡。现在,团部下达命令,要有秩序撤离死鹰岭,不能让志愿军看出有撤退的计划。

美军为了掩饰撤退的企图,在柳潭里来的部分陆战队先遣队支援下,开始大规模进攻,企图将志愿军扼杀在山顶不能动一步。此时志愿军冻饿减员已达到惊人的地步,由于美军空军凝固汽油弹支援,志愿军伤亡惨重,但战士们前赴后继,战斗异常惨烈和悲壮。坚守死鹰岭西北1519主峰的五十九师一七七团临时拼凑一支部队英勇奋战,用收集来的手榴弹,铺天盖地的投向冲击的美军,总共打垮了敌人8次冲击。

但是,就在战斗最激烈的时候,美军突然有计划地撤走。志愿军阵地上也几乎没有几个活人了。积雪被炮火和凝固汽油弹烤化,寒风一吹,就把坚守在弹坑里的剩余60多名志愿军守军都冻在冰泥中。当美军突围行动开始后,志愿军五十九师再也抽不出预备队登顶支援,这些人成了被暂时遗忘的人群,而雪水成冰后,这60多名志愿军几乎全部被冻在半米到一米甚至是泥土里。

就在海军陆战队几乎所有人都下山的时刻,茱莉亚突然来到汤姆逊身边,什么都不说,只是将怀里的一本黑皮日记拿出来,交给他。“汤米,我留下,你先走吧。”茱莉亚非常干脆,汤姆逊和龚剑诚都懵了。“为什么?你留下,敌人会打死你的!”汤姆逊紧紧抓住茱莉亚的胳膊,寒风中姑娘的脸孔异常严肃,丝毫不为所动。

“我要照顾那些志愿军伤员,他们都被冰冻住了,没人通知他们的长官,全都都会冻死!”茱莉亚的决心让所有人都惊呆了。龚剑诚这才知道志愿军那里发生了如此凄惨的事,可能是茱莉亚前去收尸时见到的。他怀着崇敬的心情看着这位英伦姑娘,自愧不如。他的内心非常矛盾,可自己是美军情报中枢的人,不可能去志愿军那里,这让他不由得惭愧低头。

汤姆逊知道这一去可能就不复返了,他急得哭了,死死抱住茱莉亚,仿佛生离死别。茱莉亚的决定总是那么出人意料的。她轻轻地抚摸他的头,眼泪也含在眼圈里,两个本来相爱的恋人,没感情是不可能的,但姑娘有自己的信仰和选择。

“亲爱的,快放手吧,我说过,我是来拯救所有人的,也绝不仅仅是美军和英军。”她说着将军帽摘下,递给汤姆逊,然后从山石边的志愿军遗体上,摘下一顶志愿军的帽子重新戴上,义无反顾地朝1519高地而去。

“茱莉亚,他们会杀了你的!”汤姆逊绝望地喊道。茱莉亚回头一笑,这是她入朝以来第一次这样微笑。“你当心点,遇到危险就跟龚少校快跑,懂吗!傻瓜!”茱莉亚甜蜜地呼唤了一声。汤姆逊真想过去帮助茱莉亚,但被龚剑诚拉扯住。“她是红十字会的护士,你不行。”

“我可怎么办!她要是被打死我可怎么办!”汤姆逊哭着蹲下,捧着茱莉亚的日记本,伤感地抹着眼泪。这时,玛格丽特闻讯跑过来,龚剑诚简单介绍了情况,她也要同行。但被担架上的巴伯上尉制止了。

“这个女护士一定是疯了。我不希望出现两个女士被屠杀的悲剧,这是战争,记者小姐,你的镜头要记录英勇的美英军士兵的坚强和勇敢!”龚剑诚也极力阻拦。“走吧,她会回来的!”龚剑诚回头看了一眼消失在山麓顶的茱莉亚,对汤姆逊和玛格丽特说。这位自认为大胆的女记者没能战胜恐惧,她还是没有迈出那一步。的确,她还不敢冒茱莉亚那种风险,跑到敌人那边去采访拍照。

坚定的倔强动摇了,她默默地下了山。虽然汤姆逊一直回头,但茱莉亚能不能回来,他心里根本没底。“她会不会当叛徒?”丹中尉轻声问龚剑诚。“红十字会的人是天使,他们没有国界。”龚剑诚长叹一声,其实他已经为茱莉亚感动得说不出更好的话了。

茱莉亚离开了他们,美军医疗指挥官闻听这种疯狂的举动过去阻止,被茱莉亚拒绝。茱莉亚干脆脱去了美军大衣,披在一个志愿军战士遗体身上,然后脱下他的血迹斑斑的竖条黄绵袄,穿上之后朝1519高地跑去。到了志愿军的战壕。眼前的一幕让姑娘再也抑制不住悲怆的心情,蹲下来抽泣。

这些“敌人”太凄惨了。他们中多数人都还像个孩子,可由于凝固的汽油弹融化了积雪和浮冰,此刻冷却了,这些战士的腿和胳膊都已经冻得坏死,身子多数被冻结在地下,根本动弹不得,但他们还有人能说话能思考。只能看着美军丢弃一些装备,沿死鹰岭山路向下撤。茱莉亚用手撬开几个人,但多数她动不了,只好拿出准备好的破碎的白衬衫,挥舞着朝志愿军占领的德洞山主峰西侧阵地飞跑。

半个小时以后,茱莉亚总算用诚意和智慧说服了志愿军师部的指挥员。随后领来了志愿军医护人员和师部指挥所的一些人,将1519高地,用工兵锹撬开冰块,然后一个一个将还活着的战士背下来,但是大多数都冻死了。但是,茱莉亚却因积劳过度,晕倒在德洞山上,也被志愿军卫生员背下了山。

接到师部指令,联军记者团要首批撤到下碣隅里集结,然后下撤到古土里,继而撤回兴南港。龚剑诚和联合国军几个情报人员保护他们,在双方战斗暂歇的空当离开了德洞山口,乘坐美军直升机撤到长津湖最南端的下碣隅里。临走之前,李超英躺在担架上,几个韩国人帮助他准备送到集合地,其他人帮助记者搬运行李物品,勉强和冷若冰霜的龚剑诚握握手,算是告别。

“再会,老兄!”李超英了解到龚剑诚的台湾来历,比较轻视,甚至没称呼少校军衔,也没敬军礼。“你很勇敢。”龚剑诚冷笑一声,看他一眼就登上飞机,“望你好运,别做中国人俘虏,不然你恐怕享受不到日内瓦公约。”李超英也冷笑一声。“这没什么,”李超英鄙夷地看着龚剑诚说,“为我的祖国美国而死,是光荣伟大的,你呢!你的祖国在火山灰上!”龚剑诚冷冷地看着这个败类,轻轻地说了一句:“陆战第一师有你这样的败类,是这个移民国家的耻辱!”

龚剑诚心绪烦闷,李超英那副嘴脸在他眼前挥之不去。结果离开德洞山,飞机在半途遭遇志愿军机枪射击,慌不择路竟然差点撞上山,最后迫降在冰面上。龚剑诚只好和劫后余生的同事掩护记者们步行赶回下碣隅里,好在距离不算远了

此时被围困在新兴里的美国营外围阵地被志愿军攻占,包围圈越来越小,遂孤注一掷向南突围,在飞机掩护下仍未能突破志愿军一个团阵地。而从后浦北进解围的美军部队在连日攻击无果的情况下,畏惧被奸而南撤到柳潭里,新兴里之敌孤立了。

美国步兵第7师第31团级战斗队已被包围。老赵查阅了大量资料,有必要对这个团被我志愿军覆灭之前的历史,做一个较为细致的回顾,因为国内有一些网上资料,有意将这个团写的人数过少,或者言外之意志愿军并没有摧毁这个团的有生力量。凡此种种,老赵有必要和大家一起看一下这个团的历史和所有表现。

美国陆军第31步兵团建立最早可以追溯于1813年1月29日,随着几次拆分合并,在1866年9月确定为第31步兵团。第31步兵团是美国境外组建和组织的少数正规军单位之一。第31步兵团曾经由第8、13、15和27步兵团士兵组成,于1916年8月13日在菲律宾首都马尼拉的威廉麦金利堡正式成立。

1917年4月加入第一次世界大战。然而,第31步兵团并不是在法国战壕中进行战斗,而是在西伯利亚的冰冻荒原上。俄国十月革命后,俄国白俄领导人邓尼金和高尔察克上将率领旧贵族和沙皇军队在1918年于俄国东线和布尔什维克红军作战,并组建了国际联军反击红军,美国第31团就是其中之一。这个团战斗在西伯利亚大铁路,拯救过受困的捷克斯洛伐克军团,并在伍德罗·威尔逊总统命令下,前往俄罗斯北部和东西伯利亚远征。

1918年11月第一次世界大战停战,西方联军在西伯利亚发动一场反布尔什维克运动。1919年初,亚历山大·高尔察克领导的政府及哥萨克雇佣军和满族土匪残暴行径加剧了紧张局势,使局势达到了白热化。根据威尔逊总统严格中立命令,除非受到武装部队的攻击,否则美国士兵不得干涉俄国内政。1919年5月,列宁要求所有联军撤出苏联领土。这一要求遭到拒绝,第31步兵团在多地与红军发生交战。

1919年12月,高尔察政权垮台,高尔察克被捕并被处决后,白俄军队陷入混乱。1920年1月,威尔逊总统在压力下,下令美军撤出西伯利亚。第31步兵团于该月开始撤离符拉迪沃斯托克。在17个月的42次交战中,该团的总伤亡人数达到30人死亡,60人受伤。由于在西伯利亚服役,该团被称为“北极熊”团,1921年10月,北极熊的徽章被纳入了团旗。(见被志愿军缴获的该团团旗顶端的那个北极熊,现存中国军事博物馆)

在西伯利亚服役结束后,第31军团回到马尼拉驻防。1932年初,中日在上海爆发一二八战争,第31步兵团被派往上海国际定居点增援海军陆战队第四团,直到6月战争结束。在上海期间,31团的军官们收集了1600美金的银元,并拥有一个中国银匠工艺品、一个银宾奇碗和65个配套的杯子,以纪念该团在上海的服役。这些“上海碗”成为未来该团仪式的重要组成部分。

1941年12月7日,日本在夏威夷珍珠港袭击美国太平洋舰队后,12月8日上午,日本飞机在克拉克和伊巴战场袭击美国飞机,摧毁了麦克阿瑟的大部分空军力量。菲律宾师团驻扎在马尼拉和巴丹半岛一带,准备在必要时支援海滩防卫部队,并在巴丹岛和科雷吉多岛进行防御。

日本在12月10日登陆时,几乎没有受到菲律宾轻装预备役军人的抵抗。12月22日,日本第十四军抵达林加延湾,次日抵达拉蒙湾,迫使麦克阿瑟下令迅速撤退到巴丹和科雷吉多。第31步兵团被派去掩护部队撤退到半岛上。由于迅速撤退,许多部队被迫放弃重要的补给和重型武器。

1942年1月6日,麦克阿瑟命令包括31团在内的5000人,在被摧毁的拉亚克桥以南几英里的地方,与日军进行一场战斗伤亡惨重。尽管供给减少,损失增加,但第31军团和其他保卫巴丹的部队成功地阻止日军的推进,迫使他们撤退,并在接下来的几周等待中国的增援,然后再次发起进攻。

4月9日,当巴丹岛的美国和菲律宾军队向日本投降时,31团的残余者乘坐“棉兰老号”炮艇逃到科雷吉多,还没忘记带着宝贵的“上海碗”。在5月6日,在第31团驻地科雷吉多尔被日军陷落之前,第31团的两名上尉舒尔特和乔治将“上海碗和银杯子”放在一个防水盒子里埋在小山上,并将团旗烧掉。第31团中有几个没投降的人,后来想方设法与其他美国士兵和菲律宾游击队一起活下去继续战斗。

本文连载章节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